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n=46,于伤后>48h行气管切开),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P<0.05,其控制感染时间(10.2±2.16)d短于对照组(12.7±3.43)d,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 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静脉血糖、乳酸及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得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血糖、乳酸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3~8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3~15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加速患者清醒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感染后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其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3月~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7例,均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7例传统经鼻胃管鼻饲,32例行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28例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对3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2周后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分析。结果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出现肺部感染率降低,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三者比较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胃造瘘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的减少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且能够达到满意的肠内营养疗效,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理想方式,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也明显优于传统经鼻胃管鼻饲。  相似文献   

4.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强  曾胜田  黄健东 《中外医疗》2012,31(11):83-83
目的探讨和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摘取我院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在48h内行气管切开;对照组在伤后48h再行气管切开,2组治疗方法相同。统计并观察2组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5.7%和69.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控制感染事件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能够有效的防治重型颅脑损伤之后可能发生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辉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9%、20%,均低于对照组的37.14%、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缩短带管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其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3月~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7例,均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7例传统经鼻胃管鼻饲,32例行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28例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对3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2周后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分析.结果 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出现肺部感染率降低,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三者比较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皮微创胃造瘘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的减少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且能够达到满意的肠内营养疗效,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理想方式,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也明显优于传统经鼻胃管鼻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后24h以内进行),对照组未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后24h之后行切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实施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情况,缩短感染控制疗程,减轻感染程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1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肺感染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肠内喂养,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鼻胃管(NGT)肠内喂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如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FT、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显著加厚,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并且较对照组更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造瘘术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中具有显著疗效,其效果明显优于鼻胃管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气管切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气管切开时,实验组选择可冲洗气管套管,对照组选择常规气管套管。实验组定期对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对照组未予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35.56%,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66.67%。肺部感染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76.09%。结论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辅以生理盐水 ??-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钟永锋  范利好 《广东医学》2012,33(5):654-656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12 h内进行胃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第71、4天的营养指标,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急诊行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2 h)作为观察组,42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2 h)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且感染多在7 d 内出现;观察组病死率为1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急诊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耳思远  卓杰 《医学综述》2013,(2):377-378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52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观察组(60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有效地改善肺部感染情况,是临床首选的处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建民 《中原医刊》2007,34(21):68-69
目的 观察超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71例,其中男5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37例行超早期气管切开(脑外科手术后即行气管切开),34例于脑外科手术后3-5 d行气管切开(后期切开组)。所有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超早期气管切开患者治疗后恢复程度好,良好、轻残率高于后期切开组(P〈0.05);重残、肺部感染率、死亡率低于后期切开组(P〈0.01)。结论 超早期的气管切开能及时增加全身供氧,降低颅内压,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开颅手术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在术后24h以内)60例。B组为未行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在术后24h以后)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头孢三代、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7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A组21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d,平均6.5d;B组54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0~20d,平均17.2d;A组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1),同时A组感染控制率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Dilational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优劣。方法回顾2012年2月一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76例需行气管切开的急性神经重症患者,其中经传统手术气管切开19例,经皮气管切开57例,术前、术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GlasgowComaScale)二种神经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观察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瘘、食管损伤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皮气管切开_术在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有效快速建立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60)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湿化氧疗。比较二组患者住ICU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长、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二组患者基本资料、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长(7.00±0.71)d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控制时长(9.11±2.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痰液阻塞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与常规湿化氧疗对比,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长和减少气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上的应用。方法: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PEG,并观察患者的吸入性肺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成功,进行PEG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改善,且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PEG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且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