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1,25-(OH)2D3 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中PI3K、AKT、mTOR 表达的影响,并探 讨其对IPF 的作用机制。方法 9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 只。模型组和治疗组 按5 mg/kg 的剂量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00 μl/ 只)。注射 后第2 天起,治疗组腹腔注射1,25-(OH)2D3(2 μ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1,25-(OH)2D3 溶剂(200 μl/ 只)和无菌生理盐水(200μl/ 只),均隔天1 次。各组于第14、21 和28 天分别处死10 只,检测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 水 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肺组织中PI3K、AKT、mTOR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 量,P I3K 、AKT 、mTOR 3 种基因的转录表达和蛋白质表达量,在第14、21 和28 天均高于对照组(P <0.05), 且治疗组中的上述指标,在各时间又均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 IPF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I3KAKT- mTOR 通路具有重要作用,1,25-(OH)2D3 对IPF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 通路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引起的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和丹芍化纤胶囊治疗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5 mg/kg)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次日起治疗组大鼠给予丹芍化纤混悬液(0.8 g/kg/d)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第28 d处死各组大鼠,计算肺系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ABC法观察肺组织CT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系数明显增加,肺组织胶原沉积明显,羟脯氨酸含量、CTGF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系数明显降低,肺组织胶原沉积有所减轻,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CTGF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丹芍化纤具有较好的抗大鼠肺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下调肺组织内CTGF的表达,从而延缓甚至抑制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Smad3特异性抑制剂(specific inhibitor of Smad3,SIS3)干预博来霉素肺纤维化大鼠,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博来霉素组(BLM组),SIS3干预组(SIS3组),二甲基亚砜溶媒组(DMSO组),每组15只.BLM组、SIS3组和DMSO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溶液(5 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NS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IS3组大鼠腹腔内注射SIS3(2.5 μg/g)干预处理,BL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MSO组注射等量DMSO.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胶原纤维差异.免疫组化检测各组TGF-β1、Smad3表达情况.结果 与NS组比较,BLM组、DMSO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TGF-β1、Smad3表达明显增高;与BLM组、DMSO组相比,SIS3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Smad3表达减少.结论 SIS3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能够减轻大鼠肺泡炎,降低肺纤维化程度;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L-17及IL-6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可能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M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T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替代。地塞米松治疗组于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 mg/kg),隔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肺纤维化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组动物于造模后第3、7、14、28天分批处死。留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及IL-6的含量。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切片表现为逐渐由肺泡炎至纤维化动态改变过程,肺组织内羟脯氨酸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血清IL-17水平、IL-6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清IL-17及IL-6水平于第7天达到峰值。结论 IL-17及IL-6在肺纤维化模型组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肺纤维化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Wistar雄性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5mg/kg)制成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BLM灌注后隔日1次腹腔注入地塞米松,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组动物分别于第1、3、7、14、28d处死大鼠(n=6/组),留取肺组织,对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碱水解法测定其中羟脯氨酸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模型组NF-κB和ICAM-1的表达分别于第1、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NF-κB、ICAM-1在各时间点均表达降低。结论 NF-κB和ICAM-1在IPF病理的早期阶段,可能在肺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经腹腔和气管复制大鼠芥子气(SM)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比较2种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肺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Sprague Dawley大鼠136只,随机分为5组。腹腔SM组腹腔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6 LD50=8 mg/kg),气管SM组气管内注入稀释的SM 0.1 ml(0.98 LD50=2 mg/kg),腹腔和气管丙二醇组分别腹腔和气管内注入丙二醇0.1 ml,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判断肺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①光镜下见72 h肺泡间隔被染成绿色的胶原纤维增多;②腹腔SM组大鼠肺泡间隔各时间段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气管SM组比较升高(P <0.05);③腹腔SM组大鼠肺泡间隔各时间段肺泡间隔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气管SM组比较升高(P <0.05);④腹腔SM组大鼠肺泡间隔各时间段肺泡间隔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母亲DPP同源物7(Smad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气管SM组比较升高(P < 0.05)。结论  大鼠在经腹腔和气管SM LD50浓度相似的情况下,经腹腔途径肺纤维化指标与经气管比较升高,提示SM经腹腔途径更容易诱导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日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博来霉素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及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组(D组)每组各14只。