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史:房×,女,13岁,要求关闭下颌第一恒磨牙问隙。一、临床检查1.正侧面特征:面部左右对称,侧貌比例协调。2.牙列情况:恒牙列期,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早失,左侧磨牙关系中性,上颌轻度拥挤,下颌牙列较整齐,尖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殆颌覆盖关系正常。3.关节检查: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明显压痛,无弹响,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既往无关节病史。  相似文献   

2.
肖×,女,12岁,要求治疗前牙反咬合以及咀嚼功能低。病史:全身发育良好,幼时母乳喂养,否认不良习惯史和正畸治疗史,叔叔有类似的面型和咬合。身高164cm,月经初潮未出现。检查: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息止颌位时下颌偏斜没有改善。面中1/3凹陷,下颌发育过度。恒牙,双侧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前牙反覆Ⅱ度,反覆盖3毫米。下颌不能后退。上中线正,下中线左偏2mm。上牙弓方圆形,Ⅰ度拥挤;下牙弓卵圆形,Ⅱ度拥挤。影像检查:头影测量见附表。诊断:安氏Ⅲ类,毛氏Ⅱ1 Ⅰ1 Ⅳ1矫治设计:方案一:观察患者的生长发育,成年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以同…  相似文献   

3.
Hyrax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牙列拥挤伴鼻气道阻塞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爽 《口腔医学》2005,25(3):139-139
1病例报告 患儿女,10岁,2003年5月5日因前牙不齐、呈双排牙来我科就诊。检查:替牙(he), 中性,间0.2mm间隙, 完全舌侧位, 反(he), 尚未替换,上颌Ⅲ度拥挤,下颌Ⅰ度拥挤,上牙弓狭窄,患儿诉有口呼吸及慢性鼻炎史。因患儿尚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拟通过Hyrax扩弓矫治器打开腭中缝扩宽牙弓,配合固定矫治器排齐牙齿,  相似文献   

4.
病史:患者为11.5岁汉族女性患者。主诉:要求矫治牙列不齐。患者无口腔不良习惯,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生长发育正常,否认不良习惯史,家庭成员中无类似错。临床检查:1.面部比例协调,左右对称,唇齿关系无异常,未见明显开唇露齿。侧面观为II类骨面型,面部比例协调。2 .口腔卫生欠佳,牙面少量软垢,牙龈微红肿。恒牙,双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12 .2 2 .32 .4 2 .4 3反,14 .4 4 .4 5反,上牙弓宽度不足。上牙列中线正,下牙弓中线右偏约1mm ,13.2 3唇向高位,17.2 7未萌,上颌拥挤度II度,约7mm ,上颌第二磨牙未见;下颌拥挤度I度…  相似文献   

5.
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探讨在特殊的适应证下 ,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疗效。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的上下颌中度牙列拥挤病例 ,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 ,拥挤度在 6~ 9mm ,共 2 2例。采用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另外选择 2 2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 ,采用双侧对称性拔牙矫治。对两组病例进行术后牙弓对称性的比较。结果  18个月内 ,采用单侧拔牙矫治的 2 2例拥挤全部解除 ,上下颌中线无明显偏斜 ,上下牙列尖窝关系咬合紧密。两种拔牙方式矫治后 ,牙弓对称性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项研究证明 ,上下颌单侧拔牙能成功地矫治中度牙列拥挤且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患者 ,具有简化疗程和减少拔牙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患者薛某 ,女 ,13岁。主诉 :要求排齐牙齿 ,减小前牙突度 ,改善侧貌。患者无口腔不良习惯 ,全身健康情况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一、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面部左右基本对称 ,侧面观唇部略前突 ,下颌略后缩 ,I类骨面型。放松状态下上下唇能闭合 ,无开唇露齿 ,无明显露龈微笑面容 ,上下齿槽座欠丰满 (正侧面像见插页 )。恒牙 ,磨牙为中性略偏远中关系 ,尖牙为轻度远中关系。前牙覆 2mm ,覆盖 1- 3mm ,后牙覆盖正常。上中线正 ,下中线左偏 2 5mm。上下牙弓拥挤I度 ,拥挤主要位于牙弓的前部。上中切牙外翻 ,下颌左侧尖牙外翻且远中倾斜…  相似文献   

