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645例,排除由于肿瘤、风湿等导致的疼痛患者84例和失访患者11例,纳入研究共55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HEART评分和GRACE评分,并随访30 d,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550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 30 d内发生MACE 82例(14.9%)。MACE组年龄、吸烟率、合并高血压病率、合并冠心病率、合并糖尿病率及入院时HEART评分、GRACE评分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EART评分、GRACE评分是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HEART评分、GRACE评分预测胸痛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ROC曲线,HEART评分曲线下面积高于GRACE评分(P<0.05);HEART评分高危组MACE发生率高于GRACE评分高危组,HEART评分中危组MACE发生率高于GRACE评分中危组,低危组MACE发生率低于GRACE评分低危组(P<0.05),表明HEART评分评定为低危患者MACE发生风险更低,且预测的中危和高危患者发生MACE发生风险更高。 结论HEART评分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30 d MACE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阳毅  姜伟  鄢涛  杨勇  何顶秀 《重庆医学》2021,50(6):959-962
目的 探讨心脏评分法(HEART)评分及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28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搜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ART评分和TIM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MACE组患者TIMI评分、HEART评分、年龄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HEART评分与急性胸痛患者30 d MACE密切相关(P<0.05).HEART评分预测发生30 d 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TIMI评分预测发生30 d MACE的AUC为0.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危组发生MACE的概率分别为0、19%和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EART评分较TIMI评分更适用于急性胸痛患者30 d MACE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阳毅  姜伟  鄢涛  杨勇  何顶秀 《重庆医学》2021,50(6):959-962
目的 探讨心脏评分法(HEART)评分及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28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搜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ART评分和TIMI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MACE组患者TIMI评分、HEART评分、年龄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HEART评分与急性胸痛患者30 d MACE密切相关(P<0.05).HEART评分预测发生30 d 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TIMI评分预测发生30 d MACE的AUC为0.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危组发生MACE的概率分别为0、19%和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EART评分较TIMI评分更适用于急性胸痛患者30 d MACE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发生1型CRS分为非CRS组69例和CRS组2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介入治疗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计算患者的TI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CRUSADE危险评分,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CRS组患者入院心率较非CRS组快,肌酐水平、肌酸激酶水平、MACE发生率及TIMI、GRACE、CRUSADE危险评分均高于非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MI评分是STEMI院内发生1型CRS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I评分对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 CI(0.840,0.969)〕。最佳截断点为3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和62.3%,约登指数为0.602。结论 TIMI危险评分是STEMI患者院内1型CRS发生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安全性及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房收治的经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TEMI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注册研究(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GRACE评分<109分,45例)、中危组(GRACE评分109~140分,29例)、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13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0~3分,49例)、中危组(TIMI危险评分4~6分,24例)和高危组(TIMI危险评分≥7分,14例)。观察并比较不同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各组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比较采用H-L检验。结果 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总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1.8%(19/87)、51.7%(45/87)、65.5%(57/87)、77.0%(67/87)。随着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10例(11.5%);MACE发生情况:梗死后心绞痛12例(13.8%)、心律失常8例(9.2%)、再发心肌梗死7例(8.0%)、心力衰竭5例(5.7%)、死亡3例(3.4%)。GRACE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低危组,GRACE评分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中危组(P<0.05)。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70岁)、白细胞计数(WBC)≥4×109/L、血红蛋白(Hb)<110 g/L、血肌酐(Scr)≥133 μmol/L、使用低分子肝素(UFH)+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是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AUC分别为0.875〔95%CI(0.776,0.974)〕、0.867〔95%CI(0.684,0.934)〕,其对出血及MACE均有预测价值(其与AUC=0.5相比的P值分别为0.030、<0.001)。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775)与GRACE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能及时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可考虑优先应用rhPro-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冠状动脉再通率高,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高龄女性患者,尤其合并WBC升高、贫血、肾功能不全及联合使用UFH、GPI时,其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且接受过冠脉造影的NSTEACS患者16例为死亡组.