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期间并发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探究诱发HCNV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HCMV感染对ALL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144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HCMV病原学检查呈阴性者作为对照组(n=91),HCMV病原学检查呈阳性者作为试验组(n=53)。观察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情况,分析并发HCMV感染患儿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比较HCMV感染对近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ALL合并HCMV感染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年龄、最低中性粒细胞计数、最低血小板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诱导缓解期感染率、免疫功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最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最低血小板值下降是诱发H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88.68%)显著低于对照组(97.80%)(P<0.05);随访5年,试验组复发率(11.3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AL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患者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率71.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27.72%)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示,年龄、白血病类型、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缺乏天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与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它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者46例,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VDLD方案化疗同时加用G-CSF,对照组给予VDLD方案化疗同时加用复方皂矾丸,观察两组化疗效果、ANC恢复时间、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等。结果化疗效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ANC恢复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感染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现G-CSF副作用。结论G-CSF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缩短粒细胞减少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血液内科1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化疗后的医院感染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剂量化疗后医院感染率高达78.45%,多发生于大剂量化疗后2周内,骨髓重度抑制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时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骨髓轻中度抑制和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的患者,医院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是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抗生素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理应用,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张琨琨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77-2478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144例经临床、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白血病患儿进行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44例患儿中,发生感染70例,感染发生率为48.6%.感染部位及器官:以呼吸道、胃肠道、败血症、皮肤及口腔多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 39例,占发生感染病例的55.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109/L 21例,占发生感染病例的3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109/L 10例,仅占发生感染病例的14.3%.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医院感染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法评估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 结果 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中不需要营养支持104例,需要营养支持182例,其中有98例发生医院感染,占34.27%(98/28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营养状况呈负相关(r=-0.72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化疗强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抗生素应用种类、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PG-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G-SGA评分、化疗强度、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是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患者营养状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江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81例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9%,为死亡的重要原因,好发于呼吸道、口腔及消化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相关,诱导缓解期较巩固化疗期发生率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率高。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水平和延长患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俐  傅彩红 《现代医学》2024,(2):209-2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儿医院感染有关影响因素,分析防控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AL化疗患儿155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L化疗患儿出现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因素Logistic各独立影响因素与联合预测因子对患儿出现医院感染的预测效能;并以交叉验证法检验联合预测因子预测价值。结果:155例AL化疗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阶段为诱导缓解期、有皮肤黏膜损害、住院时间长均为患儿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计数高、白蛋白水平高均为患儿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独立影响因素(化疗阶段为诱导缓解期、有皮肤黏膜损害、住院时间长、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高)对患儿出现医院感染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8、0.710、0.813、0.785、0.716;联合预测因子的预测AUC为0.928,标准误为0.022,9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缓解期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ALL患儿188例,均采用CCCG-ALL-2020方案化疗,重点采集患儿诱导缓解期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感染部位、致病菌和严重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0例(95.7%)ALL患儿诱导缓解期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原因前3位分别为不明原因感染(28.4%)、上呼吸道感染(23.6%)、下呼吸道感染(16.9%)。48例(26.7%)患儿发生严重感染,23.8%(43/180)的患儿经历了微生物学记录的感染,G菌与G+ 菌的比例相当。严重感染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单位体表面积抗生素费用均显著高于非严重感染组(P<0.05)。中高危(OR=2.804,95%CI:1.234~6.375,P=0.014)、血清白蛋白<35 g/L(OR=4.708,95%CI:2.067~10.726,P= 0.001)、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OR=3.697,95%CI:1.393~9.816,P=0.009)是诱导缓解期发生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在ALL诱导缓解期高发,中高危、血清白蛋白<35 g/L、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是诱导缓解期发生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57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另410例无任何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44%(163/573),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及呼吸道。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结论:住院时间延长,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接受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长时间应用激素和长周期的化疗均为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中心静脉导管(areas under the curve,PICC)相关血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取急性白血病患儿184例,根据诱导化疗期(置管后15 d)导管部位超声检查是否发现血栓分为血栓组(38例)与无血栓组(146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areas under the curve,ROC)曲线评价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预测价值。 结果 2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疾病危险度、置管静脉、置管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 (D 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置管后15 d WBC、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置管位置、合并导管相关感染、使用止血药物、置管后15 d 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右侧置管、合并导管相关感染、使用止血药物、置管后15 d D-D水平过高是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预测AUC为0.917,95%CI:0.866~0.954,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4.44%。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PICC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价值可靠,有利于降低PICC相关血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或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184 3例, 对患者性别, 年龄, 危险度、药物、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涉及高危组患者居多;涉及药物以左旋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居前3位;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与危险度及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ADR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其中以骨髓抑制及并发感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朱丽丹  孔佩艳  刘红  李杰平  赵艳 《重庆医学》2011,40(36):3703-3704,370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长期存活5年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可能影响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 5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5年以上长期存活者中,29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其中27例第一疗程诱导化疗即达完全缓解(CR),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2例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例第一疗程CR,1例第二疗程CR;2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第一疗程CR,3例第二疗程CR,其中6例行allo-HSCT,1例行auto-HSCT。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应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MTX)及地塞米松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后缓解。结论儿童白血病类型、发病年龄、发病时白细胞总数、第一疗程CR等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对难治性白血病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后住院期间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166例AML患者接受化疗554例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者(75.6%vs.32.9%,P0.05)。ANC最低值0.5×109/L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NC最低值0.5×109/L者(89.0%vs.53.0%,P0.05)。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d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d者(95.7%vs.79.2%,P0.05)。结论年龄、中性粒细胞缺乏及持续时间是导致AM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降低AM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治疗情况,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7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等,并与同期85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生院内感染22例(81.5%),高于同期非老年组(56例,65.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15例,68.2%)。危险因素为白细胞减少、化疗和合并症。单纯抗生素治疗有效率33.3%,抗生素加辅助治疗有效率61.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68.2%。结论: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抗生素加辅助治疗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与骨髓缓解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9例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为70.5%,同期非老年白血病院内感染率为5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见,病原菌以G-菌为主,危险因素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史宏  李蕙  周敏  徐鸣  刘文丽  邝平兰 《四川医学》2012,33(3):426-42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院感率高达95%,皮肤粘膜和呼吸道为最常见感染部位,常见的病原菌为G-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者,感染发生距化疗开始的时间早,发热持续时间长;所有感染均采用广谱杀菌剂,其中7例发生真菌感染;除1例中途放弃外,18例均控制感染,19例获得缓解。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2006年全国ALL方案诱导化疗期间,骨髓缓解率高,但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程度重,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及时而强有力的抗感染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