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了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术前指导,加强肢体和关节功能,床上排便的训练:术后康复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5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因康复护理不当而造成假体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全组患者能够达到生活基本自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的干预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3.
自2002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对31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经过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对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具体分为4期进行实施,术后急性期、功能锻炼期、患者出院指导、追踪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康复治疗,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相同。结果:康复组术后通过有效的护理,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的术后护理和患肢的康复锻炼,科学的健康指导,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分析并介绍本科室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近期护理及远期康复指导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总结本科室2007年1~12月共9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男44例,女54例,年龄25~92岁,平均58.5岁.结果 全部98例患者均施行整体护理,术后康复训练遵照循序渐进原则,无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脱位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大,但只要认真执行护理及康复训练原则,完全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Harris评分明显增高,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功能良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常伴有术后并发症。传统护理方式主要是被动执行医嘱 ,不注重以预防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随着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对护理要求也不断增加。作者为了满足病人的心理、生理与社会需要 ,从护理方式上进行改革 ,注重以防为主的功能、心理等全面康复 ,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开展该项新型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科住院需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 6 2例 ,其中男 2 8例 ,女34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年龄 6 0岁 ;文化程度均不等 ;股骨头坏死 17例 ,…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性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在术后早期开始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进行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于术前、术后第8周和术后第12周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8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疼痛及膝关节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2个月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早期系统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后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先后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9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功能康复护理要求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功能康复护理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反应,不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自理能力下降;干预后观察组在应对心理反应,降低焦虑和抑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自理能力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干预相结合,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全部实现1期愈合,恢复良好,可以保证正常的肌力和髋关节活动度。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证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上采用综合全面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偏心距的有效恢复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股骨偏心距的有效恢复与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测量术后双侧髋关节股骨偏心距,应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双侧偏心距差别〈4mm者32例,功能优良者占87.5%;而偏心距未达到有效重建者21例,功能优良者占6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偏心距的有效重建与髋关节功能恢复存在密切关系,重建良好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疼痛改善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疼痛改善性护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模式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而B组患者给予疼痛改善性护理模式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疼痛评分[(0.95±0.29)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83.75±9.28)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97.62%)和方式(100.00%)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改善性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6±1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50±55)mL 平均住院(15.3±3.5)d 平均卧床时间(5.0±0.9)d。本组48例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16例,占33.33% 良27例,占56.25% 可4例,占8.33% 差1例,占20.08%。优良率89.58%。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1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试验组(33例)均严格给予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护理干预,对照组(26例)均只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试验组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郁秀萍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264-266
髋部骨关节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是保证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的关键。本组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的实践证明,病人术后护理和引导患者进行良好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且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