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海地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该地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6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胃癌的患者389例 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和保护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息肉、肝炎、 胆囊炎/结石、HP感染、吸烟、饮酒、饮茶、油腻饮食、吃饭速度、重盐饮食、腌晒食物、油炸食物、酥油、饮食规律、新鲜 蔬菜、新鲜水果、饮用自来水、肿瘤家族史、工作压力大及性格急躁是胃癌的保护或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炎[O^R=13.692(95% CI:1.573,119.162)]、胃炎[O^R=6.005(95% CI:1.812,19.894)]、胃溃 疡[O^R=23.623(95% CI:3.595,155.245)]、胆囊炎/结石[O^R=6.465(95% CI:1.191,35.089)]、幽门螺杆菌感染[O^R= 18.712(95% CI:5.041,69.451)]、吸烟[O^R=5.174(95% CI:2.092,12.797)]、饮酒[O^R=9.030(95% CI:3.725, 21.892)]、油腻饮食[O^R=3.068(95% CI:1.338,7.0360)]、吃饭速度快[O^R=5.349(95% CI:2.412,11.866)]、重盐饮食 [O^R=2.825(95% CI:1.321,6.041)]、常吃腌晒食物[O^R=2.643(95% CI:1.081,6.459)]是该地区胃癌发生的主要危 险因素;而非农牧民[O^R=0.260(95% CI:0.112,0.602)]、文化程度高[O^R=0.084(95% CI:0.033,0.216)]、经济收入高 [O^R=0.179(95% CI:0.075,0.430)]、饮食规律[O^R=0.246(95% CI:0.740,0.826)]、常吃新鲜蔬菜[O^R=0.199(95% CI:0.087,0.452)]、饮用自来水[O^R=0.042(95% CI:0.009,0.185)]是胃癌发生的主要保护因素。结论 青海地区胃 癌发病率高可能与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慢性胃病史有关,建议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得分为(39.65±13.89)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负担主要影响因素为照顾者是否患慢性病及患者的Barthel指数(R2 = 0.539,F = 20.206,P < 0.001)。   结论   59.9%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超过中度水平,照顾者自身慢性病情况及其所照顾患者的Barthel指数(BI)是影响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应只关注于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也应同时了解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和影响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他们的负担,最终持续提升家庭照顾水平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9篇;累计合并EA组1 520例,Non-EA组13 8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R=1.57(95% CI:1.17,2.10)]、ASA分级高[R=2.39(95% CI:1.80,3.17)]、有吸烟史[R=1.87(95% CI:1.23,2.84)]、有酗酒史[R=2.34(95% CI:1.79,3.05)]、合并糖尿病[R=1.63(95% CI:1.02,2.59)、手术时间长[R=22.78(95% CI:5.64,39.92)]、留置导尿管[R=8.27(95% CI:2.89,23.65)]、镇痛不足[R=6.26(95% CI:1.59,24.66)]、使用催醒药[R=1.85(95% CI:1.08,3.16)]、使用静吸复合麻醉[R=2.26(95% CI:1.34,3.82)]为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ASA分级高、有吸烟及酗酒史、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留置导尿管、镇痛不足、使用催醒药、使用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 KPS)、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 ZBI)对86例COPD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86例COPD患者照顾者ZBI总负担得分为(35.907±2.772)分,其中73例(84.9%)有中度照顾负担,13例(15.1%)有重度照顾负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家庭人均月收入、日均照顾时间及患者KPS得分是影响COPD照顾者ZBI总负担得分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 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沉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照顾负担,提升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40-143
目的 了解老年压疮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分析主要照顾者负担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南京市3 家三甲医院进行多中心调研,选取2018 年1~12 月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85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包含性别、年龄、健康状态、婚姻、文化程度、照顾者经济收入、与患者同住、在职、同患者关系等资料)、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对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照顾者负担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压疮照顾者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压疮患者的主要照顾者CBI 得分为(45.18±8.39)分,无或轻度负担者51 例(27.6%),中度负担者125 例(67.6%),重度负担者9 例(4.9%)。CBI 5 个维度中时间依赖性负担得分最高,为(15.93±2.7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婚姻状态、照顾者与患者关系、是否与照顾者同住、照顾者在职状态等特征不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影响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因素有照顾者与患者同住、照顾者在职及照顾者与患者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67.6%老年压疮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负担处于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在关注老年患者的压疮治疗时,同时应该关注老年压疮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加强健康宣教,使其尽快适应照顾者的角色;针对其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方式减轻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部感染者52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ECOPD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52例AECOPD肺部感染者中检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63.77%),以肺炎克雷伯菌(21.74%)及铜绿假单胞菌(18.84%)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39%)及屎粪肠球菌(8.70%)为主;真菌2株(2.90%)。年龄[R=3.203(95% CI:1.072,9.570)]、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R=5.27(95% CI:1.835,15.184)]、住院时间[R=2.925(95% CI:1.077,7.939)]、机械通气史[R=2.964(95% CI:1.006,8.734)]及ABCD分组[R=3.347(95% CI:1.091,10.271)]为AE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DD、FIB、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E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史及ABCD分组是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类患者凝血机制及炎症反应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阿尔茨海默病(AD)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益处发现评定量表(BFS)评分与其经验性回避现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75例AD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AD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资料,评估家庭照顾者的感知益处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A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BFS评分的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探讨BFS评分与经验性回避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BFS总分为(47.52±5.17)分,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总分为(40.25±3.8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的病程、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主要照顾者的年龄、与患者关系、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工作、家庭收入情况、AAQ-Ⅱ评分、照顾负担为A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BF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A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BFS评分越高,患者经验性回避状况越轻,BFS评分与经验性回避呈负相关(r=-0.629,P<0.05)。