除A组外,其他大鼠均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A5(5mg/kg)水溶液0.2—0.3mL,诱导肺纤维化。C组和D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每天3mg/ks和促肝细胞生长素每天1mg/kg,A组和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后的第7和28天经麻醉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7只大鼠。分离肺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及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浓度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D组造模后第7,28天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纤维化评分、TGF-β1蛋白表达、TIMP-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B组(P〈0.05—0.01);②D组造模后第28天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③D组和C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能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TGF—β1和调节MMP-9、TIMP-1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氧化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内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肺内Th1/Th2状态,以及氧化苦参碱(OMT)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后第2天起予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直至处死。每组在造模后第3、7、14、28天随机处死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计算机图形自动分析系统(C IAS)评估肺纤维化程度;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肺组织匀浆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现为明显肺泡炎,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肺纤维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肺泡炎和肺间质的纤维胶原组织增生均减轻(P〈0.05)。模型组第14、28天肺HYP含量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治疗组第28天肺HY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FN-γ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各时间点IFN-γ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治疗组和模型组各时间点IL-4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体内存在Th1反应不足现象,氧化苦参碱能减轻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可能与纠正肺纤维化大鼠Th1/Th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R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以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150mg/kg体重)灌胃治疗。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纤维,原位杂交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mRNA(TGFβRⅡ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Ⅰ型胶原纤维显著增加(P〈0.001)。阿魏酸钠治疗组与肺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肺组织内1型胶原纤维表达减弱(P〈0.001),TGFβRⅡ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有效地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内TGFβRⅡmRNA的表达,从而阻止Ⅰ型胶原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STZ组)、硫化氢干预糖尿病大鼠组(STZ+H2S组)和硫化氢干预正常大鼠组(H2S
组)。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TZ+H2S组与H2S组每天
腹腔注射硫氢化钠(H2S供体)溶液(100 μmol/kg),8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
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升高,心肌间质纤维
化,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大鼠经硫化氢干预后大部分心肌纤维呈平行排列,
结构清晰,间质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而非糖尿病硫化氢干预
组心肌纤维化程度及心肌组织Collagen I、MAPK1/3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2S可改
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1/3/MMP-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Nonrandomiz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iscommon in lymphoid system tumor.These genes inbreak terminalof chromosome play a direct role in thegenesis of tumor.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 H)gene at1 4q3 2 .3 and BCL- 1 gene at1 1 q1 3 formed therearrangementof BCL- 1 /Ig H gene,which leadsto theoverexpression of cell cyclin D1 protein. It wasreported abroad that BCL- 1 gene rearrangementmostly occurred in chronic lymphoid system malignanttumor including mantle cell lymphoma (MCL ) ,fewc…  相似文献   

12.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两步法半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分析,检出5例(24%)细胞周期D_1蛋白高表达,4例(19%)bcl-1基因重排.该4例bcl-1基因重排的患者都高表达细胞周期D_1蛋白.5例细胞周期D_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都具有较晚的临床分期、骨髓中瘤细胞比率较高、化疗效果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肾上腺皮质的表达,并探讨它与cyclin D1、Ki-67在鉴别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Survivin,cyclin D1,Ki-67蛋白在8例肾上腺皮质增生、64例皮质腺瘤和24例皮质癌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表达于全部标本,但在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腺瘤、皮质癌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表达强度≥ 之标本,在三者中分别占0%,22%,63%。Survivin同时表达于部分胞核,胞核的表达可以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cyclin D1在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腺瘤、皮质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5%,30%和54%,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100%,19%,7l%。结论 Survivin,cyclin D1和Ki67的表达对肾上腺皮质腺瘤与皮质癌有一定的诊断意义。