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兔碱烧伤角膜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将33只家兔分为正常组(3只,6眼)、烧伤组(30只,60眼),以2mol/LNaOH制备双眼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用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记录角膜新生血管(CoNV)生长情况。碱烧伤组分批(n=5)于伤后第1、4、7、14、21、28天处死家兔,分别取角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iNOS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iNOS在正常兔角膜上皮层及基质层仅有少量表达,在烧伤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表达范围主要在基质层炎性细胞、角膜上皮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峰值在术后第7天,随后下降,在第21天时又有所回升。结论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变化趋势与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曲线相一致且高峰期提前2~3d,提示iNOS水平与无菌性炎症性新生血管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陈金桃  徐志伟  伍海建  白建海 《浙江医学》2022,44(2):140-144,149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因子表达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角膜碱烧伤大鼠模型,选取构建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6只,各大鼠左眼健康角膜为正常对照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右眼分别予浓度为10、20、40mg/kg体质量的大黄素50滋l滴眼,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1%DMSO溶液50滋l滴眼,4次/d。给药第3、7、14、28天每组4只大鼠用裂隙灯检查角膜混浊度。实验开始后第7天每组处死12只大鼠获取角膜组织样本,检测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炎症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组织Ⅳ型胶原(ColⅣ)、琢平滑肌肌动蛋白(琢-SM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角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开始后第3、7、14、28天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角膜浑浊度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高剂量组低于大黄素低剂量组(均P<0.05);角膜组织炎症细胞计数及IL-2、TNF-琢、IFN-酌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均P<0.05);角膜组织ColⅣ、琢-SMA免疫荧光累积光密度值及TGF-茁1、b-F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中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均P<0.05)。结论大黄素可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炎症反应及瘢痕形成,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及TGF-茁1、b-FGF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抗原B基因(SSB)及其蛋白在大鼠早期心肌缺血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非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根据缺血时间分为0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和240 min亚组,依据缺血部位将手术组又分为心肌缺血组和心肌非缺血组。手术组每亚组6只大鼠,非手术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的每亚组4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每个样本SSB基因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SB蛋白的表达。结果 SSB基因表达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呈下调趋势,心肌缺血120 min组SSB mRNA 表达降低,与0 min组及非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0 min组相比,SSB蛋白在心肌缺血60 min组的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5);心肌缺血60 min和120 min,SSB蛋白在非缺血组中的表达高于缺血组(P<0.05)。缺血心肌组织中,SSB蛋白主要位于心肌细胞核,胞浆及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膜上也有少量表达。结论 SSB在急性心肌缺血后呈现差异性表达,可能参与早期缺血心肌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兔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为研究糖尿病心肌缺血损伤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6只采用四氧嘧啶耳缘静脉注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2只白兔采用开胸部分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建立糖尿病心肌缺血模型。将建模成功的16只糖尿病心肌缺血模型兔分为糖尿病心肌缺血7 d组和28 d组(n=8),其余16只白兔按照相应时间点分为假手术对照7d和28 d组(n=8),只穿线不结扎。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心肌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测定各组兔缺血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兔缺血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对照组兔心肌细胞核较大,核内染色质分布均匀,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节整齐,肌原纤维间线粒体丰富,结构清晰,而糖尿病心肌缺血组兔早期心肌细胞核不规则,肌原纤维结构松散,部分肌原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线粒体增生明显。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兔心肌缺血7 d和28 d组缺血心肌细胞AI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心肌缺血7 d组高于心肌缺血28 d组(P<0.05)。结论:糖尿病兔心肌缺血早期发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且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后角膜愈合、角膜上皮下混浊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48眼)分两组行PRK手术,术后将浸有n02%MMC的滤纸片放置在右眼角膜中央切削区(MMC组),将浸有平衡盐水(BSS)的滤纸片放置在左眼角膜中央切削区(BSS组)2min后用150ml BSS冲洗。