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于脓毒症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对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主要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tatin C)含量、T细胞亚群结果 ,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ystatin C、BUN和SC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ystatin C、BUN和SCr分别为(1.21±0.24)mg/L、(14.92±1.23)mmol/L和(210.74±18.36)μ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57±0.16)mg/L、(16.12±1.04)mmol/L和(254.33±23.82)μmol/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8+和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分别为(43.87±5.04)%和(1.82±0.29),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8.04±4.51)%、(1.30±0.3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为(31.92±3.26)%,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5.42±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6分别为(201.66±17.44)、(173.54±15.8)ng/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36.85±19.51)、(217.96±20.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为(15.60±1.23)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9.24±1.65)分],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于脓毒症肾损伤患者具有保护作用,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乌司他丁针剂40万u/次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72h、120h采外周血检测TNF—a、IL-6、IL-8、IL-10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及120h、对照组治疗后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2h、120h血清TNF—a、IL-6、IL-8均明显下降,IL-10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0h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TNF-a、IL-6、IL-8水平,提高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度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度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推,每8 h一次,连用5 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ICU后和治疗后第5天抽静脉血,测心肌钙蛋白(cTnI)、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6(IL-6)等指标变化,抽动脉血测乳酸(Lac)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指数(C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5天后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5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乌司他丁对重度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能够改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UTI)在脓毒症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42例雄性健康SD大鼠依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予以静脉接种1ml PBS;脓毒症组,通过接种LPS构建AKI模型;处理组,在构建AKI动物模型基础上再予以UTI干预。每组14例大鼠。干预12h后,应用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及TNF-α等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通过测定血清及尿液中肌酐水平与尿量,计算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的IL-6、IL-8、IL-18及TNF-α细胞因子水平最高(P<0.05),而对照组与处理组大鼠的各细胞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水平最高,而尿肌酐(Ucr)与Ccr水平最低(P<0.05),而对照组与处理组大鼠则无显著差异(P>0.05)。肾脏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为:脓毒症组>处理组>对照组(P<0.05)。结论:UTI对大鼠脓毒症诱导发生AKI的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瑶   《中国医学工程》2012,(8):33+36-33,36
目的探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人,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TNF-α、IL-6水平而升高IL-10的总量,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试验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于改善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指征与病理状况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轻微,可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脏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脓毒症是危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而有效的药物应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为抢救治疗措施的实施赢得更多时间。乌司他丁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无免疫原性,主要通过调控炎性介质释放以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进而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进程,具有明显的脏器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本科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09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2008年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治疗,其中在治疗组中加用乌司他丁。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rnbin time,PT),同时分别于1、3、5及7 d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Cr)、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及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acetyl-glucosaminid,NAG),对两组患者发生肾损害和需要连续肾替代治疗情况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 d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FIB及PLT均明显升高,APTT和PT均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Cr、第3天血BUN、Cys-C及NAG下降(P<0.05),而第5、7天时血BUN无显著下降(P<0.05),总体发生肾功能损害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近期生存率较好(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张红梅  刘培  盛春风  郑红梅 《重庆医学》2013,42(18):2117-21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膈肌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脓毒症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0)、B组(脓毒症组,n=10)及C组(乌司他丁治疗组,n=10)。其中,A组在给予水合氯醛麻醉成功后,从正中线剪开大鼠腹部,然后缝合伤口。B组和C组在麻醉成功后,使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模型将大鼠制成脓毒症动物模型,并且C组在术后立即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所有大鼠在术后16h处死,取左侧膈肌检测肌条收缩力,右侧膈肌检测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升,肌条收缩力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后,膈肌细胞凋亡率、p38MAPK蛋白表达及肌条收缩力较脓毒症组明显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抑制脓毒症时p38MAPK蛋白的表达,减少膈肌肌细胞凋亡率,从而减轻脓毒症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动物早期氧代谢和胃黏膜pH值的影响. 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和胃张力管,观测内毒素注射前(T0)和注射后2h(T1)、4h(T2)、6h(T3)、8h(T4)氧输送(DO2)、氧耗量(VO2)、氧摄取率(O2ER)、动脉血乳酸和胃黏膜pH值(pHi),以及乌司他丁对以上参数的影响. 结果 脓毒症早期,DO2、VO2、O2ER明显增高,动脉血乳酸值伴随升高,经乌司他丁治疗后DO2、VO2、O2ER和动脉乳酸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同时pHi下降,乌司他丁能够纠正脓毒症动物pHi(P<0.01). 结论 乌司他丁可明显改善脓毒症动物胃黏膜pH值及早期氧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Marshall评分,28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多功能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血清ICAM-1、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7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PACHE Ⅱ、SOFA及Marshall评分降低(P <0.05)。