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男性弱智群体脆性X综合征全突变者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弱智群体脆性X综合征全突变者的筛选研究李薇杜风兰朱丽阳荆泽李军脆性X综合征是X-性连锁先天性智力低下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1931年Ververk等[1]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发现了在Xq27.3脆性位点附近的智力低下基因(FMR-1),揭示该综合征的发...  相似文献   

2.
X连锁智力低下 (XLMR)是男性智力障碍中最常见的。X染色体基因突变可以解释智力低下全部病例的 2 5% 50 %。大约有 10 0多种XLMR是属于可识别的综合征。另外智力障碍并不与表型特征相一致 ,被认为是非特异性XLMR或MRX。MRX家系的连锁分析明确显示了在X染色体上有 50多个位点簇集在 8个非重叠的区域。其中包括FRAXE智力低下基因和KAB GDJ基因 ,提示10种非特异性智力低下X连锁基因的最小值。本文报道了非特异性连锁智力低下的一个大家族 ,并定位在过去极少与MRX相联系的Xq2 5 q2 6。并将遗传性的致病…  相似文献   

3.
筛选102份人工流产的绒毛标本,分组进行短期培养及染色体脆性位点(FS)的研究,结果表明:M199加MTX(2组)(终浓度为4×10~(-8)mo1/L)与单纯M199(1组)比较,染色体畸变率(CAR)和脆性位点表达率(FR)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M199加BrdU(终浓度为2×10~(-4)mo1/L)(3组)与M199加MTX比较FR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l);RPMI1640加MTX(终浓度8×10~(-8)mo1/L)(4组)与2组比较中期分裂相数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精神发育迟滞群体中X连锁型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群体调查收集到的381个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MR)家庭进行了性别构成分析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尤以中度MR组明显,分离分析也揭示在中度MR组男性患者的分离比最高。假定超出的男性患者由X连锁基因引起,估算出X连锁型MR在总体MR中占25%,占中度MR的30%。就X连锁基因在MR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脆性X综合征基因突变的起因〔英〕/HirstMC…//JMedGenet.-1993,30.-647~650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约50%的X连锁智力障碍是由此综合征引起。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表明:脆性X综合征是由FMRI基因5’...  相似文献   

6.
328例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的隐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分析和血缘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的328个父母双方均正常的中、重度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NSMR)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发家庭先证者的平均近婚系数显著高于一般群体,分离比接近0.25。提示隐性基因在中、重度NSMR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在重度NSMR,散发病例占40.7%,X连锁隐性遗传占9.1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50.18%。常染色体隐性基因位点数的最小估计值为24,各位点的平均基因频率为0.0035,携带者总频率为17.54%;在中度NSMR,散发病例占61.5%,X连锁隐性遗传占11.5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26.97%,常染色体隐性基因位点数的最小估计值为132,各位点的平均基因频率为0.0021,携带者总额率为54.95%。  相似文献   

7.
35例智力低下儿童染色体脆性部位分析张晓珍,余继英,霍晓春,饶兆英近年来,对脆性X综合征的研究引起了医学遗传学界的广泛关注。脆性X染色体(FraX)与X连锁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有关,进而使人们对罕见型脆性位点发生极大兴...  相似文献   

8.
脆性X综合征是一种低外显率的X连锁显性疾病,智力低下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分子学基础为Xq27.3的FMR1等位基因功能丧失,这是由于FMR1基因5′端非翻译区CGG重复扩展的结果。脆性X综合征起源于FMR1基因的CGG重复不稳定表达。目前已识别出3种...  相似文献   

9.
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FMR-1)克隆后,特别是1993年以来,在FMR-1精细细胞与功能及脆性X综合征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了重要发现。现已知FMR-1有17个外显子,分布在38kb范围内,而不是当初推测的80kb以上,FMR-1的表达产物为一种RNA结合蛋白;FMR-1异常甲基化的研究支持X失活印迹假说;染色体奠基突变是导致FMR-1突变的原因;在三核苷酸动态突变的疾病中,只有(CGG)n序列拷  相似文献   