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角膜浅基质层角膜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及角膜上皮下混浊;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手术组(MMC组和BSS组)术后1d、1周、4周和12周TGF-β2表达情况并作分析。结果MMC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0&#177;Q69)d,对照BSS组为(3.0&#177;0.7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C组浅基质层内角膜细胞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S组角膜上皮下混浊明显重于MM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BSS组TGF—β2表达多于MMC组。结论MMC不会延长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并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的混浊;MMC减轻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形成可能部分与其调节TGF—β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合酶(NOS)同功酶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 3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每组10只。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再灌注肺组织内皮型(eNOS)和诱导型(iNOS)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 (1)Ⅰ,Ⅱ组肺组织未见iNOS的表达,eNOS在内皮细胞表达正常。(2)Ⅲ组肺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均可见大量iNOS表达,eNOS表达下调。结论 再灌注肺组织eNOS表达减弱,iNOS表达增强,与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盛艳  杨亚波 《浙江医学》2006,28(7):548-551
目的 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特点并探讨LASIK术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水平与角膜刀的机械损伤、激光切削的相关性。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40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眼,A组行单纯角膜瓣制作术,B组按-4.0D行LASIK术,C组按-8.0D行LASIK术,D组为空白对照。在术后4小时处死兔子取兔角膜制作病理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法(terminal-deoxynue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原位显示凋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定量统计比较凋亡水平差别。结果 空白组角膜基质未出现凋亡细胞表达,其余3个手术组中角膜基质中均出现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角膜瓣与基质床交接面两侧50μm的角膜基质中;瓣缘的凋亡水平高于中央部。3个手术组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进行方差分析,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F=1.008,P〉0.05).结论 LASIK术后早期即可出现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表达,该表达与角膜瓣的制作有关,与激光切削的深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牵引组和对照组,手术组(30)只以16G针刺损伤新西兰兔腰椎椎体右前侧纤维环制备椎间盘退变模型,对照组(10只)不予穿刺手术。分别于造模术后4、8、12周通过腰椎侧位X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椎间隙变化情况及组织病理情况。结果 手术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术后4周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高度指数变化率(DHI)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组椎间盘内细胞逐渐减少。结论 纤维环穿刺法可缓慢模拟人类损伤后椎间盘退变,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反式视黄酸点眼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32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 4组 ,每组 8只兔 (8只眼 ) ,制成角膜碱烧伤模型。治疗组 (A、B、C组 )伤后即分别滴用 15 ,30及 6 0mg·L-1的全反式视黄酸滴眼 ,对照组 (D组 )滴赋形剂 ,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计算伤后第 6 ,9,12 ,15 ,18,2 1,2 5 ,2 8d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连续用药 2 8d后处死兔并取下角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伤后B组和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明显较A组和D组延长 ,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均明显较A组和D组减少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NV面积与角膜后膜和炎性细胞数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由碱烧伤引起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给药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对照手术组)和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非手术组(给药非手术组),每组30只,预处理时间均为5d。对两手术组大鼠行改良线栓法手术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8、24、72h断头取脑,切取左侧(缺血侧)及右侧相应脑组织,Westernblotting检测各时间点双侧脑组织中ERKl/2和p38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ERKl/2和p-p38MAPK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中ERKl/2和p38MAPK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h左侧(手术侧)脑区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术后24h和72h的p-ERK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24、72h左侧脑区的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对照手术组高于给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可能在脑缺血早期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及退化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方法:将4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作角膜缝线,建立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200μg/ml的GM6001用药组,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来研究两组的VEGF、MMP-9的表达和变化,并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在术后不同时间点,GM6001用药组MMP-9平均积分光密度(MMP-9 IOD)、VEGF IOD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VEGF IOD、MMP-9 IOD、微血管计数间有高度相关性(r=0.9840,r=0.7260)。