28 d时,对照组DIC发生率和MODS发生率分别为17.0%和23.4%,观察组的分别为3.4%和8.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IC和MOD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5.3%,对照组为2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降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升高,ICAM-1水平下降,胆碱酯酶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ICAM-1,提高胆碱酯酶水平,从而提高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浓度,探讨KIM-1是否对脓毒症相关肾损伤具有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6例,另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KIM-1、血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随访28天,记录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随访28天,51例患者出现AKI,AKI发生率29%。脓毒症患者KI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按KIM-1浓度五分位分组,随着KIM-1浓度升高,AKI发病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KIM-1是预测肌酐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6,95%CI:1.155-1.737)。KIM-1是预测急性肾损伤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结论 KIM-1在肾损伤早期浓度升高,并与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KIM-1是脓毒症相关肾损伤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R、HR、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及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组(B组)和乌司他丁组(C组),检测脓毒症前及脓毒症后3、6、12和24 h大鼠血浆TNI、BNP水平和心肌MDA含量、SOD活性,以及UTI的影响,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脓毒症后3、6、12和24 h大鼠血浆TNI、BNP水平以及心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心肌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5);UTI组较脓毒症组血浆TNI、BNP、心肌MDA明显降低(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UTI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结论 脓毒症大鼠早期即发生明显的心肌损伤,乌司他丁能够显著减轻脓毒症时心肌损伤的程度,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检测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儿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1-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脓毒症患儿82例,按照排除标准去除13例。按入院后是否发生AKI分为脓毒症AKI组28例和脓毒症非AKI组41例。脓毒症AKI组患儿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分为脓毒症AKI-CRRT组和脓毒症AKI-非CRRT组。检测脓毒症AKI和非AKI患儿住院后0 h、24 h和72 h的血NGAL、KIM-1、肌酐、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同时监测24 h和72 h的尿量。用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分析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GAL、KIM-1、肌酐、尿量、CysC、RBP对脓毒症并发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AKI组患儿的NGAL、KIM-1、肌酐、CysC水平在0 h、24 h、72 h时均显著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脓毒症AKI-CRRT组和非CRRT组各时点NGAL、肌酐的水平均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KIM-1、CysC、RBP、尿量在24 h和72 h时,脓毒症AKI患儿较非AKI患儿有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比较显示:脓毒症AKI-CRRT组和非CRRT组0 h时NGAL的AUC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907和0.951)、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2%和100%)。脓毒症AKI-CRTT组患儿的肌酐水平在72 h时呈现下降,并且较24 h时肌酐的AUC面积减小、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降低(P<0.05);NGAL和KIM-1水平在24 h显著升高后,至7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NGAL在3个时点、KIM-1在后2个时点均维持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NGAL灵敏度较高,可在早期提示AKI的发生。在血液净化的治疗过程中NGAL、KIM-1受干扰因素较少,可为AKI患儿肾功能真实水平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脓毒血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血清cTnI和D-dimer的变化。结果:两组死亡率(对照组30%治疗组28.4%)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TnI和D-dimer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可减轻脓毒血症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抑制微血栓形成,阻止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  将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方案外,同时接受胸腺肽α1及UTI免疫调理治疗。另选取2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并于治疗后1、3、7和14 d取血,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TGF-β1]和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水平。结果  在治疗3、7和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液中IL-6、TNF-α、IL-10、TGF-β1水平升高,CD4+、CD8+、CD4+/CD8+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血液中IL-6、TNF-α水平降低,IL-10、TGF-β1水平升高;CD4+、CD8+和HLA-DR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CD4+/CD8+水平也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胸腺肽α1和UT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免疫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尿调节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 年 1 月—2017 年12 月浙江医院收治的脓毒症AKI 患者80 例作为AKI 组,同期脓毒症无AKI 患者80 例作为非 AKI 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尿调节素水平。结果 AKI 组急性 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高 于非AKI 组(P <0.05),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调节素低于非AKI 组(P <0.05)。Ⅱ、Ⅲ期AKI 患者 血清尿调节素水平低于Ⅰ期(P <0.05),且Ⅲ期AKI 患者血清尿调节素水平低于Ⅱ期(P <0.05)。死亡组血 清尿调节素水平低于存活组(P <0.05)。AKI 患者血清尿调节素水平与Scr、BUN、CysC 呈负相关(r =-0.612、 -0.426 和-0.523,均P =0.000),而与eGFR 呈正相关(r =0.631,P =0.000)。血清尿调节素诊断脓毒症AKI 的敏感性为61.00%(95% CI :0.546,0.675),特异性为64.00%(95% CI :0.584,0.693);BUN 诊断脓毒症AKI 的敏感性为60.00%(95% CI :0.542,0.637),特异性为69.00(95% CI :0.641,0.732);Scr 诊断脓毒症AKI 的 敏感性为85.00%(95% CI :0.826,0.874),特异性为83.00%(95% CI :0.802,0.861)。结论 脓毒症AKI 患者 血清尿调节素水平降低,其水平在脓毒症AKI 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在脓毒症AKI 诊断中也 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18岁以上严重脓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万~2万U/(k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器官功能指标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脉血乳酸明显降低,治疗后72 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3d和7d血肌酐和SOFA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同期,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循环功能和肝脏功能,对肺和肾脏功能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应用及治疗体会。方法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15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进行血液透析加滤过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计数、肝功、肾功、PCT、CRP、血气分析等生化指标以及患儿尿量、水肿程度、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15例患儿均顺利进行了中心静脉置管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7.5 h (2~30 h),治疗48 h 后患儿尿量增加,水肿减轻,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及 CRP、PCT 等炎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选择合适时机给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脏器功能,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