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槐耳不同提取部位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将槐耳提取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五个部位后,用CCK-8显色法,检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槐耳醇提取物对MKN-45增殖的作用。结果槐耳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部位为抗肿瘤有效部位,其中以正丁醇部位效果最佳,其对MKN-45细胞半数抑制率(IC50)为56.142μg·m L-1。结论槐耳醇提物能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其最有效部位为槐耳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桑叶不同提取物(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为其抗肿瘤细胞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以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桑叶不同的提取物(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四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桑叶水提物(AML)和醇提物(EML)对上述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醇提物的活性最强,且半数抑制浓度(IC_(50))均最小。结论:EML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ML次之,桑叶提取物有可能用于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槐耳是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的干燥子实体,别名槐檽、槐菌、槐鸡、槐蛾、赤鸡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山东、河北等地~([2])。临床和基础实验证实,槐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对肿瘤的生长、增殖、侵袭与转移均具有抑制作用,能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耐药细胞株,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等疗效明显,且对正常细胞毒性小~([1-8])。本研究主要探讨槐耳不同提取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李氏膈食散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和醇提的方法提取李氏膈食散的复方中的水溶和醇溶性成分.MTT法测定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肝癌细胞(HpeG-2)、胃癌细胞(MKN-45)、食道癌细胞(EC-109)的抑制作用.结果 两种提取物对三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体外抗肿瘤作用,且以乙醇提取物效果更好.乙醇提取物对HpeG-2、MKN-45、EC-109三种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22.89、173.41和210.17 μg/mL,最大抑制率在90%左右.结论 李氏膈食散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HpeG-2、MKN-45、EC-109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花蛇舌草不同提取工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研制低毒高效的抗癌制剂,确定不同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汤剂,亲脂提取物,粗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脱脂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白花蛇舌草汤剂,亲脂提取物和粗多糖,用S-180细胞植入小鼠作为模型。进行了抑制肿瘤的试验。结果 白花蛇舌草的水提液(汤剂)对S-180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对S-180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抑瘤的同时,多糖部分具有对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合并给药并未显示协同抗肿瘤活性。结论 白花蛇舌草的脂溶性部位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分别提取比简单的水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水杨梅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筛选水杨梅根中抗直肠癌细胞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水杨梅根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应用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直肠癌LS174T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正丁醇和氯仿提取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水杨梅抗肿瘤主要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油茶籽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油茶籽不同溶剂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60%丙酮-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传代培养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黑色素细胞瘤(A375).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油茶籽丙酮-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A549、SGC-7901和A375细胞在7.8125-500μg/mL范围内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和硫酸长春新碱在0.1-10μg/mL时亦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3种细胞的增殖。结论: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强弱为油茶籽丙酮-水提取物〉油茶籽醇提取物〉油茶籽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8.
鬼针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鬼针草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设鬼针草提取物各萃取部位的不同浓度组、抗癌药顺铂为阳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鬼针草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鬼针草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K56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部位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9.17,12.74μg/mL。结论鬼针草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抗炎活性部位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欣  董瓅瑾  金鑫  孙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9):709-710,713
【目的】对板蓝根水提醇沉后提取液的不同部位的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观察板蓝根水提醇沉提取液的不同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板蓝根和板蓝根水提醇沉提取液中的碱性化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板蓝根水提醇沉提取液中的酸性、中性和两性化合物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板蓝根水提醇沉提取物中酸性、中性和两性化合物抗炎作用不明显,而碱性化合物和板蓝根都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毅  吕宾  丁志山  项柏康 《浙江医学》2004,26(7):503-505
目的研究不同温郁金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抑瘤作用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温郁金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醚提物)和乙醇提取物(醇提物),采用MTT法,测定3种提取物作用下的细胞增殖率.应用HE染色、电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观察温郁金作用下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及凋亡率.结果温郁金水提物、醚提物和醇提物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体外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34.4%、49.4%和73.1%.细胞形态学检查见典型的凋亡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得典型的凋亡峰.结论温郁金水提物、醚提物和醇提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醚提物和醇提物的抑瘤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干燥湖州铁线莲经石油醚脱脂、乙醇回流得到初提物。采用MTT法观察经AB-8树脂静态吸附70%乙醇解析处理后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体外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及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湖州铁线莲处理组K562细胞形态不规则,MGC-803细胞体积缩小,部分细胞收缩变圆。