结论:VEGF、MMP-9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与退化平行。GM6001可抑制和延迟实验性CRNV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兔眼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关系。方法:5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及对照组。实验组用N aOH碱烧伤法诱导CNV模型,按碱烧伤后24h、3d、1周、2周、3周、4周,2月、6月处死兔取出角膜,进行CNV的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评价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碱烧伤后1d开始出现CNV,2周达高峰;碱烧伤后1d出现VEGF表达,持续升高至碱烧伤后1周,随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对照组中未出现CNV及VEGF不表达。结论:碱烧伤后兔眼VEGF的表达与CNV的形成有密切相关性,并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丝裂霉索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36只家兔分成三组,每组12只,右眼碱烧伤制成新生血管模型,A组给予生理盐水点眼,B组给予丝裂霉素结膜下注射,C组给予地塞米松眼液点眼,隔日观测角膜情况,于7d、14d各取半数家兔处死,取角膜组织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丝裂霉素对角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比地塞米松作用稍强(差异无显著性),后期反应较其轻.结论:非细胞毒浓度丝裂霉素具有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切削量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后 6个月角膜明胶酶MMP-2,MMP-9的表达,以探讨LASIK手术的切削深度不同对角膜的胶原结构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成年新西兰白兔16只(32眼)随机分成A(n= 8,正常对照组)、B、C、D四个组.B、C、D组分别行LASIK手术使残留的基质床厚度为整体角膜厚度的70%、50%、30%.术后6个月行明胶酶谱法检测角膜组织的明胶酶活性. 结果 术后6个月各组角膜组织均有明胶酶MMP-2(72 000,原酶) 及MMP-2(62 0 00,活性酶)的表达,且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273,P>0.05).各组均无 MMP-9(92 000,活性酶)的表达;且角膜地形图检测都没出现圆锥角膜或角膜后圆锥. 结论 单纯切削过量在LASIK术后6个月并未引起角膜主要胶原降解发生改变,也并非必然引起圆锥角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后LYVE-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盐受体1)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证实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揭示其与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饲养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左眼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作为实验组,右眼不做手术作为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分别处死6只兔,免疫组化测定两眼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于术后第3天出现表达,第7天、第14天表达增加;实验组术后3天、7天和14天LYVE-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新生淋巴管在角膜碱烧伤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李科  谯雁彬 《海南医学》2011,22(13):60-61
目的探讨微量激素联合抗菌素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38例(39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抗生素治疗或联合加用低浓度皮质类固醇治疗。患者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观察视力、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以及治疗时间。结果激素组20例21眼在治疗后6~36d,平均9d,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炎症后角膜遗留斑痕程度明显轻于未用激素组。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在角膜炎治疗过程中能使角膜炎症反应和组织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加速溃疡的愈合,减轻角膜瘢痕。说明细菌性角膜炎治疗中运用低浓度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简单可行、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实验免分成2组,每组12只,行双眼一5.0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0.1g,右眼为对照;另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E25mg,有眼为对照。于术后1、3、7、14天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肮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Ne,GSH—PX)的变化,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3天角膜SOD、GSH—Px活性小于对照组(P<0.01),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组其角膜SOD、GSH—PX活性高于单纯激光组(P<0.01),MDA水平低于单纯激光组(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存在着氧自由基性的组织损伤破坏,局部应用VitC、VitE能降低角膜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R组)和GSH预处理组(GPC组),缺血前分别经门静脉主干注射生理盐水或GSH 3 ml/kg,15 min后阻断左、中叶肝蒂45 min,再开放肝蒂40 min,建立约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及再灌注末经下腔静脉穿刺抽血,测血清ALT、AST含量;取左叶肝组织,测丙二醛(MDA)含量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前2组血清ALT、AST水平、左叶肝组织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末,GPC组血清ALT、AST水平、缺血肝组织MDA含量和P-选择素蛋白表达低于IR组(P均<0.05).结论:缺血前经门静脉途径注射GSH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减少血循环中自由基含量、抑制肝组织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