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沉默GOLPH3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设计3对靶向GOLPH3的shRNA,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GC-823细胞转染前后GOLPH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qRT-PCR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RNA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的活性。结果与转染无关序列质粒的NC-shRNA组比较,GOLPH3-shRNA1、GOLPH3-shRNA2、GOLPH3-shRNA3组GOLPH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GOLPH3-shRNA1组比较,GOLPH3-shRNA2组、GOLPH3-shRNA3组GOLPH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划痕后24h,GOLPH3-shRNA1组细胞愈合率(13.2±2.0)%,明显低于NC-shRNA组的(40.37±5.37)%(P<0.05);GOLPH3-shRNA1组细胞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67.0±7.2)个,明显少于NC-shRNA组(110.0±9.5)个(P<0.05);GOLPH3-shRNA1组细胞,MMP-2、MMP-9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4和0.69±0.04,均低于NC-shRNA组的1.00±0.08和1.00±0.04(均P<0.05);与NC-shRNA组相比,GOLPH3-shRNA1组Active-MMP-2、pro-MMP-9活性分别下降44.2%和29.9%(均P<0.05)。结论沉默胃癌细胞BGC-823中GOLPH3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P-2、MMP-9的表达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croRNA-494(miR-494)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被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cm)标本。将胃癌细胞MGC803分为miR-494组和对照组。采用PCR检测胃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的miR-494表达水平。在MGC803细胞中过表达miR-494,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494潜在靶点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癌旁组织miR-494相对表达量较胃癌组织高(P?<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miR-49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GC803细胞miR-494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低(P?<0.05)。miR-494组OD值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Cyclin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高(P?<0.05)。miR-494与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呈负相关(r?=-0.469,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94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494能通过下调Cyclin D1的表达发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14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qPCR检测SNHG14在68对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个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和人类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中的表达量。分析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内的SNHG14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用siRNA沉默SNHG14后观察胃癌细胞株的功能。CCK?8增殖实验评估SNHG14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SNHG14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上调。相关分析显示SNHG14的表达量与胃癌组织的TNM分期(P < 0.05)、分化程度(P < 0.001)、肿瘤大小(P < 0.01)及浸润深度(P < 0.05)等有显著相关性。通过siRNA沉默SNHG14的表达后,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 < 0.01)、迁移(P < 0.01)和侵袭(P < 0.05)能力。结论:SNHG14可能起到促癌作用,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来影响胃癌的进展。SNHG14在治疗和诊断胃癌中具有潜在价值,有可能成为诊断胃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或胃癌生物治疗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iRNA-30b在胃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探讨miRNA-30b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30b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miRNA-30b模拟物及抑制物转染人胃癌HGC-2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RAB22A 和USP47 蛋白表达。结果miRNA-30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对应癌旁组织(P <0.05),且miRNA-30b 低表达与胃癌分期及肿瘤大小有关(P <0.05);与转染阴性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NA-30b模拟物的HGC-27细胞增殖水平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 <0.05),RAB22A和USP47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而转染miRNA-30b 抑制物的HGC-27细胞增殖水平和侵袭能力则增强(P <0.05),RAB22A 和USP47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结论miRNA-30b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miRNA-30b 可能通过调节RAB22A 和USP47 的表达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胃癌组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甘氨酸甲基转移酶(GNMT)的表达及与病患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6 月-2016 年6 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5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对比HIF-1α 和GNMT 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HIF-1α 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44% 和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IF-1α 在胃癌细胞胞核的阳性率高于胞质(64.44% vs 4.45%)(P <0.05)。GNMT 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678.23±221.88)和(1 136.73±332.8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胃癌患者5 年生存结局的独立因素包括HIF-1α 蛋白(+) 表达(P =0.002)、GNMT 蛋白(-)表达(P =0.006)、分化程度(P =0.036)、浸润深度(P =0.001)和远处转移(P =0.002)。结论 HIF-1α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GNMT 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与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97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调节胃癌细胞进展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基于GEPI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中LINC01197的表达。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MGC?803、AG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LINC01197表达,采用短发夹RNA转染SGC?7901和BGC?823细胞干扰LINC01197的表达,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体内增殖。转录组测序技术(mRNA?seq)检测差异基因。qPCR、免疫印迹法分析SERPINA1相对表达水平。结果:LINC01197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表达上调(P < 0.05);敲低LINC01197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 < 0.05),并且抑制裸鼠肿瘤增殖水平(P < 0.01);LINC01197敲低后SERPINA1表达量降低(P < 0.05)。结论:LINC01197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LINC01197可能通过抑制SERPINA1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含sushi 重复蛋白X 连锁2(SRPX2)在人胃癌(GC)中的表达及对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 年3 月1 日-2015 年3 月1 日于该院消化内科行手术切除的45 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检测SRPX2 mRNA 及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SRPX2 蛋白表达对肿瘤临床表型的影响。通过siRNA 下调胃癌MGC-803 细胞中SRPX2 的表达,通过Transwell 侵袭小室检测沉默SRPX2 之后MGC-803 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检测沉默SRPX2 后MGC-803 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SRPX2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胃癌组织高表达SRPX2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高TNM 分期(Ⅲ + Ⅳ期)相关(P <0.05);沉默SRPX2 表达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能力并同时下调了MGC-803 细胞中MMP-2 的表达。结论 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SRPX2 与肿瘤转移表型关系密切,沉默SRPX2 可能通过下调MMP-2 的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KM2下调对胆管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别检测胆管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胆管癌细胞株HuCCT-1?HCCC-9810中下调PKM2,分别用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结果:胆管癌组织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经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稳定转染PKM2 shRNA的胆管癌细胞中PKM2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 0.05),与空载对照组(PKM2-NC)和正常对照组(PKM2)相比,实验组细胞(PKM2-shRNA)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胆管癌组织中PKM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KM2 shRNA能有效地降低胆管癌细胞中PKM2基因的表达,PKM2基因沉默可以抑制HuCCT-1?HCCC-9810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  相似文献   

9.