结论:A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感知益处水平较低,经验性回避状态较严重,两者为负相关,有针对性为AD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BMI分为BMI组(22例)、非BMI组(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T、LDH及sIL-2R水平对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升高[O^R=0.980(95% CI:0.964,0.996)]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保护因素(P <0.05),高龄[O^R=1.155(95% CI:1.046,1.276)]、临床分期(Ⅲ、Ⅳ期) [O^R=5.829(95% CI:1.939,17.522)]、LDH升高[O^R=1.022(95% CI:1.009,1.035)]、sIL-2R升高[O^R=1.001(95% CI:1.000,1.002)]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PLT ≤ 186.565×109/L时,预测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敏感性为77.3%(95% CI:0.579,0.843),特异性为64.5%(95% CI:0.536,0.809);当LDH ≥ 263.875 u/L时,AUC为0.754,敏感性为68.2%(95% CI:0.535,0.809),特异性为80.3%(95% CI:0.646,0.890);当sIL-2R ≥ 2554.500 u/mL时,AUC为0.670,敏感性为63.6%(95% CI:0.473,0.757),特异性为63.2%(95% CI:0.494,0.774);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24,敏感性为81.8%(95% CI:0.692,0.920),特异性为81.6%(95% CI:0.669,0.906)。结论 PLT降低、LDH和sIL-2R升高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将其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辅助预测手段,且3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上海市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提供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7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440名失能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照顾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自制一般人口社会学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 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为47.93±13.03,呈中等程度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负担在患慢性病数量、失能时间(个月)、Barthel指数、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是否在婚、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每日照顾小时数、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等级、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Barthel指数、与被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照顾者自身文化水平、失能老人患慢性疾病情况、每天照顾小时数是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多元相关系数R=0.812,决定系数R2=0.659。 结论 上海城区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来自失能老人以及照顾者多方面。社区护士应同时评估失能老人和主要照顾者的情况,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骨科收治的341例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因地址迁移等因素失访23例。根据患者髋关节康复水平,将患者分成康复良好组(257例)和康复不良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独立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饮酒史、肺炎、Letoune1-Judet骨折分型、髋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复位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神经损伤、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R=2.748(95% CI:1.700,4.442)]、下肢深静脉血栓[R=2.440(95% CI:1.258,4.733)]、受伤至手术时间[R=2.140(95% CI:1.393,3.288)]、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R=0.458(95% CI:0.213,0.985)]、异位骨化[R=1.842(95% CI:1.021,3.323)]、术后康复训练时间[R=0.582(95% CI:0.398,0.851)]及年龄[R=1.523(95% CI:1.252,1.853)]是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复位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异位骨化、术后康复训练时间及年龄是影响骨质疏松性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宜根据上述指标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关节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病案服务创新是病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病案服务创新要做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133例临床上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不孕患者通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检出胰岛素抵抗(IR)患者81例.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三组间的Homa IR(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游离脂肪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排卵率的变化.结果: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患者的Homa IR指数、血清FFA和TNFα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排卵率明显优于单用促排卵药(P<0.05)和单用罗格列酮(P<0.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7.
探索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中国病案》2008,9(6):16-17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提高病案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方法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病案质检的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结果改进了病案质检的工作模式,由单一质检转变为多元化工作模式。结论环节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临床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死亡病案质量、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质量控制等有关人员参加死亡病例讨论,找出问题缺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发现病案首页项目填写错误或漏填较普遍,病历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流于形式,医师自我保护意识差。结论质控人员参加死亡讨论,有利于医护合作、医药配合、科室协作、提高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经>"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三因方>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素问·举痛论>"九气"、<诸病源候论>"七气"、<礼记>"七情"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等多种元素构成.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医学概念的建构规律,正确理解和改造现代中医学七情概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