同期抽取未发生心性死亡的NSTEACS患者175例为生存组.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GRACE评分与TIMI评分.分别描绘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GRACE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864,95%CI:0.763~0.933,TI-MI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717,95% CI:0.598~0.817.两评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评分,GRACE评分较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优于TIMI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总胆红素(TB)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风险(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5)和非MACE组(n=195),对两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介入及超声资料进行比较.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确立TB+GRACE评分的联合方程,并绘制ROC曲线.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ACE组的年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TB、直接胆红素(DB)、GRACE评分值均高于非MACE组(P<0.05).TB+GRACE评分的联合方程(AUC=0.728,P<0.001)、TB(AUC=0.621,P=0.023)、GRACE评分(AUC=0.703,P<0.001)对院内MACE有一定预测能力,TB+GRACE评分的联合方程AUC在数值上较单一指标大.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WBC、DB、TB+GRACE联合方程与STEMI患者院内MACE独立相关(P<0.05).结论 与单一的TB、GRACE评分相比,TB+GRACE联合方程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预测STEMI患者院内MACE.WBC、DB水平及TB+GRACE的联合方程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TIMI危险评分与GRACE评分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青年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 201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NSTE-ACS青年患者355例,分别计算其入院时TIMI、GRACE评分,以分值不同再分为低、中、高危组.随访患者发病后30天及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低、中、高危组MACE发生率.计算TIMI与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积分对NSTE-ACS青年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TIMI危险评分与GRACE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的MACE发生率越高,两种评分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之间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种积分方法测得的ROC曲线下面积相当,对评价NSTE-ACS青年患者预后诊断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IMI和GRACE评分均可为NSTE-ACS青年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与GRACE危险积分相比,TIMI危险积分计算简便,患者入院后能迅速作出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利于医生尽早选择最佳方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EART评分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9例急诊胸痛患者进行HEART评分,同时检测血清IL-6、D-D和ACA水平,然后随访30 d内MACE发生情况,分析HEART评分联合IL-6、D-D和ACA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49例中,30 d内发生MACE 46例(30.87%)。MACE组HEART评分及血清IL-6、D-D和ACA-IgG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EART评分预测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的AUC(95%CI)为0.912(0.865~0.959),以HEART评分>5分、IL-6>147.55 ng/L、D-D>226.54μg/L和ACA-IgG>5.23 U/mL为单指标阳性,以HEART评分阳性且IL-6、D-D和ACA中任意一项阳性为阳性进行联合诊断,结果显示敏感度为93.48%,特异度为62.14%,阳性预测值为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TIMI)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系统对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院内事件的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月1日至1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NSTEMI患者。终点事件为院内死亡、再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搏骤停。患者入院时根据TIMI和GRACE评分结果进行危险分层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估2种评分系统及两者结合对院内事件的预测价值。使用TIMI评分筛选所有人群,再将TIMI评分中危患者进一步分为GRACE评分高危亚组(GRACE评分≥140分)和GRACE评分非高危亚组(GRACE评分<140分),比较两个亚组患者院内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2例患者,其中男163例、女69例,平均年龄为66.1(95% CI 64.6~67.6)岁。TIMI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别为69例(29.7%)、142例(61.2%)和21例(9.1%),3组院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5%(10/69)、24.6%(35/142)和33.3%(7/21);GRACE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别为41例(17.7%)、85例(36.6%)和106例(45.7%),3组院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3%(3/41)、11.8%(10/85)和36.8%(39/106)。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是否发生院内事件均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GRACE评分对院内事件的预测价值更高(AUC 0.81 vs 0.62,P<0.001)。TIMI评分中危组患者中,GRACE评分高危亚组的院内事件发生率高于GRACE评分非高危亚组[38.2%(29/76)vs 9.1%(6/66),OR=6.2,95% CI 2.4~16.1,P<0.001]。TIMI评分与GRACE评分结合对院内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0.71,95% CI 0.65~0.77),并且其阳性预测值(37.1%)高于TIMI评分(33.3%)和GRACE评分(36.8%)。结论 在中国NSTEMI患者中,GRACE评分的预测准确性优于TIMI评分,但简便性不足。TIMI评分与GRACE评分结合应用的危险分层方法为预测中国NSTEMI患者的院内事件提供了一种简便且有效的判别工具。  相似文献   

11.
