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176例全部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术治疗。36例术后3周开始进行长期康复功能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年,排便控制术后明显改善140例,临床评分5~6分。36例坚持康复训练者中,24例半年内达到可接受的排便控制,12例于1年后达到排便控制。临床评分4~5分。结论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直肠悬吊术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的较好方法,康复协调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外科治疗与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对4-14岁206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在改良的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和膀胱包裹术进行治疗。术后3周开始进行长期康复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至7年,尿控制明显改善183例,术后经过训练又有改善23例。结论 此方法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康复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4~14岁206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在改良的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和膀胱包裹术进行治疗。术后3周开始进行长期康复功能训练。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7年,尿控制明显改善183例,术后经过训练又有改善23例。结论此方法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康复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术后的功能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术后的功能训练方法。方法 将79例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患儿,按术后系统功能训练与否分为A组48例,B组31例。A组于术后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B组则否。结果 随访6个月-4年,排便控制恢复有效率A组为89.58%,B组为70.9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功能训练是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术后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范应中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77-3377
目的探讨小儿骶前畸胎瘤术后尿失禁的排尿控制方法。方法3-14岁患儿12例,均为骶前畸胎瘤切除术后,表现为排尿异常,逼尿肌无反射,尿道压较膀胱压高。全部患儿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行膀胱扩大或包裹术治疗。术后3周开始进行长期康复功能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一6年,尿控制明显改善lO例。另外2例经过训练也有所改善。膀胱最大容量300mL,膀胱压平均1.66kPa,尿道压平均3.83kPa。结论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是治疗小儿骶前畸胎瘤术后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进行康复协调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术后的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将79例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患儿,按术后系统功能训练与否分为A组48例,B组31例。A组于术后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B组则否。结果随访6个月~4年,排便控制恢复有效率A组为89.58%,B组为70.96%,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功能训练是小儿神经源性排便失禁术后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逼尿肌中氮能神经分布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和膀胱功能正常小儿膀胱顶部逼尿肌中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利用硝酸还原法测定逼尿肌中NO的含量变化。临床对于81例4~14岁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膀胱或包裹术进行治疗。结果: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膀胱逼尿肌中NOS阳性神经数及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O.05)。对于81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63例、术后经严格的训练有改善的18例。但其中有两例效果稍差。结论: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膀胱逼尿肌中氮能神经的去神经及NO含量的减少,可能是造成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一个因素,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或包裹术是治疗小儿反射亢进型神经源尿失禁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骶前畸胎瘤术后尿失禁的排尿控制方法。方法3~14岁患儿12例,均为骶前畸胎瘤切除术后,表现为排尿异常,逼尿肌无反射,尿道压较膀胱压高。全部患儿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行膀胱扩大或包裹术治疗。术后3周开始进行长期康复功能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6年,尿控制明显改善10例。另外2例经过训练也有所改善。膀胱最大容量300mL,膀胱压平均1.66kPa,尿道压平均3.83kPa。结论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是治疗小儿骶前畸胎瘤术后尿失禁的一种较好方法,术后进行康复协调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04~2006-12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逼尿肌,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神经源性大小便失禁96例。现将手术前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及稳性脊柱裂常引起神经源性尿失禁,给患儿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自1992年4月~2000年6月,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粘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逼尿肌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成形或膀胱包裹术,治疗小儿神经源性尿失禁177例,术后采取功能训练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177例中,男80例,女97例,年龄4~14岁。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163例隐性脊柱裂14例。患儿智力发育正常,能够配合术后功能训练。1.2 功能训练方法术后功能训练分近期和远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逼尿肌中氮能神经分布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和膀胱功能正常小儿膀胱顶部逼尿肌中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利用硝酸还原法测定逼尿肌中NO的含量变化。临床对于81例4~14岁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膀胱或包裹术进行治疗。结果: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膀胱逼尿肌中NOS阳性神经数及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于81例患者随访6个月~7年,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63例、术后经严格的训练有改善的18例。但其中有两例效果稍差。结论: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膀胱逼尿肌中氮能神经的去神经及NO含量的减少,可能是造成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一个因素,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或包裹术是治疗小儿反射亢进型神经源尿失禁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脊柱裂引起的脊髓发育不良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之一,由此而引起的神经原性尿失禁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的:观察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排尿训练效果。设计:前后对照,随访观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小儿外科。对象:于1992-01/2000—10治疗81例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患儿,男54例,女27例,年龄4—14岁,术前检查均证实盆底肌松弛,膀胱容量小。所有患均为神经原性尿失禁患并经尿流动力学结果证实为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方法:对81例患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进行治疗,其中5例行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后3周,伤口愈合良好后,进行康复协调训练。随访患术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81例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40例患儿尿前有尿意,尿流呈线状,两次排尿间隔在60min以上,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接近正常或正常,视为明显改善。