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学对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药方剂治疗、针灸治疗及中医心理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概括总结,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中医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学对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治疗及其它治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对现状的几点思考,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统计学方法的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关联规则、粗糙集、判别分析等数理方法为例,对其在中医辨证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将部分学者对其在中医辨证学中的应用进行回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其数理思想和方法,发现其在中医学辨证中有一定的适用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人格体质论是基于中医“形神合一”理念,源于《黄帝内经》人格、体质相关描述建立起来的心身相关学说,其对中医学及中医心理学关于心身的形成、发展、相互影响的认识及心理、心身疾病的治疗预防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相关研究,对中医人格体质论的内涵做出阐释,以明确该学说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雪琴 《河北中医》2012,34(6):932-9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发生和发展是代谢异常和神经血液供应障碍共同参与的结果,在中医学中无此称谓,中医学中关于血痹、麻木、痿证、痹证等描述与本病的症状、体征特点相似.近年来,中医药对DPN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兹将DPN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成华 《光明中医》2011,(10):2098-2099
摘要:中医学认为肾对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协调,从而使女性具有月经、孕胎的生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叙述了中医肾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查阅古代及近代中医学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对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药方剂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概括总结,为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演化的进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试从"言不尽意"与中医学思想方法的角度,探讨前者对后者的指导作用。考察中医学"言不尽意"的特点,不难发现,用语言去描述意象,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语言在表达意象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因而,中医学在语言文字的表述方面经常会借用形象化描述。通过中医临床观察分析,进行系统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找到最直接体现人体病变意象的临床思维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春 《陕西中医》2008,29(7):849-851
目的:论述"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探讨。结论:防治宫颈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体现"治未病"思想的一个研究领域。中医妇科学要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入研究"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认可。现代中医学者结合临床经验与中医古籍文献中的脏腑理论,从肝、心、脾、肺、肾对儿童抽动障碍辨证施治。作者通过查阅近年来从五脏辨证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对从五脏论治本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49年以前地方志中医学资料为研究对象,从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地方志中各类医学资料的辑录规范,并指出可以通过书目整理、数据库建设、挖掘分析等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从而佐证和补充丰富现有中医典籍的内容,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医临床基础专题文献数据库是中医临床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中医药文献利用率的有效平台.通过建立中医药知识层次专题数据库,将海量文献信息,繁多的文献种类,各种形式的检索系统,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归纳整合,便于教学、科研和临床人员快捷检索相关文献.它的研制与建立,既要适应信息技术的要求,又要符合中医学术固有的科学内涵及其表述特点.以<伤寒论>相关文献立题,建成"伤寒论方剂研究期刊题录"、"伤寒类书目信息"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伤寒论113方记述"的专题知识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中医文献元数据是中医文献资源管理和共享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文献元数据的著录对象进行界定和中医文献元数据的必要性分析,初探中医文献元数据的设计前提。为了指导具体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规划元数据框架结构并提出元数据来源和扩展原则;为了增强实用性,对元数据的表达方式提出元数据体系表和元数据字典两种方式,并对元数据字典的著录细则做了特别规定。总结中医药文献元数据的设计原则,思考元数据设计时普遍会遇到的精和全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对比和类比方法,借助现存调研文献,提出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观点,并探索确定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思路,强调确立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重要性。本文认为:1.中医药文献栽述其药效的宽泛性与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形成反差,需要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用不断的实践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理论重新评价和修正;2.中药、西药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必然充分体现所隶属的医学体系的特色;3.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中医药应探索隶属于自身特色的优势疾病谱;4.对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医药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命题,是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提高中药疗效与声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医“毒”的现代文献分布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医关于"毒"的现代文献分布情况。方法:使用CNK I检索系统,依据年代(1987年-2006年)筛选出与中医"毒"相关文献929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随年代的推进,"毒"相关的文献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5年、2006年中医"毒"相关文献占近20年中医"毒"相关文献的三分之一;中医"毒"相关文献涉及临床各科,前三位是大内科、皮肤性病科、肿瘤科;涉及与"毒"相关疾病共计189种。结论:中医关于"毒"邪的理论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该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归纳总结、丰富发展;涉及中医"毒"的相关疾病大多见于复杂性、难治性疾病之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河南省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及其意义。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省情研究相结合方法,把河南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放在河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结果与结论:发展河南中医药产业,是满足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2020年"人人健康"的目标的需要,是促进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民族医药行业应对加入世贸后国际医药市场挑战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使中医国际化的需要,是加快中医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对比和类比方法,借助现存调研文献,提出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观点,并探索确定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思路,强调确立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重要性。本文认为:1.中医药文献载述其药效的宽泛性与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形成反差,需要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用不断的实践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理论重新评价和修正;2.中药、西药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必然充分体现所隶属的医学体系的特色;3.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中医药应探索隶属于自身特色的优势疾病谱;4.对中医药优势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医药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命题,是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提高中药疗效与声誉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中药汤剂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科专业化、规范化的时代要求,专业化是大势所趋,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中药汤剂煎煮法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以中药汤剂煎煮法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归纳了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汤剂煎煮法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规范。方法: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学科领域标准规范及其他通用规范标准,如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元数据标准、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数据集元数据标准、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标准、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等规范,结合中医药文献资源的特殊性,建立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规范。结果:建立六大类共17个规范,以规范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结论: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规范可实现中医药类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并有利于中医药数据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中医药人才评价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即套用现代医学方法评价中医药人才、人才评价标准单一、中医药人才评价约束机制不健全。提出建立中医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分类设计评价指标,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