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激活素A及其ⅡA型受体在小鼠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激活素A及其ⅡA型受体在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形式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Con A(10 mg•kg-1),每周1次,连续4周,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n=24),另设正常对照组(n=24),于末次注射后的24、72、120 及168 h,各组(n=6)分批检测小鼠血清酶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激活素A及其ⅡA型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末次注射后72 h肝组织病理损伤最为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以后逐渐恢复;激活素A蛋白水平及其mRNA表达与其ⅡA型受体mRNA表达呈平行状态,于注射后72 h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活素A与其Ⅱ A受体变化与肝组织病理损伤呈平行状态,提示激活素A可能参与了Con A诱导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激活素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4周,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另设激活素抗体中和组于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的次日腹腔注射激活素A的中和抗体,每周1次,连续4周,各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次日检测小鼠血清酶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激活素A、激活素ⅡA型受体、纤维结合蛋白(FN)、Ⅰ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Con A组肝脏病理损伤最为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形态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激活素抗体中和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Con A组,肝细胞略有肿胀,仍可见肝小叶结构.荧光定量PCR显示Con A组和抗体中和组激活素A及其激活素ⅡA型受体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N、Ⅰ型胶原及TIMP2的mRNA水平抗体中和组明显低于Con A组.结论 激活素A是Con A诱导模型鼠肝损伤的重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新的与激活素受体ⅡA(ActRⅡA)相互作用蛋白,即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 (ActRIP4)基因。方法:应用ActRIP2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cDNA文库中钓取ActRIP4 cDNA;采用哺乳细胞双杂交进一步确定ActRIP4 与ActRⅡA的相互作用;RT-PCR检测ActRIP4 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ActRIP4基因全长691bp,ORF区编码 118个氨基酸残基;ActRIP4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天然的ActRIP4 mRNA在小鼠多种组织中表达。结论:ActRIP4属于ActRIP家族新成员,可以与ActRⅡA相互作用,可能在多种组织中介导激活素受体信号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配体(Pam3CSK4)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及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15mg/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在ConA注射前24h腹腔注射Pam3CSK4。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γ-干扰素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ConA模型组比,PamCSK4预处理组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γ-干扰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Pam3CSK4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γ-干扰素水平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cl-2、Bax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试验共分10组:CCl4腹腔注射(浓度0.1%溶于橄榄油中,0.1 mL/10 g)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3、6、12、24、30、36、42、48、54 h及正常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脏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肝损伤之后,小鼠肝脏失去其正常结构,36 h肝脏病理改变最为显著。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3、6、12、24、30、36、42、48、54 h之后肝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均呈明显变化趋势(P〈0.05);Bcl-2在CCl4处理后明显降低,在24 h至最低点,然后开始升高但未恢复正常,至48 h和54 h又再次降低;Bax在CCl4处理后先升高,在12 h达到高峰,然后降低,并逐渐向正常恢复。结论 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变化,凋亡和抗凋亡因素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72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NS)组、ConA组,分别于注射后2、6、12、18、24、48 h眼球取血并留取肝脏标本,用赖氏法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HE染色法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RA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lβ)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MGB1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RAGE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lβ含量。结果成功构建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注射ConA 2 h肝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即增加,至18 h达峰值(P<0.01);HMGB1蛋白表达明显聚集于坏死区域;肝组织RAGE mRNA于12 h表达上调;RAGE蛋白的表达于24 h达到峰值,与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TNF-αmRNA表达分别在6、24 h出现2个峰值,血清TNF-α含量在注射ConA 2 h达峰值(455.25 ng/L),随后逐渐减低,至48 h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注射ConA各时间点小鼠肝组织与血清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NS组(P<0.01)。结论在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损伤肝组织RAGE的表达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诱导肝组织损伤中炎症因子的进一步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犀草素对免疫介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5),利用刀豆蛋白A(ConA)尾静脉注射诱导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实验组小鼠建模前绛腹腔注射小雠草素预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学改变,TUNEL检测分析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闪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碌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轻,肝细胞发生凋亡较少;实验组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木犀草素预处理能够降低ConA诱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探讨黄芩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小鼠D-GalN/LPS,分别于给药1,2,4,6h后采血并剖取肝脏,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及肝组织GSH水平.另取小鼠适量制作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黄芩素50,100,150mg/kg,1h后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结果]给予D-GalN/LPS6h时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上升最显著,2h时血清TNF-α水平上升最显著,4h时开始下降,6h时趋于正常,小鼠肝匀浆中GSH水平在6h时损耗最显著.各剂量黄芩素均可降低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TNF-α水平.[结论]黄芩素对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在注射ConA后1/2、1、4、8、16h取其血清和肝脏,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与肝脏中NO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中IKB、NF—κB、iNO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注射ConA后1/2h,血清中ALT明显增高;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注射ConA1h,胞浆中IκB完全降解。