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成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术前与术中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系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综合评价系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的实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作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王萍 《吉林医学》2012,33(24):531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对术后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康复训练,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结果:护理组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占护理组的2.56%;对照组3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髋关节脱位3例,占对照组的7.69%。结论:术后全面护理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训练指导+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髓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于患者髓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康复干预等措施。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训练指导合作、并发症发生例数、随访6个月结果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保证手术的成功,解除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兆芳 《中原医刊》2011,(17):72-7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简要康复锻炼指导,术后3h开始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7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康复干预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训练指导合作、并发症发生例数、随访6个月结果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保证手术的成功,解除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汪凤云 《吉林医学》2012,(29):6460-6461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系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结果,并统计两组患者9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恢复。但观察组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及生理护理,同时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提升功能恢复的速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靳军英 《吉林医学》2011,(18):3790-379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术前和术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Harris全髋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统计。结果:术后两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观察组恢复更好;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需要独立的护理模式,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及生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和适当进行功能训练,对手术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感染0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住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全程无痛病房护理干预,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关节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关节功能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该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疼痛评分、护理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第5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66%(P<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第4周的患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换髋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依从性,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及髋关节恢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升其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微创全关节置换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干预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行个性化功能锻炼。比较2组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以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1、3、5天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ADL评分(P < 0.05~P < 0.01),干预组出院日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术后1个月ADL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个性化功能锻炼应用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能促进病人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含45例。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协同护理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后的情绪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上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观察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联合使用伤科黄水外敷。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肿胀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 两组的ROM和HS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的ROM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肿胀值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黄水外敷可以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肿痛,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联合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比较2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4.39%(P < 0.05)。观察组病人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 0.01)。观察组病人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Harri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对预后有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疼痛改善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疼痛改善性护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模式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而B组患者给予疼痛改善性护理模式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疼痛评分[(0.95±0.29)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83.75±9.28)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97.62%)和方式(100.00%)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改善性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龚剑秋  范顺武 《浙江医学》2011,33(7):1027-1029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性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在术后早期开始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进行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于术前、术后第8周和术后第12周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患者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快速康复理念。对照组:传统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能够改善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改善较好,而且并发症明显减少,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