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GCS≤8分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对照组完全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14、21d后,观察患者体重变化,测定血浆清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总淋巴细胞计数。观察治疗期间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体重略下降,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第14天时,治疗组ALB、Hb高于对照组。伤后21d时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肠内肠外营养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 《海南医学》2007,18(11):44-4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各24例.结果 两组病人营养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升高,体重略下降.两组病人伤后21天时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等同于传统匀浆膳加用乳清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颅脑损伤患者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我院及我市中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治疗(EN)组43例及肠外营养治疗(PN)组41例,健康体检正常志愿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PN组48h后通过深静脉给予静脉营养。EN组伤后48h置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观察EN组及PN组血糖、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浆前白蛋白(PA)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结果 EN及PN组血糖水平在伤后24h均明显升高,在伤后2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1);治疗2周后Hb、ALB、PA及RBP水平均高于PN组(P<0.05);EN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N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创伤组织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54),两组患者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后2周比较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营养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TP、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洁琳 《吉林医学》2014,(3):665-665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6例,治疗组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4 h、7 d、14 d后,监测患者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等生理指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后,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各生理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制匀浆膳鼻饲,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分别在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21天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具体指标包括Lym、RBC、Hb、TP、ALB、PA、ALT、AST、TB、DB、Cr、BUN。[结果]两组在营养支持后TP、PA、Hb、R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AST、BUN、Cr、TB、DB等肝肾功能指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ALT、TB较营养支持前有所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自制匀浆膳可明显改善重型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入院后第8天治疗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患者并发症及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营养支持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体内白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1%,观察组为13.4%,且观察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显著营养支持效果,并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成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04-405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肠内营养组(EN组)55例,肠外营养组(PN组)52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结果 EN组与PN组营养支持2周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与肠外营养同样的营养支持效果,而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本文采用此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患者入院治疗1周后,对其血常规检测中的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进行检测,发现试验组中T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元姝 《吉林医学》2013,34(7):1214-12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4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B及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时AL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症脑外伤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重症脑外伤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肠内组)和胃肠外营养组(肠外组),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伤后2周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肠外组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肠内组(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重症脑外伤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等.结果:经过两周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易行,符合生理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亚低温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亚低温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角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糖(bloodglucose,BG)、乳酸(1acticacid,LAC)、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b与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与B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MI和三角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96例作为研究资料,使用雀巢小百肽经鼻空肠管给予患儿营养支持,于肠内营养(EN)前、肠内营养1周后、肠内营养4周后分别采血分析营养指标水平,测量患儿体质量,上臂肌围。观察本组预后情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96例患儿,经过治疗及相关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后,82例恢复良好,7例致残,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患儿经肠内营养支持后1周,除血红蛋白(Hb)外,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体质量、上臂肌围与肠内营养支持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支持4周后,ALB、TP、Hb、体质量、上臂肌围等水平均高于肠内营养支持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可迅速扭转机体负氮平衡,提高患儿营养水平,保护消化道功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利于疾病康复,对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方法鼻饲流质,观察组4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球蛋白(GLO)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显著降低(P〈0.05),PA、ALB和GLO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A、Hb和GLO均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B和Hb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持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何峻 《当代医学》2011,17(33):53-54
目的 探讨早期空肠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经鼻肠管(X线透视下或胃镜下置入)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后1、4、7、14d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伤后1、4、7、14d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方面及达到全量营养时间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放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基本上能够有效的达到营养支持目标,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蒲小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11-2912,2919
目的:对比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胰岛素注射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评价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置管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2011年4月64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胰岛素泵入,研究组32例患者鼻饲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及治疗后第10、20、30天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支持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波动小,胰岛素用量少,高血糖2例(6%);对照组患者术后空腹及EN后血糖水平波动大,高血糖9例(28%),低血糖4例(12.5%),营养支持后第10、20、30天,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体重指数以及皮下脂肪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可使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并且患者血糖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9.
胰头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围手术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胰头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1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在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外营养的胰头癌患者34例(治疗组)及同期行手术治疗后给予单独肠外静脉营养的胰头癌患者4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实验组及对照组再分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组(治疗组n=13,对照组n=24)及姑息手术组(治疗组n=21,对照组n=24),对各组术前术后体重变化、总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前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中Whipple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体重变化及总蛋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Whipple术组患者(P均<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外营养可明显改善胰头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