7.
病史:付×,女,16岁,牙齿不齐要求矫治. 一、临床检查 1、正侧面面型特征: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稍长. 2、牙列情况:恒牙(牙合),磨牙关系中性,前牙深覆(牙合)Ⅰ°,上颌拥挤6.5 mm,42先天缺失,上颌中线居中,下颌中线左偏3.5 mm.上下牙弓形态卵圆形.口腔卫生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的存失状态对矫治后下颌牙弓长度和宽度的改变。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54例,其中先天缺失下颌第三磨牙胚26例,下颌第三磨牙胚存在的28例。对矫治结束和保持3年后的模型进行下颌牙弓长度和宽度测量,卡方分析。结果:测量分析发现2组病例中,牙弓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下颌牙弓长度2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第三磨牙胚组,保持3年后下颌牙弓长度平均增加1.9mm,下前牙拥挤平均为1.5mm,而无第三磨牙胚组下颌牙弓长度增加1.0mm,下前牙拥挤平均为0.7mm。结论: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对下颌牙弓产生一定的压力,增加了下颌牙弓的长度,同时也出现了下前牙拥挤,对非拔牙的边缘性病例和有复发趋势的病例,应尽早拔除第三磨牙。以防止出现术后下颌前牙再度拥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3岁。主诉:“地包天”求治。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口腔不良习惯,无家族遗传史。一、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侧面观呈凹面型。口腔卫生较差。恒牙殆,上牙弓拥挤Ⅲ。,13、23颊向,未完全萌出,间隙不足,上前牙无明显唇倾,下牙弓拥挤I°,下前牙轻度唇倾,Spee曲线深约3mm,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反殆,反覆盖约3mm。  相似文献   

10.
一、病史患者卢某,女,21岁。主诉:下巴偏斜,影响美观。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约3.5n瑚,肌肉发育不对称,左侧较右侧略显丰满,面中1/3凹陷(图1)。2、口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恒牙骀,磨牙近中关系,下颏左偏。上颌拥挤2mm,下颌拥挤6.5mm。上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下颌中线左偏5mm。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主诉:牙齿不齐.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 二、临床检查 1.面部:颜面基本对称,侧貌稍突. 2.口内检查:恒牙期,双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13、23低位唇向萌出,上下颌牙列中线不正,下中线右偏1.5 mm;11、21、31、41对刃(牙合);上颌牙列拥挤17.0 mm,下颌牙列拥挤6.0 mm;15、16与44、45、46反(牙合),45偏颊侧萌出,25、26与35、36反(牙合);上颌牙弓狭窄,下颌后段牙弓较宽.  相似文献   

12.
患者江某,女,12.6岁,要求矫治牙齿前突. 一、临床检查:面部左右对称,侧貌为突面型.恒牙(牙合),双侧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Ⅱ°,覆盖4 mm,下中线正,上中线左偏2.5 mm,上牙弓拥挤3 mm,下牙弓拥挤2 mm,下颌后缩(见图1治疗前).  相似文献   

