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阵发性房颤     
主治医师:请实习医生报告病历。实习医师:患者,女,57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3天于1991年7月16日入院,现已住院16天。1981年以来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多因劳累、情绪激动诱发,发作持续2小时至3天,发作时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室率最快达180次/分,分别口服奎尼丁、心律平、静注西地兰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发作间歇1周至3月不等。今年2月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在我院诊断为急性高侧壁心肌梗塞,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今年4月复查T_3,T_4偏高,口服他巴唑10mg3次/d治疗,半月后出现乏力、纳差而停用他巴唑并口服甲状腺片20mg1次/d,一周后症状缓解停药。近3月来心悸、胸闷发作频繁,心律平,西地兰转复效果不佳,门诊以快速房颤收治。既往有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患者,女,72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痛二十小时于1989年11月28日由急诊收入院。近五年来,患者偶于活动后感胸闷,心前区不适,诊为“冠心病”,间断服扩血管药物。近10天来,上述症状加重,心前区痛发作次数频繁,每日发作3~4次,持续时间延长,每次持续约20分钟,口服潘生丁及心痛定,症状有所缓解。入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7岁,住院号72982。因咳嗽、呼吸困难反复发作10年,失眠,心悸2个月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可自行缓解。近5年来反复出现喘息状态,急性发作时气急、咳嗽、不能平卧,曾到某院会诊为哮喘,过敏原为花粉和虫螨。发作时常口服强的松片及静脉给药氢化考的松及地塞米松后方可缓解。2月前哮喘再次发作,伴咳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查房(1987年6月17日)主治医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患者,女,55岁。发作性心前区痛4年,加重5小时,于1987年6月16日入院。4年来经常于饱餐后或劳累后出现心前区胀痛,无放射,每次持续约3分钟,经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诊为冠心病。近2年来发作频繁,并向肩胛区及左上肢放射。伴有活动后气短,夜间不能平卧。曾2次在外院按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8岁,因"发作性剑突下憋痛5个月余,加重10 d"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出现发作性剑突下憋痛,无放散痛,伴出汗、气短,劳累或情绪激动可诱发,每次发作历时3~5 min,休息可缓解,数天发作1次,未系统诊治.入院前10d上述症状频繁发作,每日发作1~2次,伴出汗、气短、乏力,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为进一步诊治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6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素规律口服利血平,血压控制尚可;吸烟史17年,每日平均吸烟20~30支.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24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能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于2005年3月4日上午在行走中突然晕倒,无抽搐及二便失禁。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门诊口服苯妥英钠(苯妥英)0.1g,每日3次口服。平时仍有间歇性心悸、胸闷发作。  相似文献   

7.
王东云 《中国校医》2002,16(5):442-442
患者 ,男 ,2 0岁。 2 0 0 0年 3月 10日下午因“消化不良” ,医生给予甲氧氯普胺及酵母片常规剂量口服治疗。当时患者口服甲氧氯普胺一次 2片 ( 10mg) ,次日上午因上课忘记服药 ,中午约 12时服甲氧氯普胺 2片 ,下午约 3时患者自作主张加服该药 2片(意在补服上午未服药量 ) ,近 6时再服该药 2片 ,约半小时后感头昏、阵发性颈部肌肉紧张僵硬 ,头向后仰 ,或头部向趋势方向倾斜 (斜颈 ) ,伴颈肌酸痛不适 ,发作时头部不能自主转动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 ,间歇期约有十余分钟。发作间期头部能自主活动 ,但仍有头昏及颈部不适。无恶心…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2岁,体重42kg。因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10年,心悸气短1年,加重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前曾给予青霉素抗炎(未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及口服茶碱片治疗,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5天症状无缓解。既往2年前患脑梗死,已治愈,无吸烟史...  相似文献   