魏夫荣  阮洪军  王惠菊  何徐军  杜静  马杰 《浙江医学》2015,37(15):1271-1274,1278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miRNA-10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以探讨将miRNA-101用于胃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分子克隆技术构建miRNA-10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Millipore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atirge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PCR定量分析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BALB/c免疫缺陷裸鼠建立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结果miRNA-10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661±0.396),低于所对应的癌旁组织(1.128±0.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91,P<0.01)。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的miRNA-101表达量高于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MKN-45和AGS。miRNA-101对MKN-45细胞的增殖能力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MKN-45、AGS的迁移和侵袭均有抑制作用。选取MKN-45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5周,Ad-miRNA-101组肿瘤体积为(333.56±46.71)mm3,小于Ad-EGFP组(806.41±51.8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1,P<0.01)。结论在胃组织中,miRNA-101是一个抑制性miRNA,miRNA-101表达水平下调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101将有可能成为胃癌生物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SMA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增殖、侵袭迁移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胃癌患者的 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PSMA7的表达水平;应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胃癌细胞 株SGC7901中干扰PSMA7;应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 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稳转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干扰PSMA7对皮下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M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下调 PSMA7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P<0.05);在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干扰PSMA7的表达能 够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PSMA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干扰PSMA7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裸 鼠皮下成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SALNT0000015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15例癌旁组织,同时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SW480、HT-29、HCT116)和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不感染慢病毒、只感染空载质粒及感染sh-HSALNT0000015-慢病毒,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录因子Slug、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HSALNT000001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细胞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P?<0.05)。细胞培养12、24、48及72 h后,实验组光密度值(490 nm)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0.05)。敲减lncRNA HSALNT0000015后,HCT116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均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P?<0.05),转录因子Slug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均P?< 0.05)。结论 lncRNA HSALNT0000015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HMBOX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前列腺癌上皮间质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确诊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6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BPH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BOX1在两组的表达;构建HMBOX1过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稳定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MBOX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HMBOX1过表达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检测HMBOX1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PC组HMBOX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9.12%)比BPH组(55.71%)下降(P?<0.05);实验组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Viment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下降(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实验组细胞24?h后的划痕创口愈合面积较小,迁移速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421.88±45.70)个比较,实验组侵袭细胞数(172.06±19.25)降低(P?<0.05)。结论 HMBOX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过表达HMBOX1可抑制前列腺癌的上皮间质化及肿瘤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croRNA-29a(miR-29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miR-29a反义寡核苷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初诊结直肠癌患者195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miR-29a表达,培养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随机分为ASO-miR-29a组、ASO-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9a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miR-29a相对表达量为(1.93±0.19),癌旁组织为(1.26±0.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9a相对表达量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9a表达的因素(P?<0.05);ASO-miR-29a组细胞中miR-29a相对表达量低于ASO-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ASO-miR-29a组与ASO-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值降低(P?<0.05);与ASO-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SO-miR-29a 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减少(P?<0.05)。结论 miR-29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结直肠癌发生、进展过程,特异性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中miR-29a表达可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叉头框C2(FOXC-2)、YB-1及相关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3例胃组织标本,包括正常胃黏膜5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50例,胃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组织93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7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远处转移组织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组织中FOXC-2、Y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同正常及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相比,胃癌原发灶组织中FOXC-2,YB-1,Vimentin和MMP-2表达升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C-2、YB-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Vimentin的高表达及MMP-2的表达之间存在弱相关。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提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FOXC-2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出现,YB-1蛋白的阳性表达亦增高(P<0.05)。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MMP-2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P<0.05)。结论FOXC-2、YB-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及上调转移相关分子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抑制COMMD7基因后对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shRNA慢病毒转染抑制COMMD7在LCSCs中的表达,粘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鬼笔环肽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特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 抑制COMMD7基因表达可以显著降低LCSCs的侵袭迁移能力,对照组与转染组粘附相对细胞量为(1.00±0.12),(2.35±0.20),转染组粘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与转染组每视野迁移相对细胞量为(1.00 ±0.04),(0.24±0.03),每视野侵袭相对细胞量为(1.00 ±0.05),(0.24±0.04),转染组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导致细胞表现出低侵袭迁移能力的形态学变化,上述改变伴随了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P<0.05).结论 COMMD7可能通过调控MET过程抑制LCSCs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与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E-cadherin、?Vimentin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Pearson相关系分析E-cadherin、?Vimentin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患者吸烟有关(P<0.05)。与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相比,EGFR基因突变者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Vimentin表达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Vimentin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与Vimentin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低表达与EGFR突变患者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细胞株恶性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胃癌AGS细胞分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以及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CagA+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PDCD4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PDCD4、Twist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 (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DCD4、Twist1、E-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 CagA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侵袭细胞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侵袭细胞数低于CagA质粒组(P<0.05)。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幽门螺杆菌独立因子CagA通过抑制PDCD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PTTG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调ESCC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采用RT-PCR 检测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信使RNA(mRNA)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的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阳性表达高(P?<0.05),E-钙黏附素阳性表达低(P?<0.05)。E-钙黏附素、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及PTTG1表达与ESCC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分期相关(P?<0.05)。PTTG1表达还与ESCC患者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PTTG1表达下调ESCC Eca109细胞系中E-钙黏附素蛋白及E-钙黏附素mRNA增高(P?<0.05),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PTTG1蛋白及波形蛋白、N-钙黏附素、PTTG1 mRNA均降低(P?<0.05)。结论 ESCC肿瘤组织中存在PTTG1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EMT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