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奇盛  郑新民  郑航  吕源 《医学新知杂志》2009,19(6):338-339,341,F0004
目的 研究大鼠隐睾睾丸组织生精功能,了解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方法 建立隐睾大鼠动物模型,获得单侧隐睾大鼠(A组)12只,双侧隐睾大鼠(B组)10只,空白对照正常大鼠(C组)10只.当日龄为60 d时,切取大鼠双侧睾丸组织,行HE染色、Johnsen评分;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生殖细胞凋亡.结果 A、B组隐睾睾丸组织Johnsen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生精功能明显破坏,生殖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鼠隐睾睾丸组织生精功能受到损害,生殖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隐睾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某些特发性男性不育症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隐睾+原花青素(高、中、低剂量)组、隐睾+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5组,每组8只大鼠,每天定时定量灌胃3次,7天后断颈处死大鼠,双侧睾丸称湿重并取手术侧睾丸HE染色观察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氨基胍对隐睾生精细胞中p5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精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隐睾组、隐睾+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iNOS抑制剂)组、隐睾+生理盐水组。后三组建立单侧隐睾模型,后两组术后分别于腹腔内注射AG和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定时定量。7天后处死所有大鼠,取双侧睾丸称湿重。手术侧睾丸H.E染色观察常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结果:隐睾+AG组睾丸生精上皮较隐睾组及隐睾+生理盐水组排列有序,细胞层数厚,该组中p53表达弱于隐睾组。结论:AG可降低隐睾中p53的表达,抑制隐睾生精细胞的凋亡,提示NO可能通过增强隐睾生精细胞中p53的表达而促进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视黄酸对人卵巢癌细胞系3AO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不同浓度的高黄酸对人卵巢癌细胞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RA处理培养的3AO细胞后,采用活细胞计数法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用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AO细胞标志抗原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RA对3AO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10^-6mol/L RN作用5d后活细胞计数为对照的42.3%;用不同浓度的RA处理细胞5d后,AL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呈  相似文献   

5.
袁耀美  张茨  白晨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4):241-242,245
目的采用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建立小鼠尿道下裂与隐睾模型,为造模所需氟他胺的剂量范围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7~8周龄BALB/c小鼠54只,体质量(20±1)g,分为A、B、C、D、E、F 6组,每组9只。在母鼠孕第12~21天,每日经皮下注射给予氟他胺,连续10 d,A、B、C、D、E组每日剂量依次为100、200、300、400和500 mg.kg-1,F组不给药为对照组。出生后5周观察有无尿道下裂与隐睾。从每组取3只雄性仔鼠解剖观察睾丸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B、C、D组F1代雄性小鼠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45.0%、61.1%、79.9%、47.1%,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0%、0.0%、30.4%、41.2%,E组母鼠均流产,F组无尿道下裂与隐睾发生。隐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为生殖细胞数减少,大量多核细胞,曲精小管直径减小。结论氟他胺能够诱导出F1代小鼠发生尿道下裂及隐睾模型,并且随着剂量的加大,尿道下裂和隐睾发生率也有所提高,但其理想剂量为300 mg.kg-1.d-1。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大鼠隐睾中eNOS的表达与生精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的表达与实验性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②方法 通过手术建立单侧大鼠隐睾模型,术后第7天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及RT-PCR检测隐睾及对侧睾丸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③结果 术后第7天隐睾侧重量明显减轻,生精细胞凋亡指数较对侧睾丸明显增加;RT-PCR显示隐睾中eNOS mRNA的表达较对侧睾丸增强;免疫组化显示对侧睾丸生精上皮内未见eNOS表达,隐睾侧睾丸生精上皮中有eNOS表达.④结论 隐睾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增加,eNOS参与介导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肾阳虚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欣  颜勇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24(1):1-2,F0002
目的:探讨肾阳虚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240-260克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和肾阳虚模型组,每组10只.腺嘌呤(200mg/kg/d,连续30d)灌胃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TUNEL法观察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肾阳虚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5),而凋亡的细胞数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结论:肾阳虚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多可能是生精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人工隐睾术后雄性成年大白鼠生精上皮的组织学变化。术后1—10天,曲细精管界膜呈波纹状收缩、增厚和断裂。支持细胞发生空泡样变。各级生精细胞的增生、分化失调、排列紊乱、游离和逐渐退化,出现双核和多核细胞。术后15—30天,上皮中只剩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其它生精细胞逐渐消失。