两种细胞均生长缓慢,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贴壁能力逐渐减弱,呈现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MTT实验表明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及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68h的IC50值分别为133.66mg·L-1、317.87mg·L-1。[结论]体外实验中,湖州铁线莲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呈现良好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白毛夏枯草提取液抗肝癌体内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毛夏枯草提取物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的体内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1)肝癌细胞增殖抑制观察: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观察不同浓度的白毛夏枯草水提液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2)小鼠腹水瘤抑制作用观察:小鼠接种H22腹水瘤后,造成移植性小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S组)、阳性对照组(5-FU组)、白毛夏枯草水提物大剂量组、白毛夏枯草水提物小剂量组,分别观察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1)白毛夏枯草水提物对HepG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白毛夏枯草水提物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小鼠腹水瘤抑制率分别为37.84%、34.82%。结论:白毛夏枯草对肝癌细胞和小鼠腹水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种中药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五种中药(黄芪、枸杞子、女贞子、内苁蓉、蒲公英)单味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五种中草药对肝癌细胞、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小鼠腋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观察五种中草药对实体瘤重的影响。结果:五种中草药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五种中苹药对肿瘤细胞的体外体内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对肿瘤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抗耐药肿瘤新药PHⅡ-7体外抗肿瘤谱,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用MIT法测定PHⅡ-7体外抗肿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HⅡ-7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用Northern印迹分析检测PHⅡ-7对耐药相关基因mdr 1和sorcin的影响。结果:PHⅡ-7对多种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IC50为0.34-18.61μmol/L,更为突出的是,对于MDR类抗肿瘤药无效的多药耐药肿瘤细胞,PHⅡ-7同样具有生长抑制作用;1μg/mlPHⅡ-7诱导HL60,HL60/ADR细胞凋亡,PHⅡ-7可抑制K562/A02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论:PHⅡ-7是一种有较好前景的抗耐药肿瘤新药,其可能通过抑制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sorcin的表达而提高多药耐药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现有上市制剂消癌平注射液为阳性对照,采用稻瘟霉法和MTT法双重体外筛选模型跟踪筛选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用小鼠Hep 1—6肝癌模型验证活性部位的体内抑瘤药效,进一步采用ELISA法验证通光藤总苷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和小鼠脾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结果双重体外活性筛选结果发现,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直接细胞毒活性不明显;体内抑瘤药效试验提示,通光藤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性;通光藤的化学部位及其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小鼠释放TNF-α和生成IL-2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化学部位表现出来的作用不同,部分呈现双相调节作用,而上市对照制剂消癌平注射液对IL-2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TNF—α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抗肿瘤中药通光藤具有确切抗肿瘤作用,作用机理主要不是通过其直接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关键作用,通光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16.
淡菜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滨  袁希福  侯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54-4356
目的:制备淡菜多糖,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提取,Sevage-酶联用法除蛋白分离得到粗多糖,DEAE-Sepharose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的方法得到淡菜多糖纯品。用MTT法对其体外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结果:淡菜多糖纯品的获得率为5.48%,淡菜多糖在50mg/L、100mg/L、200mg/L浓度时对体外培养的HL-60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P<0.05)。结论:淡菜中制备得到的淡菜多糖具有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研究川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肝癌H22皮下移植动物模型,灌胃给药后测定原位肿瘤体积、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川乌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在本实验剂量下,与模型组比较,川乌组肿瘤生长减缓,抑瘤率为32.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升高;体外实验:实验所用浓度的川乌对小鼠肺癌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结论川乌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整体、细胞、分子三个水平实验,初步研究阿魏药酒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灌胃阿魏药酒后测定肿瘤体积、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Col-I、CAT、T-SOD活力;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魏药酒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明胶基质金属酶谱法考察阿魏药酒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剂量下,与对照组比较,阿魏药酒灌胃可使肿瘤生长减慢,抑瘤率为12.8%,对各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可使血清中Col-I、T-SOD和CAT活力增强,给药期间不影响小鼠生长状态;实验所用阿魏药酒浓度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低浓度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阿魏药酒可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结论阿魏药酒对肿瘤细胞无直接生长抑制作用,可阻止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其他中药联合用于抗肿瘤治疗更合理,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蒿甲醚对胰腺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在体外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在体内对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RT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RT对SW-1990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测量裸鼠体质量、移植瘤瘤径和瘤质量,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观察ART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MTT结果显示,ART对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RT使SW-199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荷瘤裸鼠体内实验显示,中、高剂量的ART(4、8 mg)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显著(P<0.05),抑瘤率分别为48.10%和53.51%。结论ART在体外及荷瘤裸鼠体内对SW-199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