孔健华 《当代医学》2021,27(11):3-6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中急性胸痛评分的应用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胸痛在本院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状态患者急性胸痛评分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分析急性胸痛评分对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情况。结果行急诊PCI术、急诊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为TIMI评分,行急诊PCI术、随访30 d内死亡、急诊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为GRACE评分;TIMI评分可预测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行急诊PCI术、急诊入院(P<0.05),GRACE评分可以预测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随访30 d内死亡、急诊PCI术、急诊入院(P<0.05)。结论与TIMI评分相比,GRACE评分是急性胸痛患者危险分层的较好指标,能有效判断急性胸痛患者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行急诊PCI术、急诊入院、随访30 d内死亡等不良预后风险,并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8例,详细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计算PLR;评估PCI术中情况,记录术中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TIMI 3级)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卒中、发病时间、Killip分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PLT、PLR和Gensini积分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LR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81,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R高[OlR=2.737(95% CI:1.433,5.227)]和Gensini积分高[OlR=1.490(95% CI:1.087,2.042)]为影响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PLR为诊断模型变量,曲线下面积为0.751,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的诊断阈值为188.21,预测无复流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3%。结论 PLR与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LR对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中的变化及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STEMI病人73例。根据病人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于胸痛发作24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测FT3。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FT3水平比较MACE组〈无MACE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81.818,P〈0.01)。STEMI病人FT3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80,P〈0.01)。结论 STEMI病人FT3水平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FT3可以作为STEMI病人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评估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的患者430例,出院后对其进行平均10个月的电话随访。将所有患者依据NLR水平的中位数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依据GRACE、TIMI评分分为低、中及高危组;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组及非MACE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并分析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价NLR联合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高NLR组男性患者比例、血肌酐、CRP、MACE发生率、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低NL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均P<0.05);危险分层中,高危组NLR水平均较中危、低危组显著升高(均P<0.05),NLR预测GRACE高危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4(P<0.05);MACE组患者NL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CRP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NLR联合CR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32,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87%(P<0.001)。 结论 NLR与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显著相关,NLR联合CRP对ACS患者MACE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联合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MI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应用标准GRACE对两组患者进行风险评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RDW,比较两组患者GRACE评分和RDW的水平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表示对个体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死亡组GRACE评分及RDW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及RDW对AMI患者发病30d内因心血管疾病(CVD)死亡者的AUC分别为0.825、0.6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联合RDW的AUC为0.905,高于单独应用GRACE评分的AUC(P〈0.05)。结论RACE评分联合RDW可提高对AMI患者30dCVD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内皮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109例老年ACS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组与非T2DM组,按有无MACE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记录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入院后MACE。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检测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血管病变特点,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与非T2DM组比较,T2DM组MODD、PPGE、LAGE、MAGE、FBG、HbA1c增高,eNOS水平降低,血管单、双支病变和轻中度病变较少,多支病变及重度病变较多,Gensini评分较高。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Gensini评分、LAGE、MAGE、MODD、PPGE升高,eNOS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LAGE、MAGE、eNOS和Gensini评分是老年T2DM合并ACS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AGE和MAGE对该类患者MACE有预测价值。 结论LAGE和MAGE是老年T2DM合并ACS患者MACE的危险因素,减少血糖变异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其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介入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住院诊断为ACS并行PCI的患者377例,其中ST段提高型ACS患者(ST-ACS组)172例,非ST段提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组)205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并建立数据库、规律随访,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吸烟史、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GRACE评分、入院时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病变血管支数、左室射血分数在ST-ACS与NST-AC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GRACE评分显著相关(r=0.836,P<0.01).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及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HMGB1、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年龄、病变血管支数在发生与未发生规定终点事件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GRACE评分、年龄、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HMGB1、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HMGB1准确性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803~0.885,P<0.05),预测终点事件的临界值为480.44 ng/mL.结论 HMGB1在ST-ACS与NST-ACS组间有差异,且与GRACE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与心肌梗死溶栓疗法 (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危险分层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急诊入院的ACS患者416例,对其分别进行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以评分差异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发病后30d和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发病30d和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识别能力。 结果两种评分系统对发病30d内和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ACS患者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上具有一致性,TIMI危险评分更适用于急诊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