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普伐他汀(pra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n)、氟伐他汀(nuvatat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及西立伐他汀(eerivastatm)等。其中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是从真菌培养基中产生的,辛伐他汀是半合成产品,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地伐他汀是全合成产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Endc等从桔青菌中分离出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化合物,从此启动了开发他汀类(Statin)系列产品的新纪元.随后从一些真菌代谢物中发现了普伐他汀等,进而将洛伐他汀甲基化合成了辛伐他汀.从微生物发酵抽取、半生物合成走向全人工合成之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和比较服用标准剂量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后的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改变。方法随机入选2006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收治的、进入意向治疗及安全性分析的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具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45例,完成研究者32例。采用随机、开放、交叉的对照研究,患者被随机指定到5个药物治疗序列中的任何一个。研究药物20mg1次/d睡前服用,每种药物各服用6个月。每个治疗药物周期间隔至少10d的洗脱期。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对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减少百分比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0.84±0.05)%比(0.44±0.22)%、(0.52±0.03)%、(0.39±0.07)%、(0.56±0.05)%,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基线时减少的次数明显多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13.4±1.1)次/周比(10.7±1.1)、(10.4±1.1)、(9.1±0.3)、(10.0±1.2)次/周,P〈0.01]。结论对于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每日20mg标准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标准剂量的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罪犯血管内斑块控制在稳态,从而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英国MHRA宣布:广泛检索欧洲的临床试验不良反应资料表明,所有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洛伐他汀),效益大于风险。但他汀类药物仍有下列ADR:睡眠障碍、记忆丧  相似文献   

5.
英国药物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宣告,所有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罗伐他汀等,均须警戒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常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胆固醇不高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能通过改善血管而起到降低脑卒中和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调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应用最多的调脂药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他汀类药物拥有共同的药效基团,即二羟基庚酸基团,它对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时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68例,均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根据其药物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消化道症状、横纹肌溶解症、肝功能异常、神经症状及精神抑郁症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各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均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横纹肌溶解症、肝功能异常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不同他汀类药物之间引起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提高警惕,对出现的症状及时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降血脂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研究开发情况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经分析,归纳,从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副作用及产品发展概况等方面介绍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及西伐他汀等药品。结果与结论:大量资料表明,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理想降血脂药物,该类药的问世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经分析,归纳,从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副作用及产品发展概况等方面介绍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及西伐他汀等药品。结果与结论:大量资料表明,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理想降血脂药物,该类药的问世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3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成本-效果.方法:93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3组,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8 wk后比较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用药方案在临床疗效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分别为438.00、279.81、306.89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26、3.43、3.84.结论:辛伐他汀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较优药物.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作一概述,并提出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高邮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口服,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两组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对两组治疗前后清晨口服12h以上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查。同时定期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方面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分别与对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有较好的降脂效果,但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昆 《首都医药》2001,8(5):47-47
目的观察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32例高胆固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测定血脂.结果(1)服药后4周总胆固醇(TC)分别降低了28.9%和28.0%(P值均<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31.5%和32.5%(P值均<0.01).(2)西立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22.0%(P<0.05).(3)服西立伐他汀和辛伐他汀4周后脂蛋白(α)[LP(α)]水平分别降低了35.3%(P<0.01)和27.8%(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C,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西立伐他汀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3种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征  王炎焱  黄烽  任建平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421-1423
目的:研究3种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急性抗炎模型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模型采用棉球植入小鼠腹腔致肉芽肿模型.以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观察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结果:他汀类药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腹腔肉芽肿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治疗8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B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日1次,疗程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的评价—兼析拜斯亭事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忠实  朱珠 《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0):773-775
1他汀类药物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的粥样硬化则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如在美国华盛顿州1992年因心血管死亡的男性,占全国病因死亡的38%,女性占42%.在全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约为50%.现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核心是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着,几乎所有的脂蛋白均涉及此过程,诸如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以及三酰甘油(TG)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者口服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l月至2008年12月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A1组)、20mg/d(A2组),辛伐他汀20 mg/d(B1组)、40 mg/d(B2组)四组。用药后30d,检测患者血中血脂水平等,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但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相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四组安全性相似。结论他汀药物常用剂量对PCI术后患者安全有效,调脂作用强,对高危患者保护作用更加明显,但需严密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