13.
患者江某,女,12.6岁,要求矫治牙齿前突。 一、临床检查:面部左右对称,侧貌为突面型。恒牙[牙合],双侧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Ⅱ°,覆盖4mm,下中线正,上中线右偏2.5mm,上牙弓拥挤3mm,下牙弓拥挤2mm,下颌后缩(见图1治疗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0岁.因下颌金属联冠修复体脱落无法进食就诊,要求重新修复,并改善上牙前突.否认相关系统疾病且无家族史.一、临床检查面部:基本对称,突面型,开唇露齿,上前牙垂直暴露2/3以上,颏肌紧张,颏部略后缩,面下1/3高度基本正常,见图1.口内检查:右上颌牙列及下颌全牙弓不良冠桥修复体已松脱,取下后检查.上颌13、15残冠,22、23、27残根,14、16、26缺失;下颌35、36、37缺失,其余牙齿均为残根;完全远中错(牙合),Ⅲ度深覆(牙合),覆盖14 mm,见图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临床探讨上下颌单侧拔牙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面型较好的上下颌中度拥挤 ,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 ,拥挤度在 7 10mm的病例 19名 ,进行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 ,另外选择 19名同样的临床症状采用双侧对称性拔牙矫治的患者进行术后牙弓对称性的比较。结果 :19名患者拥挤全部解除 ,上下颌中线不偏斜 ,上下牙列尖窝关系紧密咬合 ,Bolton指数协调 ,两种拔牙方式牙弓对称性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证明 ,上下颌单侧拔牙能成功地矫治中度牙列拥挤 ,且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患者 ,并且具有简化疗程、减少拔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和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安氏Ⅱ1错牙合需拔牙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2颗第二前磨牙,B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和面部软组织正貌指标的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后,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病例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均增加,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仅下颌尖牙和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颌尖牙宽度增加量大于A组,B组下颌第一磨牙牙弓宽度减小量小于A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例在面宽、口裂宽、下颌角间宽、容貌面长和鼻下颏下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牙弓宽度与软组织正貌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后成年女性软组织正貌的变化不受拔牙模式影响,不同拔牙模式仅影响矫治后牙弓宽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唇挡对儿童牙弓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寅  徐蕾 《口腔正畸学》2005,12(2):57-59
目的研究下颌唇挡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儿童下颌牙弓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用下颌唇挡早期矫治下颌牙列拥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替牙及恒牙初期下牙列拥挤患者30名(男14例、女16例),戴用下颌唇挡治疗6-10个月,进行治疗前后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牙弓周长平均增加3.22mm,牙弓长度增加1.37mm,尖牙间宽度、第二双尖牙间宽度与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1.63mm,2.35mm和1.83mm,切牙不齐指数减小1.66mm.表明切牙的唇移,牙弓宽度增大及第一磨牙远中直立对牙弓周长的影响较大.唇挡治疗后下颌平面角有所增加,但下颌骨位置与突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在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期间,下颌唇挡有助于增加下颌牙弓的长度与宽度,对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下颌牙弓轻度或中度拥挤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的下牙列变化,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择26例下牙列拥挤患者,分为自锁组和传统组,每组13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Damon3)和传统托槽(传统结扎式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对矫治前后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逐步回归分析拥挤解除机制以及影响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矫治前后两组患者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及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矫治后自锁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1.42 mm、下切牙凸距增加2.66 mm,传统组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0.65 mm、下切牙凸距增加1.57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回归分析显示,自锁组对下切牙唇倾度变化量解释的总测定系数高达96.6%,被选入模型的变量为矫治前下颌拥挤度、下颌平面角、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以及矫治前后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结论 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时,自锁组和传统组患者均出现下切牙唇倾及下牙弓宽度增加,自锁组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量及下切牙前移量较传统组多;自锁组下切牙唇倾度的改变不仅受拥挤度和矫治前牙弓宽度影响,而且受患者自身骨面型及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通过被动舌弓维持牙弓长度而矫治替牙期到恒牙期切牙拥挤的有效率,并计量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变化。实验选择107名切牙拥挤的混合牙列患者(平均年龄8.6岁)使用下颌被动舌弓,于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早期分别计量牙弓长度、尖牙间宽度、双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牙弓周长、牙弓大小、拥挤度和剩余间隙。被动舌弓(即死舌弓)以0.036″不锈钢丝弯制而成,舌弓前部与下颌恒切牙舌面接触,二侧末端与第一恒磨牙带环舌面相焊接。实验结果显示:(1)拥挤度的改变:107名患者替牙期切牙拥挤平均4.85mm,73名(占68%)替牙完成后无拥挤或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牙弓参数变化,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安氏Ⅰ类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上下固定矫治技术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分别在T1(正畸治疗前)、T2(快速扩弓三个月后)和T3(正畸治疗结束进入固定保持期)三个时间点结合模型分析对牙弓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第一双尖牙和尖牙间宽度在T1、T2和T3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T1-T2,T1-T3)和下颌尖牙间宽度(T1-T2)有显著性增加.上颌牙弓周径、上颌第一磨牙及第一双尖牙颊倾度有显著性增加(T1-T2),但有少量复发(T2-T3).下颌牙弓周径、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颊倾度随治疗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快速扩弓能够通过改变上颌牙弓宽度增加其牙弓周径,下颌舌弓配合固定矫治也能显著增加下颌牙弓周径.因此可以较好地解决边缘型牙列拥挤中牙量/骨量不调问题,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和疗效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