9.
复方降压片降压作用缓和持久 ,用于早、中期高血压病 ,在高血压治疗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期应用会导致抑郁症 ,本文报告在 2 0 0 2年 6月~ 11月来我院就诊的长期口服复方降压片的 3例抑郁症患者。1 病例报告例 1.桑×× ,女 ,6 3岁 ,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 5个月”就诊。患者近 3个月每于生气后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 ,无胸骨后疼痛 ,无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深呼吸上述症状可缓解 ,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无效。患者自发病以来 ,睡眠差 ,经常夜不成寐 ,近 3个月 ,每晚口服舒乐安定 1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于1995年11月25日晚无明显诱因首次发生胸骨后憋闷疼痛,向左上肢放射。当时急查心电图示胸导联轻度ST-T改变。经口含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口服及对症处理缓解。缓解期给予抗凝抗心绞痛治疗。10余天内因饱餐或劳累又有类似发作3次,每次发作时心电图轻度ST—T改变或发作后心电图大致正常,给予上述处理后均缓解。12月18日约8:40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骨后剧痛伴胸闷憋气,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72岁.主因发作性胸闷8年,加重伴胸痛1 d于2007年4月24日21时急诊收入院.患者8年前始感胸闷,呈阵发性,以凌晨为多,每次发作4~5min可自行缓解.从未进行系统检查及治疗.1 d前症状加重,呈压榨样胸痛,并向肩背部放射,无大汗,持续时间约15 min,口含丹参滴丸后缓解不明显,至次日21时来我院急诊.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3岁,1985年5月8日来诊。3年来,左半身发作性疼痛,发作时左半身各部位同时疼痛,难以忍受,每次痛几秒钟,或几分钟,每日发作6~6次,有时多达十几次,口服镇痛剂不能缓解,口服苯妥英钠片,可使疼痛缓解。少数情况下,在左半身疼痛发作几秒或几分钟后出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双目直视,面色发绀,四肢阵挛;尿便失禁,5分钟左右缓解。有时全身抽搐首先发作,则没有半身疼痛感觉。2年前,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由当地医院转来就诊。当时做脑电图,两侧各导联可见较多的(50~100μV)4~7次/秒θ波,左颞顶导联可见(50~200μV)2~3次/秒的δ波,并可见棘  相似文献   

13.
冯洁 《中国校医》2003,17(3):276-27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7岁,已婚,住院号:0235524,以"发作性胸闷、气短10年,加重20d"主诉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未作治疗,以后多在晨起时出现胸部闷胀,偶伴胸骨后疼痛,持续约2~5 min,休息后缓解.  相似文献   

14.
冯洁 《中国校医》2003,17(3):276-276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 ,4 7岁 ,已婚 ,住院号 :0 2 35 5 2 4 ,以“发作性胸闷、气短 10年 ,加重 2 0d”主诉入院。 10年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 ,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未作治疗 ,以后多在晨起时出现胸部闷胀 ,偶伴胸骨后疼痛 ,持续约 2~ 5min ,休息后缓解。2 0d前 ,上述症状发作较前加重 ,每日发作 1~ 2次 ,含服消心痛等药物不能很快缓解 ,2 4h动态心电图示ST -T缺血改变 ,遂入西安交大一院诊治。病程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无晕厥、黑朦等。发病以来 ,精神、食纳及二便正常 ,夜间睡眠欠佳。既往于 6年前发现血压高 ,最高达 19…  相似文献   

15.
吲达帕胺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72岁。2001年子宫肌瘤术后静脉给药(药名不详)出现过敏反应,停药后消失。患有高血压2年。口服阿替洛尔,因该药购买困难而改用吲达帕胺片(寿比山)2.5mg,1/d。患者于2002年3月18日15时20分口服吲达帕胺片2.5mg,16时44分自觉浑身发冷、发热、胸闷气短、胸部压榨样感、自觉枕颈部突然有一股血流向上冲击性流动、面部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2岁,农民。以发作性心慌、头昏、出汗1年,发现高血压、腹部肿块6个月,加重伴咳嗽、气短1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原因在夜间或者晨起时感饥饿、心慌、头昏,出冷汗,未予重视。症状逐渐加重,发作次数频繁,伴有双下肢水肿、麻木、无力。有时意识不清,尿失禁。上述症状每次发作时经口服葡萄糖水后均可缓解。  相似文献   

17.
治疗偏头痛: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川芎有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又秉升散之性,为治头痛之要药冰片辛香走窜,有通窍醒神定痛之功。用药方法疼痛发作时每次服药15~20粒头痛缓解时坚持服药,每次8粒,每日2次:有发作先兆者,即时服药8粒。一般服药后5分钟内疼痛即可缓解,10分钟后疼痛消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4岁.于2004年11月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胸闷,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能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于2005年3月4日上午在行走中突然晕倒,无抽搐及二便失禁.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门诊口服苯妥英钠(苯妥英)0.1 g,每日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9.
特殊晕病     
《中国保健营养》2010,(5):110-110
我今年52岁,近10年来得了一种特殊的晕病,一般3个月发1次,有时2次。常发生在月经后三四天,发作时恶心.头昏,出冷汗.通常持续2分钟左右,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怎样治疗?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农民。以“阵发性心悸、胸闷8年,加剧半年”于2000年3月17日就诊本院。自诉8年前开始心悸呈阵发性,伴胸闷,每月均发作2次~3次。曾多次就诊本院、地区医院及省级医院,经ECG等检查后确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1)调整呼吸、按摩颈静脉窦等。(2)异博定80mg口服,每日3次等处理。症状均可缓解。近半年来,症状发作频繁,每月均5次~6次,且用上述方法无法缓解。给予加用“西地兰0.4mg静注、新斯的明0.5mg皮下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