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干扰素γ(IFN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IFNγ)]的培养上清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PC-3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以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法检测EMT相关的基因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PBS预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PC-3细胞有从上皮的类圆形细胞向间质的梭形细胞转化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而Vimentin及N-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P均〈0.05);实验组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Nγ预处理的MSCs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并使得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MMP-9 过表达对成骨肉瘤143B 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 MMP-9 过表达载体转染骨肉瘤143B 细胞,实验分为3 组:实验组(转染pLV-Puro MMP-9 过表达序列)、 对照组(转染pLV-Puro MMP-9-NC 序列)、空白组(PB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 测MMP-9 和VEGF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MMP-9 和VEGF 蛋白的表达;Transwell 小室侵袭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实验组MMP-9 和VEGF 的mRNA 和蛋 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白组上调(P < 0.05);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 < 0.05); 实验组划痕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 <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MMP-9 过表达通过作用于VEGF 靶 基因,抑制成骨肉瘤143B 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泛醌蛋白1(UBQLN1)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分子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UBQLN1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UBQLN1的mRNA和蛋白表达;RT-qPCR检测ESCC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EMT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构建UBQLN1 siRNA和过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转染ESCC细胞系EC9706、HET-1A和TE-1;采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EMT标志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ESCC癌组织中UBQL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ESCC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而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ESCC组织中UBQLN1与E-cadherin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17 3,P<0.001),而与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80 3、0.685 6,P<0.001)。下调UBQLN1表达增加EC9706、HET-1A和TE-1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而过表达UBQLN1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 UBQLN1能诱导EMT,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SALNT0000015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15例癌旁组织,同时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SW480、HT-29、HCT116)和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不感染慢病毒、只感染空载质粒及感染sh-HSALNT0000015-慢病毒,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录因子Slug、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HSALNT000001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细胞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P?<0.05)。细胞培养12、24、48及72 h后,实验组光密度值(490 nm)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0.05)。敲减lncRNA HSALNT0000015后,HCT116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均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P?<0.05),转录因子Slug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均P?< 0.05)。结论 lncRNA HSALNT0000015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鼠双微体2 癌基因结合蛋白(MTB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 Western blot检测MTBP在22RV1、DU145及Lncap三种不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及MTBP质粒分别转染 细胞,转染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MTBP蛋白的表达量,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平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垂 直迁移及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前列腺癌 细胞中,MTBP在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表达最高,Lncap细胞次之,局限性前列腺癌细胞22RV1中最低,MTBP的表达 水平与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呈正相关。siRNA干扰及MTBP质粒转染细胞分别能显著降低或提高前列腺癌细胞中 MTBP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而MTB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 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P<0.01)。Transwell实验发现抑制MTBP的表达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而MTBP过表达 后,能显著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可使前列腺癌细胞的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MTBP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TBP可促进前列腺癌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EMT有关。  相似文献   

6.
的 探讨Wnt-1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患者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每组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ISP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WISP2-shRNA和NC-shRNA稳定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WISP2在胃癌组织(61.2%)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11.8%)(P?<0.05);与NC-shRNA组(84.74±9.61)% 比较,WISP2-shRNA组(57.18±6.05)%细胞划痕愈合程度下降(P?<0.05);WISP2-shRNA组细胞侵袭个数(195.36±23.45)较NC-shRNA组(404.91±38.16)减少(P?<0.05);与NC-shRNA组比较,WISP2-shRNA组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WISP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下调WISP2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练维生  姚征  曹非  郑屹峰 《浙江医学》2022,44(18):1928-193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肝细胞癌耐药细胞HepG2/ADM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取人肝细胞癌耐药细胞HepG2/ADM,以预实验确定的姜黄素合适浓度20μmol/L处理细胞。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EMT标志物及NF-κB/Snail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于HepG2/ADM组,HepG2/ADM+姜黄素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N-cadherin、Vimentin、NF-κBp65、Snail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HepG2/ADM细胞过表达Snail后,由姜黄素诱导的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调均被逆转(均P<0.0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HepG2/AD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NF-κB/Snail通路抑制细胞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氯硝柳胺和低剂量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 细胞株增殖、凋亡,以及 迁移力、侵袭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W-13 细胞,CCK-8 法检测氯硝柳胺和不同 浓度顺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设对照组、氯硝柳胺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分别用Annexin V/PI 和吖啶 橙/ 溴化乙锭(AO/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 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 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B 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波 形蛋白(Vimnetin)、E- 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 氯硝柳胺增强顺铂对SW-13 细胞增 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 和AO/EB 染色结果表明,与联合用药组比较,氯硝柳胺、顺铂促进细胞凋亡 (P <0.05)。