术后40—70天,形态学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本文提出了实验性隐睾术后,引起生精上皮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变化,生精上皮各种细胞对腹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初步讨论了多核细胞形成机理及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输精管阻断对大鼠生精细胞增殖和生精过程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输精管阻断4周和8周组大鼠的生精细胞DN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输精管阻断4周和8周,实验组的精子细胞和精子比例明显少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比例则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同时,输精管阻断后生精细胞的增殖指数(PI)值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多处于G0/G1期,其中8周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实验性隐睾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②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隐睾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7天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③结果 与正常侧睾丸相比,隐睾侧睾丸重量明显减轻,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与精子的数量减少,可见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在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胞质中均有表达,假手术组波形蛋白沿基膜形成棕色的环,并随支持细胞胞质呈辐射状伸向管腔,而隐睾组可见波形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波形蛋白丝排列紊乱.④结论 隐睾能导致睾丸内波形蛋白表达增高,影响支持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谭斐  李桂晨  景良  赵琛  郭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0):779-781,F0004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Y5Y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不同时间后(2、4、6d)分别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及使用MTS方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对经ATRA处理4d的细胞进行溴脱氧尿苷(Brdu)染色观察DNA合成及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Y5Y细胞经ATRA处理4d或6d后于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轴突延伸,MTS方法显示细胞增殖明显降低.ATRA处理4d时Brdu染色显示DNA合成减少,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的分析表明细胞被阻滞在G1期.[结论]ATRA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0、20、40 μmol?L-1ATRA组。利用MTS/PMS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检测SMMC-772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MMC-7721细胞中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和40 μmol?L-1ATRA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划痕实验,20和40 μmol?L-1ATRA组SMMC-7721细胞处理24 h 后划痕距离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和40 μmol?L-1ATRA组SMMC-7721细胞处理24 h后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Real-time PCR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和40 μmol?L-1ATRA组SMMC-7721细胞处理24 h后,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ATRA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有关。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和成骨相关指标;半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TRA和ATRA与BMP9联用处理143B细胞株后对B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人骨肉瘤143B细胞株中,与对照组相比,ATRA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促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下调PCNA的蛋白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ATRA能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晚期成骨指标OCN和OPN的蛋白水平(P<0.05);ATRA能上调BMP9的mRNA及蛋白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单用BMP9并不能上调OCN和OPN表达,并促进其增殖(P<0.05),但与ATRA联用时,能够增强ATRA诱导的相关成骨指标表达和抗增殖作用(P<0.05).结论 ATRA对143B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成骨分化,并可能恢复BMP9的成骨诱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戴晓天  熊玮  杨和平  胡若兰  宋洁  段海玲 《重庆医学》2006,35(19):1759-1761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体外培养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原代无血清培养法获取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细胞角蛋白CK19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不同浓度维甲酸(10^-9~10^-4g/L)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MTT法观察维甲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组进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计阳性细胞数.结果 原代培养气道上皮细胞CK1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维甲酸作用后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7g/L浓度组作用最强,PCNA阳性细胞数最高.结论 低浓度维甲酸可促进体外培养气道上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视黄酸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对生肌调节因子(MR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和A673,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α-acting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生肌调节因子MRF4、MyoD mRNA表达,并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变化。结果 ATRA作用后,RD、A673细胞肌球蛋白重链和α-actin表达增强,MRF4和MyoD mRNA表达上调,细胞生长受抑。