10.
本室采用ELISA捕获法对孕妇血清作了TOX-IgM、CMV-IgM、RBV-IgM抗体水平的检测共13685人次,其感染率分别为0.84%、0.72%、0.29%,总感染率为1.85%。孕早中期和孕中晚期间各项IgM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5)。同时做了新生儿脐血3831例,CMV-IgM阳性率为0.39%同时有些病例DNA也阳性,证实为宫内感染。说明开展母婴TORCH感染的检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脆性X综合征是非特异性X连锁智力低下综合征。本文通过二个家系24 人的调查分析,将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多动,视作脆性X 综合征最明显的临床特征。本病遗传有其特殊的遗传方式:(1)脆X 综合征是由表型正常的男性传递。(2) 表型正常的男性携带者通常是男性患者的外祖父。(3) 脆X综合征家系中,智力低下男性患者比予期的约少20 % ,低于X连锁基因所予期的数值。(4)本综合征患儿母亲几乎均是携带者。(5) 表型异常的女性fra(x)来自母亲而非来自父亲。(6)同胞中外显程度不一致。对患者及携带者的确切诊断是依靠染色体显示Xq27 .3 位置的脆位点。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图片词汇量表及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分别测查了符合ICD-10及DSM-Ⅱ-R诊断标准的30例孤独症儿童和30例智力低下儿童。结果表明孤独症组平均智商为71.6±17.8,较智力低下组的52.5±11.5显著为高(P<0.001),但社会适应商数孤独症组为55.1±13.9,较智力低下组的75.2±16.9显著为低(P<0.001),提示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训练应着重针对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196 9年Lubs首先报告了X连锁智力低下与X染色体的脆性位点有关。人类fra(Xq2 7.3)指X染色体长臂末端 2区 7带的断裂或随体样改变。具有这类变化的X染色体称为脆性X染色体 ,又称标记X染色体。脆性X在严重智力低下男性中占 7% ;在轻微智力低下男性中占 4.5 % [1] 。脆性X综合征是通过fra(Xq2 7.3)遗传的X连锁智力低下综合征。近来Mulligan己将与该综合征有关的脆性位点 ,准确地定位在Xq2 7.3[2 ] 。Herbst报告脆性X综合征在出生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0 .92‰[3 ] 。可见脆性X综合征是男性智力低下的较常…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群DXS102座位多态性鉴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DXS102座位的多态分布。方法应用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研究了无亲缘关系的234条X染色体。结果DXS102座位等位片段有8个,核心单元AC二核苷酸重复数为13~21,频率分布在0.013~0.156之间,杂合度观察值和无偏估测值分别为0.87和0.80,多态信息含量(PIC)0.80,女性基因型数为22个,男性基因型数为8个,该座位多态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XS102座位在中国人群和欧洲人群的分布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两个新的等位片段。应用DXS102座位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对一接受基因治疗的血友病B家系进行分析和携带者筛查。结论DXS102座位连锁分析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血友病B基因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妇女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欲探讨中国汉族妇女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对北京地区95名健康女2和127名绝经后妇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FRLP)检测CTR基因型,同时通过PCR产物进行测骗取全证,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MBD值,发现汉族妇女CTR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TC、TT分别占90.5%、8.6%、0.9%),等位基因频率C和T各为9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有异常孕产史妇女(异常组),宫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弓形虫(TOX) 的感染,本文采用PCR技术分别对145 例异常组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了HCMV108 例和TOX37 例的检测,同时对27 例无异常孕产史妇女( 对照组) 检测了HCMV和TOX 结果为异常组HCMV 和TOX 的阳性率分别为44-44% 和32-4% ,对照组为3-7% 和0 %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果表明有异常孕产史与HCMV、TOX有密切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孕妇孕前孕中检测HCMV和TOX有重要的优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太原地区妊娠期感染TORCH的母婴传播及围产儿结局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TORCH感染的母婴间传播及其围产儿不良结局。方法:收集886例孕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TORCH-IgM抗体和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结果:孕妇血TOX(弓形体)、RV(风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HSV-2(单纯疱疹病毒2型)IgM抗体和HBsAg,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2%、0.3%、1.7%、1.0%、0.7%、0.1%。29例孕  相似文献   

18.
bcl-2、p53蛋白及PCNA表达与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RMS)中bcl-2、p53、PC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随访41例)横纹肌肉瘤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cl-2、p53基因蛋白和PCNA,发现bcl-2、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2%、70%,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及不同组织类型的RMS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53、PCNA在低分化RMS阳性率分别为85%、95%,显著高于高分化RMS42.8%和14.3%(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p53、PCNA阳性率均为86.7%,亦明显高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阳性率33.3%和41.7%(P<0.05)。而bcl-2在低分化RMS阳性20%显著低于高分化71.4%(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阳性率13.4%明显低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41.4%(P<0.05)。p53与bcl-2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53阳性率越高,而bcl-2阳性率越低。结论:PCNA、p53、bcl-2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RMS的生物学特性,p53、bcl-2可作为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19.8%v.s6.7%(P<0.05)。(3)首次证明DRB1*12等位基因与中国人IDDM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种族HLA-DR型别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种族人群IDDM发病率变化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