23例患儿有尿意,尿流呈线状,两次排尿间隔时间在40min左右,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膀胱压力增大,视为改善。18例无效,经过正规排尿训练后较前有改善。对9例进行膀胱尿道测压,膀胱压平均1.2kPa,尿道压平均1.15kPa,剩余尿30-50mL,最大容量300—600mL。81例患儿有63例得到严格随访,完整随访期6个月,其余部分随访资料不完整。63例被随访中56例控尿明显改善,5例改善,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7%。结论: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是治疗小儿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配合术后排尿反射及控制训练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陈文丹  高春华 《中国康复》2012,27(5):345-34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促进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修补术后排便功能的疗效。方法: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给予会阴重度裂伤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产后第7天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康复治疗。训练前后记录患者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和肛门直肠侧压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训练4个疗程后,2组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肛管静止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2组直肠感觉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会阴重度裂伤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是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脊柱裂引起的脊髓发育不良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之一,由此而引起的神经原性尿失禁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的观察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排尿训练效果.设计前后对照,随访观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小儿外科.对象于1992-01/2000-10治疗81例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患儿,男54例,女27例,年龄4~14岁,术前检查均证实盆底肌松弛,膀胱容量小.所有患者均为神经原性尿失禁患者并经尿流动力学结果证实为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方法对81例患者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的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进行治疗,其中5例行锥状肌膀胱颈悬吊.术后3周,伤口愈合良好后,进行康复协调训练.随访患者术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81例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40例患儿尿前有尿意,尿流呈线状,两次排尿间隔在60 min以上,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接近正常或正常,视为明显改善.23例患儿有尿意,尿流呈线状,两次排尿间隔时间在40 min左右,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膀胱压力增大,视为改善.18例无效,经过正规排尿训练后较前有改善.对9例进行膀胱尿道测压,膀胱压平均1.2 kPa,尿道压平均1.15 kPa,剩余尿30~50 mL,最大容量300~600 mL.81例患儿有63例得到严格随访,完整随访期6个月,其余部分随访资料不完整.63例被随访者中56例控尿明显改善,5例改善,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7%.结论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基础上行膀胱扩大术是治疗小儿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配合术后排尿反射及控制训练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尿便失禁患儿清洁灌肠的体位与插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小儿尿便失禁手术对肠道清洁程度要求较高 ,故术前肠道准备 ,尤其是术前的清洁灌肠显得尤为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我院结合患儿情况 ,摸索出了适合尿便失禁患儿的灌肠方法 (以下简称改良法 ) ,与常规的体位与插管深度不同 ,效果理想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0例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尿便失禁患儿 ,其中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 6~ 10岁 6 8例 ,11~14岁 12例。均采用“双侧髂腰肌加强盆底肌、回肠去黏膜带血管蒂浆肌层补片加强膀胱逼尿肌”的术式。术前会阴部检查 :肛门哆开、直肠黏膜不同程度外…  相似文献   

16.
曹效  吴慧楠  赵海红  毕胜 《中国康复》2019,34(11):575-578
目的:探讨基于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肠道(NB)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脊髓损伤(SCI)合并肠道障碍患者31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6例。2组均给予收缩肛门,盆底肌上提起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20min、频率调制 25Hz/75Hz、带宽 500μs的生物反馈电刺激训练,疗程为20次。治疗前后对2组进行肠道功能评分与直肠超声检测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便失禁评分、神经源性肠道综合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及肛提肌群厚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提高(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群厚度的变化率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定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群的厚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盆底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肠道的疗效。方法:脊髓损伤合并肠道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盆底生物反馈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前后根据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直肠控制评分原则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改善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尿便失禁的术后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便失禁的术后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对77例4~14岁尿便失禁术后患儿进行盆底肌的协同共济肌与毗邻肌的诱导训练,有规律地锻炼腹肌,定期扩肛、规律性排便训练,扩张尿道训练、Crede手法、Vslsalva动作及Kegel训练。结果全组77例患儿中,排便功能恢复有效率67.53%,排尿功能恢复有效率83.12%。结论上述训练方法可改善儿排便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邓艳红  张秀淋  余同英 《全科护理》2021,19(31):4415-4417
目的:观察直肠球囊扩张术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直肠球囊扩张术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腹胀、便秘、排便情况、肠道功能障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发生率、自主排便率分别为16.00%、66.00%,且62.00%的病人每天排便次数≥1次;对照组病人腹胀发生率、自主排便率分别为42.00%、40.00%,仅有34.00%的病人每天排便次数≥1次,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率、每天排便≥1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Wexner便秘评分、神经源性肠道综合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球囊扩张术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对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病人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病人肠道功能障碍,减少便秘、腹胀及排便困难等症状,有利于病人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1999-02/2002-02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434例,男248例,女186例;年龄14-82岁。康复训练方法为: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下肢骑车训练,仰卧腰肌训练和俯卧腰肌训练等。通过术前讲解、术后指导、示范及辅助训练,使患尽可能的完成本套康复训练计划。结果:全组共手术491个椎间隙,术后无椎间隙感染及死亡。随访387例,随访时间平均27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91例;良154例;可26例;差16例。结论:本套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简单易行,有助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的恢复,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