结论 ATRA具有促进横纹肌肉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MRF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维甲酸(RA)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直径和突起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MAP2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共分7组,分别为0.1、0.3、0.5、1.0、2.0及5.0 mg•L-1RA组及含10%胎牛血清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RA组均诱导PC12细胞72 h,在24 、48 和72 h分别观察细胞的突起长度和细胞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诱导72 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RA作用后PC12细胞向MAP2阳性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0.3、0.5、1.0、2.0 mg•L-1 RA组MAP2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以1.0 mg•L-1组最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入RA组分化的细胞状态较好,且突起和细胞直径明显增长和增大,以1.0 mg•L-1组最为明显(P<0.01)。但是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2.0 mg•L-1浓度的RA即可导致细胞中黑色颗粒增多,胞体回缩,细胞老化,视野中多为细胞碎屑颗粒,有的细胞融合成片。结论:RA具有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趋势,且能促进分化细胞突起的生长和细胞直径的增大。1.0 mg•L-1RA浓度是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丁酸、全反式维甲酸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王志新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4,33(7):1006-1008
目的观察丁酸(BA)、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法、MTT比色法.结果经BA、ATRA处理后A549细胞生长曲线趋于平坦,细胞增殖速度、倍增时间降低,72h、120h生长抑制率显著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BA和ATRA联合处理作用后72h、120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77±2.54)%、(84.03±1.58)%,较等浓度单药BA、ATRA显著增强.结论 BA对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与ATRA相近的增殖抑制作用,BA和ATRA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全反式维甲酸及二者联合对肺癌浓度效应关系的异同.方法:MTT法检测吸光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药物作用24~96h,处理组吸光度改变显著,20μmol/L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存在显著差异;药物作用48h,各处理组细胞周期随浓度增加变化明显,S期比例增加伴有G0/G1期增多或减少,G2 M期逐渐减少.结论:较低浓度组倾向于肿瘤细胞被诱导分化,较高浓度组倾向于肿瘤被阻滞于S期.20μmol/L亚硒酸钠与全反式维甲酸组的吸光度差异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全反式维甲酸(RA)和SB431542对胚胎干细胞(ES)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分化为间充质干细胞(MSC)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鼠ES和i PS根据不同的分化条件分为对照组、SB431542组及RA不同浓度组,对照组为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SB431542组为DMEM完全培养基中含10μmol·L-1SB431542,RA不同浓度组的DMEM中分别含0.05、0.10、0.20、0.40 nmol·L-1RA。分化培养4 d后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05和干细胞抗原1(Sca-1)的表达,以CD105+细胞和Sca-1+细胞的比例确定i PS和ES向MSC分化的程度。结果小鼠ES和i PS在ESGRO-2i培养基里生长较好。ES分化4 d后,对照组和SB431542组ES和i PS分化成内皮样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RA的培养基中ES和i PS可有效分化为纤维状细胞。ES分化4 d后,SB431542组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105+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 0.05、0.10、0.20、0.40 nmol·L-1RA组中,ES分化的CD10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B431542组(P<0.05),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SB431542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0.20 nmol·L-1RA组的CD105+和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0.05、0.10、0.40 nmol·L-1RA组(P<0.05)。i PS分化4 d后,SB431542组CD105+细胞和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0.10、0.20、0.40 nmol·L-1RA组中,i PS分化的CD10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B431542组(P<0.05),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SB431542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0.20 nmol·L-1RA组Sca-1+细胞比例显著高于0.05、0.10、0.40 nmol·L-1RA组(P<0.05),0.20 nmol·L-1RA组CD10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0.05、0.10 nmol·L-1RA组(P<0.05),但与0.40 nmol·L-1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A可以促进ES和i PS向MSC样细胞分化,分化方法较为简单,分化周期较短,为多能干细胞向MSC样细胞的分化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低氧环境中无血清悬浮培养胚鼠脑源性NSC;加入EPO,观察和计数NSC克隆形成率,MTT法检测NSC的生长情况;胎牛血清诱导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的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呈Nestin阳性,分化后部分细胞呈NSE阳性,部分细胞呈GFAP阳性。常氧和低氧组NSC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26±3.26)%和(48.93±4.34)%。低氧+EPO组NSC的克隆形成率比低氧组增加了17.26%;分化后,NSE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低氧可促进NSC增殖,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EPO能进一步促进NSC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