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20年来,人们发现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本身具有再生潜能,在适宜的微环境条件下能发生轴突侧支出芽和突触重建。但是,只有周围神经系统提供的微环境才允许中枢神经再生,而中枢神经系统本身提供的微环境则不能。若将周围神经移植到受损的中枢神经局部,改变中枢神经微环境,即能显著促进中枢神经再生。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哺乳动物视神经损伤后通常很难再生,然而实验研究证明,玻璃体内移植一段周围神经能显著增加视网膜节细胞(RGC)的再生[13]。Cui等[3]认为,玻璃体内移植周围神经对视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可能是由于睫状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及其受体 (CNTFRα)蛋白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钳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分别于伤后 1,3,7,14 ,2 8d取眼球 ,以正常大鼠视网膜为对照 ,提取视网膜蛋白 ,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中CNTF和CNTFRα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在正常视网膜中存在CNTF和CNTFRα蛋白的表达。视神经损伤后 1,3,7,14及 2 8dCNTF和CNTFRα蛋白表达均增高 ,伤后 7d达到最高 ,14d下降。CNTF蛋白表达量至 2 8d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而CNTFRα蛋白表达量至 2 8d虽增高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和CNTFRα蛋白表达增加 ,可能是视网膜神经元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创伤、青光眼等疾患主要影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 ,RGCs的死亡是视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改变的直接原因 ,因此 ,关于RGCs存活和再生的研究一直倍受眼科界关注。近十年来的研究发现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能明显促进RGCs的存活和再生[1,2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CNTFR )是CNTF的特异性结合蛋白 ,它的表达变化与CNTF的作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了解CNTFRmRNA在视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笔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半定量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和材料由上海西普尔 -…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条件实现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uman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hCNTF)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方法:CNTF克隆进pBV220后,表达,凝胶过滤纯化,10日龄鸡背根神经节(E10DRGs)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CNTF在HB101中高效表达,并具有生物活性。结论:SDS-PAGE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103的预期表达产物,优化表达条件后发现其在HB101中的表达状况最好,用凝胶过滤纯化的重组蛋白能促进E10DRGs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切除120只大鼠左侧6mm长坐骨神经,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行NGF CNTF、CNTF、NGF、等渗盐水(NS)靶肌肉注射。伤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形态学和S—100α、神经中丝200(NF200)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数目和S—100α、NF200阳性轴突计数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后2~3d Wistar大鼠视网膜组织行RGCs培养,Thy-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鉴定RGCs。实验分2组,对照组单纯加入DMEM,CNTF组加入浓度为20ng/ml的CNTF。RGCs培养3d后CNTF组和对照组分别行Westernblot检测RGCs内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Thy-1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显示,培养3d的RGCs胞膜和轴突呈棕黄色,且90%以上为免疫阳性细胞。CNTF组RGCs内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NTF对神经节细胞的营养作用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对脊髓运动神经元NT—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变化规律及与神经元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复制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T-3阳性脊髓运动神经元、图像分析计算其吸光度以反映NT-3的水平。结果:成鼠或乳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NT-3水平均很快下降,致伤后第2周降至最低水平,随后逐渐恢复,至4周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神经元病理改变过程与此相似,但乳鼠NT-3基础水平高于成鼠。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NT-3水平将发生变化。运动神经元内源性NT-3水平与其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爆震后豚鼠耳蜗听阈明显升高时螺旋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爆震致聋豚鼠模型,不同时段测ABR阈值,取耳蜗做病理,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内CNTF的表达。结果爆震组21d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在二下组为(25.00±7.16)个,而正常对照组为(52.00±5.32)个。以上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见爆震组震后3d出现线粒体明显肿胀,线粒体嵴断裂;21d后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有畸形;经爆震声暴露后21d的豚鼠耳蜗中轴切片上CNTF阳性反应细胞数量减少,而且染色分布不均匀。结论爆震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数量和超微结构均有明显影响,同时在早期干扰螺旋神经节细胞内CNT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幼年、成年、老年Wistar大鼠各 2 7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1 8只 )、CNTF组 (1 2 6只 )和生理盐水组 (1 2 6只 )。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切出长 2mm右侧坐骨神经 ,用硅胶管连接近、远侧神经残端制作神经再生小室 ,CNTF组再生小室内注入 2 5 μg/ml重组CNTF1 5 μl,生理盐水组再生小室内注入生理盐水 1 5 μl,CNTF组和生理盐水组分为术后 1、3天和 1、2、4、8、1 2周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Caspase3的分布与表达强度变化 ,进行Caspase3活性测定。结果 损伤后各年龄组伤侧脊髓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 (P <0 .0 5或 0 .0 1 ) ,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最为明显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减弱 (P <0 .0 5或 0 .0 1 ) ;各组对侧未伤侧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幼年、老年及成年生理盐水组于损伤侧脊髓Caspase3活性升高 ,各时相点幼年大鼠Caspase3活性高于老年及成年 (P <0 .0 5或 0 .0 1 ) ,幼年、成年、老年CNTF组Caspase3活性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5或 0 .0 1 )。