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其在麻醉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于术前约2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相应给予生理盐水1ml,观察并记录患者拔管前10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MAP、HR、SpO2,以及拔管时至拔管后半小时内患者躁动的情况.结果地佐辛组患者在全麻拔管期MAP、HR较为平稳,心血管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可以明显减轻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胃癌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20 min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D1组)、0.1 mg/kg(D2组)、0.2 mg/kg(D3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2 ml(N组)。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拔除气管导管前吸痰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2)、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T4)的平均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和术后躁动评分,采用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估拔管后5 min时的疼痛程度。结果:D1组T1~T3、D2组T1 和T2、 D3组T1及N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较T0升高(P<0.05~P< 0.01),D1组和N组T1 ~T4、 D2 组和 D3组T1 ~T3时患者的HR均较T0明显加快(P<0.01)。D2组T1 和T2、D3组T1 ~T4时患者的MAP均低于N组(P<0.05~P<0.01),D2组T1 和T3、D3组T1 ~T4时患者的HR均低于N组(P<0.05~P<0.01)。D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D1组、 D2组和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D2组、D3组拔管质量评分均优于N组(P<0.01),且D2组优于D1组(P<0.01);D2组躁动评分优于N组和D1组(P<0.01);拔管后5min时的VRS评分:D1组、 D2组、D3组均优于N组(P<0.05~P<0.01),且D2组、D3组均优于D1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佐辛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且0.1 mg/kg地佐辛能有效抑制苏醒期躁动,对呼吸及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艳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76-117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用于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探查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手术腹腔冲洗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比较气管导管围拔管期各时点的SBP、DBP、HR、RR、SpO2,观察两组术后早期恢复(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开始时间及拔管后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D组在气管导管拔管期SBP、DBP、HR平稳,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开始的时间及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明显减低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50例ASA l~Ⅱ级择期手术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分为D组和F组,每组25例.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麻醉诱导.观察记录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13)、插管后5 min(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D组T2、T3、T5、T6时间点的SBP、DBP、HR变化与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2、T3、T5、T6时间点的SBP、DBP、HR变化与T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2、T3、T5、T6时间点的SBP、DBP,HR变化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4时间点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可减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布托菲诺对全麻苏醒期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开腹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即地佐辛组(A组):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布托菲诺组(B组):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菲诺1 mg;对照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5 ml。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吸入七氟烷及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于插管前、拔管前1min、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患者清醒程度、血压、呼吸、肢体运动进行评估。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时呛咳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拔管时血液动力学较平稳,MAP、HR与拔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激反应较小;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拔管时患者呛咳、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地佐辛与布托菲诺都能减轻全麻苏醒拔管期机体的应激反应,实现舒适拔管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全麻术后患者不按指令行动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自主运动即认为术后躁动,术后躁动发作严重时可引起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全麻术后躁动机制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疼痛占92.4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尿管刺激占11.11%心理应激占15.55%制动不当占4.44%,[1] 本文章旨在研究术毕前30min肌注地佐辛10mg用于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防治,并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躁动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地佐辛组于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记录2组拔管期各时间点MAP,H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拔管时的躁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佐辛组患者在全麻拔管后30分钟内MAP,HP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止疼效果,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并可明显减少拔管后手术患者的躁动。  相似文献   

9.