Transwell 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联合用药组比较,氯硝柳胺、顺铂降低SW-13 细胞的侵袭能 力(P <0.05)。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与联合用药组比较,氯硝柳胺、顺铂抑制Bcl-2、Vimentin 的表达, 促进Caspase-3、E-cadherin 的表达(P <0.05)。结论 氯硝柳胺能够增强低剂量顺铂对SW-13 细胞增殖的 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侵袭及迁移能力,可能与其抑制Bcl-2、Caspase-3、E-cadherin、Vimentin 的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食管癌EC970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及沉默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TM 2000、含无义随机序列(siRNA-NC-PGCsi3.0)和EphA2干扰序列(EphA2-siRNA-PGCsi3.0)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物。稳定转染后,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EphA2、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Brd U阳性率分别为(26.48±2.79)%、(23.52±2.57)%、(13.29±2.06)%,Brd U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8.560,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Brd U阳性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3.16±8.31)%、(82.35±7.24)%、(34.24±5.27)%,细胞划痕愈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8.869,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26.74±33.15)个、(331.27±34.59)个、(126.23±26.18)个,穿膜细胞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997,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减少(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Wnt1、β-caten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EphA2、Wnt1、β-caten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和空载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HP1α的表达对LNCaP和PC3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及Western 印迹检测HP1α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 侵袭能力,CCK-8和集落形成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C4-2和LNCaP中表达水平最高,PC3和DU145次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最低(P <0.05);Transwell显示,与si-NC组相比, si-HP1α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 <0.05);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显示敲低HP1α后,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的增殖能力下降(P <0.05);Western 印迹发现EMT分子标 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等的表达均降低(均P <0.05)。结论:HP1α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C4-2、PC3和DU145中高表达,而降低其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 的迁移、侵袭、增殖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线粒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itochondrial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2,MTHFD2)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trl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及转染siRNA-MTHFD2组(si-MTHFD2组)。采用qRT-PCR法检测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以及前列腺癌PC3细胞中MTHFD2的mRNA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THFD2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前列腺癌PC3细胞较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中MTHFD2表达水平升高(P<0.05),si-MTHFD2组MTHFD2 mRNA表达水平较ctrl组和si-NC组降低(P<0.05);si-MTHFD2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较ctrl组和si-NC组降低(P&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iR-34a通过靶向FOXM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从上皮间质转化方向研究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HNE-1、CNE-2Z,每株细胞分3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组(miR-34a nc组)和过表达miR-34a组(miR-34a mimics组)。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34a和FOXM1的靶向关系,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靶向关系。上调miR-34a后,CCK-8法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34a和FOXM1可能存在靶向关系。在HNE-1、CNE-2Z细胞中,与control组和miR-34a nc组比较,miR-34a mimics组FOXM1的表达下调(HNE-1:0.570±0.041、1.127±0.129、1.125±0.145,F=23.672, P=0.001;CNE-2Z:0.689±0.114、1.966±0.164、1.924±0.087,F=99.599, P<0.001),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 < 0.01),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P < 0.01)。Control组和miR-34a 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R-34q通过靶向FOXM1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诱导的HT29结肠癌细胞系侵袭、迁移、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共培养小室将CAFs与HT29共培养后CCK-8测定HT29增殖效率;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29结肠癌细胞系E-cadherin和Vimentin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HT29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ELISA技术检测CAFs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吡非尼酮抑制CAFs对HT29增殖促进作用(P<0.05);CAFs条件培养基培养HT29后,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 ,E-cadherin显著降低(P<0.05);吡非尼酮处理CAFs的条件培养基对HT29细胞中两种蛋白无明显影响;Transwell实验表明CAFs与HT29共培养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ELISA结果提示CAFs分泌TGF-β1功能受吡非尼酮抑制且存在剂量关系。结论:吡非尼酮通过抑制CAFs分泌TGF-β1抑制CAFs诱导HT29结肠癌细胞系侵袭、迁移、增殖、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Mus81过表达对人乳腺癌SKBR3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相应甘油菌中抽提Mus81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人乳腺癌SKBR3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us81过表达效果,CCK-8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前后细胞侵袭能力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前后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法表明Mus81基因过表达效果良好.Mus81过表达后,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每高倍视野平均穿膜个数低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每高倍视野平均穿膜个数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划痕愈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s81过表达抑制了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殖,降低了细胞的侵袭能力,但对SKBR3细胞迁移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FL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对前列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FL1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在恶性程度高的前列腺癌中,CFL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最高,恶性程度低的次之,良性前列腺增生最低(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si-CFL1组较si-NC组,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均P<0.05);CCK-8实验显示敲低CFL1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CFL1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而减低其表达水平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miR-140-5p与YES1的靶向调控关系,阐明miR-140-5p通过YES1调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研究miR-140-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0-5p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克隆实验、迁移和划痕实验测定miR-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