Survivin与Ki-67两者联合表达阳性可能成为区分皮质癌与皮质腺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Cyclin D1,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并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4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 Cyclin D1蛋白和 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5 4.68% ,其表达与 FIGO分期有关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5 3.13% ,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和 FIGO分期有关 ;Cyclin D1蛋白和 P16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 (r=- 0 .40 0 7)。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相关蛋白 Cyclin D1和 P16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且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55%(82/110);生存时间≤5年及≥10年者,其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2%(51/53)和40.54%(15/37);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不同级别胶质瘤中Cyclin D1、P16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胶质瘤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预测方面的意义。方法 通过S-P法免疫组化检测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1、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两组的Cyclin D1、P16蛋白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复发组、死亡组与未复发组、未死亡组的Cyclin D1阳性、P16蛋白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Cyclin D1与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对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人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蛋白D1、E、p27kip1表达影响。方法人系膜细胞常规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CsA(0.1,1,5μmol/L)干预。药物作用24,48,72 h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药物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药物作用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D1、cyclin E、p27kip1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CsA对人系膜细胞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且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使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5)。CsA浓度依赖性下调cyclin D1、cyclin E蛋白,上调p27kip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sA通过下调cyclin D1、cyclin E蛋白,上调p27kip1蛋白的表达,调节细胞周期调控通路,阻滞细胞于G0/G1期,有效抑制人系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祝仰廷  邹练  梁英民  韩骅 《医学争鸣》2004,25(19):1807-1810
目的:构建融合重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以获得大量重组融合蛋白.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出Cyclin D1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6b中PTD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ET16b-PTD-CCND1,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构建了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ET16b-PTD-CCND1,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在约Mr 38×103处出现了一条新生的蛋白条带,经灰度扫描检测,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2%,纯化后得到了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克隆了小鼠的Cyclin D1基因并纯化了融合基因PTD- CCND1的原核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对乳鼠肥大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mRNA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复制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后,分别从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研究黄芪提取物对乳鼠肥大心肌细胞PKD1 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剂量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Val)对照组及黄芪提取物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10-6 g/L AngⅡ;Val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6 g/L的Val;黄芪提取物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10-4、5× 10-4、10-3和2×10-3 g/L不同浓度的黄芪提取物.不同处理时间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Val组、10-3g/L剂量黄芪提取物组;收集心肌细胞的不同时间点分别为24、48、72和96 h.应用RT-PCR法测定PKD1的mRNA表达.结果 黄芪提取物不同剂量组对乳鼠肥大心肌细胞PKD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Val组PKD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黄芪提取物5×10-4、10-3和2×10-3 g/L剂量干预组PKD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趋势.黄芪提取物10-3 g/L及2×10-3 g/L剂量组和Val组相比,其对PKD1 mRNA的表达抑制效果基本相当.而黄芪提取物不同作用时间对乳鼠肥大心肌细胞PKD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24、48、72和96 h不同处理时间的Val组及黄芪提取物组心肌细胞PKD1的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黄芪提取物组心肌细胞PKD1 mRN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趋势;黄芪提取物72、96h处理组和同一时间点Val组相比,两者对PKD1 mRNA的表达抑制效果基本相当.结论 黄芪提取物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中PKD1 mRNA的表达,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这可能为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的逆转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Nonrandomiz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of-- 1ten take place in multiple myeloma (MM) patientsand many of them involve 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 gene flgH) at 14q32. 3 and BCLI gene at11q13, leading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Bcl-l/lgHgenes and the overexpression of cell cyclin DI protein[1'2]. In this study, the MM precursor cells werestudied in the respects of cyclin DI protein overexpression and BCL--l gene rearrangement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yclin DI protein in the pathogenesi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