王燕  李海英 《安徽医学》2015,36(11):1378-1380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40例,根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给予5 mg 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5 mL 0.9% NaCl 溶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拔管前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 进行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于拔管后10 min 对两组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拔管前5 min、拔管时以及拔管后5 min 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分别为(1.11±0.13)分、(1.13±0.11)分和(0.44±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分别为(1.82±0.14)分、(2.18±0.30)分及(2.63±0.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管后10 min 观察组患者 Bcs 舒适度得分为(2.73±0.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且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地佐辛抑制上腹部全麻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效果和对患者意识,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80 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 组) 和对照组(C 组) 各40 例,术毕前15min 停用依托咪酯,前3min 停用瑞芬太尼,术毕前15min D 组静注地佐辛5mg,C 组静注0.9% 氯化钠注射液5ml.分别于入室后诱导前(T0)、拔管后1min(T1)、3min(T2)、5min(T3) 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计算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并于各时点采集颈内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浓度,记录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时患者是否出现躁动.结果 T1-T3时C 组MAP、HR、RPP 均明显高于T0 时(P<0.05),T1-T3 时MAP、HR、RPPD 组均明显低于C 组(P<0.05),T1-T3 时C 组血糖、皮质醇均明显高于T0 时(P<0.05),T1-T3 时D 组血糖、皮质醇均明显低于C 组(P<0.05),拔管时D 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 组(P<0.05),患者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拔管前静注地佐辛可抑制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而不影响意识恢复和呼吸恢复,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与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气管拔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与曲马多组(T组),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完成插管后,均采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间断推注维库溴铵,各组均于术毕即刻停药,拔腹壁套筒钟时分别静注布托啡诺0.03mg/kg或曲马多1.5mg/kg。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对拔管后(5’、15’、30’)行镇静(Ramsay)及舒适(Bcs)评分。结果:与注药前(T0)后(T1)5min相比,拔管即刻(T2)两组MAP、HR有所升高但无差异性(P〉0.05),其余各时间点MAP、HR无明显变化。术毕B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略长于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拔管期间B组有1例躁动占3%,T组有4例躁动占1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amsay评分:拔管后B组镇静效果明显高于T组(P〈0.05);Bcs评分两组无差异性。结论:布托啡诺能安全、有效地用于LC患者围拔管期的镇痛和镇静,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舒适、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 60例择期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 ,ASAⅠ -Ⅱ级 ,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 (Ⅰ组 ,于围拔管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0 5mg/kg)和对照组 (Ⅱ组 ,于围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 ) ,术毕待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标准后给予拔管。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气管导管围拔管期Ⅱ组的SBP、DBP、HR比Ⅰ组分别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有效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兵 《西部医学》2006,18(4):467-46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管内给药对全麻结束拔管时呛咳的抑制和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全麻病人5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5例。拔管前10分钟,A组2%利多卡因1.5m g/kg直接由气管导管内给药,B组给予生理盐水5m l于气管导管内,观察气管拔管前5分钟呛咳的发生率和平均动脉压(M 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A组呛咳发生率8%(2/25),B组60%(15/25),A组拔管时的呛咳反应明显减少于B组(P<0.01)。A组拔管前5分钟M AP、HR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对减轻全麻结束时的呛咳和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咪唑安定镇静对术后气管拔管病人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均于手术结束停麻药后即予吸除吸呼道分泌物,等待达到拔管条件后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 1min后拔管;咪唑安定组(M组)静注咪唑安定0.02-0.04mg/kg 3min后拔管;对照组(D组)即按传统清醒拔管。比较患者MAP、HR变化、呛咳反应、拔管后清醒时间、拔管知晓率及心理反应。结果P组各时点MAP、HR均无显著变化。呛咳反应轻,M组拔管即刻与拔管后5min MAP、HR均明显增加,呛咳反应明显,但较D组轻微(P〈0.05或P〈0.01)。P组、M组清醒时间延长(P〈0.05)。D组拔管知晓率明显增高,心理反应明显(P〈0.01)。结论气管拔管中予适度镇静能抑制心血管反应及心理伤害反应,丙泊酚较咪唑安定用于气管拔管镇静更优越。  相似文献   

15.
16.
17.
范雪梅  丁斌  张炳熙 《北京医学》2004,26(3):180-18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鼻咽部手术全麻拔管期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鼻咽部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用药相同.术毕拔管前,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5mg/kg(Ⅰ组)、2.0mg/kg(Ⅱ组)或生理盐水5ml(Ⅲ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Ⅰ组、Ⅱ组拔管时呛咳反应明显减轻(P<0.01),血压、心率波动小于对照组(P< 0.05).Ⅱ组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减少鼻咽部全麻术毕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以静脉注射1.5mg/kg的利多卡因更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抑制鼻内镜手术后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6例ASAI—II级择期行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患者分为3组:瑞芬太尼0.075μg·(kg·min)。(R1组,n=22)、瑞芬太尼0.05μg·(kg·min)。(R2组,n=22)与空白对照组(C组,n=22)。手术结束时,R1组和R2组停用丙泊酚,R1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1,R2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75μg·(kg·min)。至拔出气管插管后5min,C组手术结束时同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3组停药前(TO)、拔管前(T1)、拔管后1min(T2)、3rain(T3)、5min(T4)时刻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同时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拔管前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3组患者苏醒时间R1组(9.8±2.6)min,R2组(8.9±2.3)min,C组(6.7±1.8)min,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术后以0.05~0.75μg·(kg·min)。速度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减轻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患者可清醒耐受气管插管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控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常钧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74-75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与地佐辛抑制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90例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采用相同的麻醉给药方案.术毕麻醉苏醒期地佐辛组与对照组停止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地佐辛组患者填塞鼻腔时给予地佐辛5 mg;而瑞芬太尼组停用异丙酚后,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气管拔管.结果 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瑞芬太尼组与地佐辛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咳嗽、不自主体动显著减少.结论 瑞芬太尼与地佐辛均可有效抑制鼻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同时并不延长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