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肠道菌群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正在被不断揭示,肠道菌群通过神经递质、免疫、内分泌、代谢产物等多种途径实现肠道与大脑间的双向互动,从而影响精神情志疾病的发生发展。广泛性焦虑症作为一种精神情志类疾病,与菌群-肠-脑轴失衡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腹部推拿、针灸等中医药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将以菌群-肠-脑轴作为切入点,探讨腹部推拿防治广泛性焦虑症的可行性,旨在为防治广泛性焦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热点,为解释腹部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现代理论假设。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的精神类疾病,中医治疗以针灸、口服中药为主,常忽视了腹部推拿也是治疗其症状的有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角度阐述了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现代机制研究,明确了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关于中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文献报道已颇多,但因其病因较复杂,症状亦轻重不等,故其治疗并无固定的模式.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1-3].腹部推拿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突出腹部为特色,经过实践总结发展起来的一种按摩法.实践证明,腹部推拿对许多疾病尤其是以胃肠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运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及机制。方法:收集以推拿手法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深入研究手法作用方向及作用机制,并对推拿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做一研究与展望。结果:推拿手法适用于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早泄等疾病的治疗,临床多在腹部及脊柱部位操作。结论:推拿手法治疗生殖系统疾患疗效明确,其机制主要与调节生殖激素分泌、神经传导及脊柱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6.
腹部推拿治疗胃肠疾病疗效肯定,在临床中有一定开展,但基础科研薄弱,对其机制等的基础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报道,同时,相关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临床试验没有遵循循证医学的规范要求,设计简单,缺少客观观察指标。今后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验证,并加强腹部推拿治疗胃肠疾病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阐明其治病机理,加强基础研究,为腹部推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腹部推拿作为津沽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推拿技艺,在天津地区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王金贵教授结合现代科学研究,逐渐补充并完善了津沽腹部推拿理论,进一步阐释了冲脉的循行与气血阴阳表里的关系,在传统腹部推拿基础上,运用"调冲通脉腹部推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紧张性头痛、广泛性焦虑症、疲劳综合征等功能性内科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腹部推拿是祖国推拿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运用于各科临床治疗,其治疗机理从中、西医角度皆有据可循。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对腹部推拿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本文总结了近二十年腹部推拿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机制,归纳发现腹部推拿治疗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包括单胺类神经递质、肽类神经递质)、神经炎性反应、应激反应(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系统营养因子及基因蛋白表达(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神经系统基因蛋白表达)、神经元活性及代谢产物发挥治疗作用,体现了腹部推拿多靶点、双向性的作用特点。同时,本文还就腹部推拿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存在部分局限性,仍有待借鉴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情志护理配合推拿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效果。方法:8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患者行情志护理配合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情志护理配合规范化推拿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行情志护理配合推拿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推拿临床治疗病症,为临床特色专科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197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关于腹部推拿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收集9类腹部推拿疾病病种41种,其中西医病27种,西医症状6种,中医病症8种。结论:腹部推拿治疗适应症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对应激性情志异常疾病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注意到生活压力与环境应激等因素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应激已然成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关键因素.心理应激在中医学中虽无直接对应概念,但其关于情志活动的调控已归入肝藏疏泄功能之中.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若肝藏疏泄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  相似文献   

12.
中医肠腑病多为肠道传化失常而出现的一系列肠腑病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情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凸显,使得情志因素成为现代肠腑病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志失常则会引起肝气或郁结或亢逆,致肝木横克脾土水湿不运而发肠腑病。因此,本文结合现代肠腑病的发病特点,通过论述肝与大肠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分析从肝论治肠腑病的理论与临床依据,从调情志、舒肝气的角度论治肠腑病,为扩展临床治疗肠腑病的处方用药与针灸选穴思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存质量,增加疾病负担。心脑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脑同治”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探究二者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现状对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文通过对“心脑同治”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溯源,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源,心脑以血为基、神明相统;并阐述了心脑同治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相同、共患疾病夹杂,而神经体液反射失调、内分泌及免疫调节紊乱等可影响彼此功能。同时探讨了心脑同治中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应,发现此类中药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调控起到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结合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策略做出思考与展望,从关注重点人群、聚焦优势病种、发挥中医药价值、科学阐释心脑同治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转化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依据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印证中医阴阳学说思想,在系统科学层面探讨中医阴阳学说的科学性。方法:汇总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思想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实验、临床研究成果,运用现代医学思维范式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中医阴阳学说的思想内核与机体的调节控制系统之间有诸多相通的契合点。结论:中医阴阳学说是机体在生理病理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控制、调节以及系统整体状态回归运动中的作用机制的哲学概括,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医学、现代医学的观点探讨微针系统的理论根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其一,中医局部和整体理论;其二,现代生物学原理及全息理论。以上理论可能对微针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解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学肾的概念与内涵存在很大不同,从解剖、病、证、生理功能等方面对肾在中、西医学中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而提出:中医的"肾",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外延和内涵,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是肾系病深入规范化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危立飞  于慧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5-1148
文章总结了前期有关血浊理论的成果,提出血浊理论是应现代疾病谱系变化而提出的新的"中医理论",用血浊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可以纳入检验医学等更多的现代诊疗手段,扩展中医四诊范畴,配合"援药理论",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临床的"理法方药"系统,为指导治未病提供了良好的时代落脚点,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典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并分析基于仲景的柴胡桂枝汤对治疗情志病的理论与临床探讨。方法:从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探讨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分析柴胡桂枝汤治疗情志病的可行之处。结果: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不仅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而且具有现代医学的依据,疗效非常显著。结论:柴胡桂枝汤对情志病的治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20.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