胞核中NF-κB明显增加,胞浆中iNOS蛋白在注射ConA后4h含量最高;组织中NO含量在肝损伤4h明显增高;病理学检测显示,ConA注射8h后肝损伤最严重。结论:在ConA诱导的肝损伤中。NF—κB通过诱导iNOS的产生,增加肝组织中NO的含量,诱导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HSP27和HSP70的关系.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Con 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Sch B和热休克蛋白抑制剂槲皮素(Quercetin)灌胃给药.取4周龄雄性ICR小鼠72只,体质量18 ~22 g,按体质量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on A)、Sch B+Con A组、Sch B+Con A+Quercetin组、Con A+Quercetin组和Quercetin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结果 与ConA组相比,Sch B+Con A组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同时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与Sch B+Con A组相比,Sch B+Con A+Quercetin组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小鼠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增加、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增高.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uercetin组小鼠的上述各项指标未见改变.结论 SchB可通过诱导小鼠肝脏HSP27和HSP70的表达保护Con A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肝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细胞凋亡和增殖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完全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限肝细胞凋亡和增殖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肝脏手术时抗损伤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FCM检测及透射电镜技术对SD大鼠肝缺血30min再灌注0,0.5,1,3,6.12,24,48,72,96h的肝细胞凋亡及增殖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随再灌注时限的延续肝细胞呈现连续性的非典型性细胞凋亡和增殖反应病理变化。经历了潜伏期、急性期、交错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肝细胞凋亡开始于急性期。可波及大多数肝细胞。但只有少数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细胞在交错期病变加重,在恢复期死亡并逐渐被吞噬清除。而大部细胞则在急性期之后终止凋亡而向恢复结构与功能的途径发展。结论在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可诱发少数肝细胞凋亡。大多数肝细胞经历短暂的凋亡前期反应后则进入恢复阶段,最终结果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灌注后 3、6、1 2、2 4、48、96h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和CD6 2 p的表达。结果显示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在再灌注 3h时表达增高 ,2 4h达到高峰 ,到 96h仍未降到正常水平。CD6 1在再灌注 3h时表达增高 ,持续到 2 4h,48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CD6 2 p在再灌注3h时表达增高 ,1 2h达到高峰 ,之后缓慢降低 ,到 96h时仍处较高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CD6 2p表达量增加 ,可能促进血小板活化、引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A)和卵泡抑素(FS)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阐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建模后24、72、120及168 h为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模型组小鼠及40例对照组小鼠血清ACTA和FS水平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模型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ACTA及FS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对照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ACT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CT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ALT、AST水平以24 h为最高,ACTA水平以72 h为最高。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及ACTA水平在4个时间点上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个时间点,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F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ACTA,而FS表达阳性。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汇管区周围高表达ACTA。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ACTA和FS在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ACTA和FS系统失衡可能是酒精性肝病和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Toll样受体3(TLR3)mRNA与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TLR3在大鼠脑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I/R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 4动脉阻断方法制作大鼠全脑I/R损伤模型,在全脑缺血15 min后,分别再灌注6、12、24、48、72、96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海马TLR3 mRNA与IL-6 mRNA的表达情况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sham组相比,大鼠全脑I/R 12 h,海马TLR3 mRNA与IL-6 mRNA表达均开始增加,72 h达到高峰,96 h下降,仍高于sham组(P〈0.01),6 h时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3 mRNA与IL-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9,P〈0.01).结论 大鼠脑I/R后TLR3 mRNA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使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介导脑I/R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半 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及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浓度变化,以探讨经 皮肾镜(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fl exible ureteroscope,FU)治疗肾结石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 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肾结石老年患者46例,分别收集其PCNL联合FU术前、术后2,12,24,48,72 h血液及尿液标 本,检测患者NGAL,Cys-C及KIM-1浓度的变化。结果:NGAL和Cys-C分别在术后2和12 h开始升高,均在术后12~24 h 之间达到高峰,术后12 h与术后2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与术后24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随后逐渐下降,两者分别在术后48 h和术后72 h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均P>0.05)。KIM-1在术后2 h即升 高,在术后24 h达到高峰,术后24 h与术后1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与术后24 h相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随后下降,48 h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PCNL联合FU术后,NGAL,Cys-C及KIM-1 浓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提示该术式对患者的肾功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并且肾小管的损伤及恢复的时间均早于肾 小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脓毒症模型造成急性肝损伤,探讨自由基代谢在脓毒症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叉分6h、12h、24h和48h四个时间点。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从血清含量变化和肝脏细胞形态学检测确认CLP脓毒症模型造成了肝损伤。CLP组血清和肝组织MDA于6h时间点增高,48h达到峰值,血清和肝组织GSH—Px活性亦于6h时间点降低,48h达到最低值。结论:脓毒症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与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