生理盐水组及CNTF组对侧未伤侧C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NTF对失重性肌萎缩及其纤维表型转换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尾吊方法制备失重性肌萎缩模型,通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MHC-l/llb和p130或Myf5表达的变化,以揭示CNTF对失重性肌萎缩及其纤维表型转换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体内注射CNTF显著逆转失重诱导的慢肌比目鱼肌重量的丢失.此外,尾吊过程中的动态分析结果也提示,CNTF处理可明显削弱失重诱导的慢肌比目鱼肌重量的丢失及其慢肌向快肌纤维表型的转换.课题组进一步发现CNTF的这种干预效应伴随着肌卫星细胞特异标志p130和Myf5蛋白的上调,这就提示了CNTF处理的慢肌比目鱼肌中肌卫星细胞库增加.结论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CNTF可通过增加慢肌的肌卫星细胞库干预失重性肌萎缩及其纤维表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嗅球成鞘细胞(OECs)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SAL)组和实验(OFCs)组,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硅胶管内给予等渗盐水或培养成活的新生大鼠OECs,分别于伤后7,14,30d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神经损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数目和胆碱酯酶(ChE)及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结果:与SAL组比较,伤后7,14和30d,OECs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率分别降低了7.04%,6.44%,和9.72%(P<0.0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E活性变化幅度分别降低了4.03%,4.25%和5.72%(P<0.01),ACP的变化幅度分别下降了51%、64%和92%(P<0.01),结论:OECs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OEC)-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细胞外基质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acid),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后,用OEC、SC、ECM以及自行制备的PLGA导管,构成OEC-SC-ECM-PLGA桥接体进行修复,同时设OEC-ECM-PLGA组、SC-ECM-PLGA组、ECM-PLGA组、PLGA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在术后1,3,6,9周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及运动终板检测,并于术后9周行CM-Dil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示踪检测.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术侧腓肠肌湿莺和运动终板数量下降,3周后除ECM-PLGA组和PLGA组外,腓肠肌湿重和运动终板数量逐渐增加.9周时OEC-SC-ECM-PLGA组腓肠肌湿重、运动终板数量及运动终板长轴长度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时CM-DiI和CB-HRP逆行示踪结果显示,OEC-SC-ECM-PLGA组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SC-ECM-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5只随机分为等渗盐水组、GDNF组、神经生长因子 (NGF)组 ,每组 15只 ,采用改良Nystr¨om法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 ,经蛛网膜下腔局部注射GDNF(1μg μl,10 μg d) 1周。伤后 1,2 ,4周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及胆碱酯酶 (CH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变化。 结果 脊髓损伤后第 1,2周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 [(2 1.4± 3.8,2 0 .7± 3.6 )个 前角视野 ]明显多于等渗盐水对照组的 (17.3± 2 .8,16 .5± 3.0 )个 前角视野 (P <0 .0 1)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E灰度值 (6 5 .2± 2 3.8,98.7±31.6 )低于等渗盐水组 (94 .5± 35 .2 ,12 5 .6± 4 1.6 ) (P <0 .0 1) ;ACP灰度值 (74 .2± 2 5 .7,6 8.6±30 .6 )高于等渗盐水组 (5 8.5± 18.2 ,4 9.6± 2 1.6 )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GDNF能保护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接枝水凝胶硅胶膜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电镜下观察实验动物神经修复的形态,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临床采用接枝水凝胶硅胶膜桥接修复神经损伤患者共48例,其中锐器伤20例,闭合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12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16例。动物实验将家兔坐骨神经切断,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予直接缝合、接枝水凝胶粘合、缝合处理,饲养3个月后处死,镜下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4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5年,均恢复了痛觉。22例桡神经、7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予接枝水凝胶硅胶膜桥接修复后畸形消失,功能基本正常。15例尺神经损伤患者中4例手内在肌萎缩,功能恢复不佳。动物实验大体观察及镜下观察所见,修复神经断端均与正常神经基本相同。结论接枝水凝胶硅胶膜桥接吻合处神经形态、色泽与正常神经无差异,无吻合口痕迹,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死亡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死亡数量。方法 :先计算正常SD大鼠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是否对称 ,再切断并原位吻合右侧大鼠坐骨神经 ,左侧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于术后不同时间取L4 ~L6节段脊髓作H·E染色 ,计算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SD大鼠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呈对称分布 ;右侧坐骨神经损伤后 ,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较左侧减少。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有死亡 ,其死亡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坐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1990年1月至2000年7月对28例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松解术、神经松解+部分吻合术、重新吻合术和神经移植术。根据Sunderland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标准判断疗效。结果 本组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平均2年6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7例,良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54.5%。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后疗效欠佳与其解剖特点有关,如果坐骨神经损伤或初次手术后3个月以上神经功能仍毫无恢复,Tinel征及肌电图检索提示神经无向远端再生的迹象,应积极地手术探查,术中电生理监测对决定手术方式及预计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