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大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说得上是衔在嘴里怕烫着,吐出来怕冻着。可真正将孩子作为有人格尊严的人看待的父母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打断孩子的话,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将话咽回去。据某校的一项调查,70%以上父母承认没能耐心听孩子说话。 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要说的话说  相似文献   

2.
家长对孩子说话,不但有个正确性问题,还有个时机问题。即使说的话正确,说得不是时候,也不起作用,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 应该在什么时候跟孩子说话呢?(这里所说的“话”,指的是教诲性的语言)显然应该在孩子听得进去的时候,因为“不想听的耳朵比聋子耳朵还聋”。可是一些家长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教诲孩子,不是在孩子想听的时候,而是在自己想说的时候:家长自我中心。  相似文献   

3.
二、三岁的孩子学会了说话和走路之后,会有许多变化,凡是与他有关的事物都要自已处理。饭要自己吃。衣服鞋袜要自己穿、脸要自己洗、外出要自己走……但是大人们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总是不放心、不忍心和不耐心。怕孩子做不好、浪费时间、损坏了东西;怕孩子累着;怕孩子的动作大、怕影响大人做事情。因此不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甚至到了上学之后也不让孩子洗手绢。  相似文献   

4.
学会倾听     
正年轻时,凡事意见不合,我常常打断对方,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此引起了不少误会。步入中年后,心态慢慢淡定了许多,即使意见相左,我也会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久而久之,生活中的摩擦和误会越来越少,日子也越过越顺畅。放眼中外,由于不会倾听导致误会的例子不在少数。有一次,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录制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年纪不大,可他们的神情很忧郁,他们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很少与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类孩子如不能改变,长大之后,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与之相反,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常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孩子的乐观首先来自家庭的和谐、幸福气氛,来源于父母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来源于父母能够切实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战胜困难,并将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给孩子。这样,即使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教育焦虑的妈妈很可能教出一个焦虑的孩子,而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修复,那么他为人父母后,仍会把焦虑的情绪带给他的后代。现在很多家长的焦虑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如果父母自己仍然不注意改变自己的话,很可能将焦虑继续"遗传"下去。父母焦虑源于上一辈遗传王妈妈有一个问题让人非常吃  相似文献   

7.
我是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小宇的妈妈。很多人对题目抱有疑问,通常都是孩子听大人的话,为什么我要这样说?是的,我没有说错。我坚信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对每一位父母而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年纪虽然只有五六岁,但神情很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类小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相反,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他们将来可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9.
乖孩子     
中国的父母都希望有个乖孩子 ,从孩子还不懂事时 ,就把一个乖字挂在嘴上。乖还是不乖 ,成了评价孩子的尺度。乖的一个标准是听话 ,这可能是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最常用的两个字 ,且不管父母说的对不对 ,也不管父母素质如何 ,一律要求孩子“听话”,听了大人的话才是乖孩子 ,也是好孩子。另一个标准是懂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 ,孩子做错了事 ,大人责备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在父母为自己有个懂事的孩子暗自欣喜的时候 ,孩子们不得不压抑住天性 ,处处迎逢大人 ,每做事 ,都要先想想 ,父母会怎么说 ,老师会怎么说 ,大人们不知究竟 ,对善解人…  相似文献   

10.
天真烂漫的孩子,总喜欢热热闹闹的场面,又极富好奇心,尤其喜欢模仿大人处事。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往往是他们最活跃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孩子唱呀跳呀玩呀,有的慌忙去倒茶、递烟,无拘无束。但却有许多父母怪罪孩子乱掺和,怕孩子毛手毛脚弄打了东西,说孩子叽叽喳喳影响大人说话。孩子还特别爱听客人与父母的交谈,总想从中发现点新奇的东西,有时还不停地插言询  相似文献   

11.
蓝玫 《家庭育儿》2006,(6):19-19
当宝宝从满地探索的“小爬虫”进级到直立行走,虽然还走得摇摇晃晃,让你时刻替他捏着把汗,可是小家伙自己却浑然不觉,满心欢喜地想展示自己的新本领,角角落落都要逛个够,而且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尽管他还听不太懂父母的话,可是脾气却又拗又固执,有些行为常让父母伤透脑筋,甚至到了抓狂的地步。下面归纳出的20项行为是此阶段小家伙常会出现的挑战父母耐心的行为,当然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有差异,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尽相同。1.喜欢玩马桶中的水,并且用手下去搅拌,乐在其中,有时还会整个头伸进去,甚至喝马桶水。  相似文献   

12.
孙清廉 《家庭医学》2014,(10):34-35
理解孩子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父母说“不”,其原因是各不相同的。2岁至4岁的孩子不听话,其原因几乎都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是令人忧虑的逆反心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游戏和玩具,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听父母的话。4岁至6岁,他们已可以在家中安静的做各种事情,这时要让他们学会遵守家里制定的规则,可利用讲故事等方法耐心的举例说服。  相似文献   

13.
苏樱 《健康人生》2014,(9):43-44
3至5岁:允许孩子发出脾气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需要始终如一的关心,但随着记忆力的增强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会越来越自信.面对父母离婚的压力,孩子常常表现得很担忧,害怕分离.在行为上也会出现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还会时不时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总之,很多行为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孩子出现各种“不乖不听话”,父母都是最大的原因.记住别把对前任的仇恨转嫁给孩子,孩子这个时候还不会用理性分辨你们的话谁对谁错,他只会全盘吸收你负面的情绪并用撒泼的方式发泄出来.耐心,耐心,再耐心,是唯一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学会聆听     
听孩子说话对父母来说并不困难,但是要做到不仅仅是给孩子一只耳朵,而是认认真真聆听孩子说话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特剐是父母在工作忙碌、身心疲惫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聆听就更显困难了。不过如果你真正关心你的孩子,你就越须用心聆听“但是我的孩子从来不想谈,”几乎每一往父母都有类似的经验,在问了一大串问题之后,得到的回答只是“是”或者“不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四川陈女士问:   我自从有了孩子后,和丈夫相处时,偶尔想亲昵一下,考虑到为人父母,怕孩子看见不妥,只能压抑自己.时间一长,感觉夫妻之间少了点什么.请问怎样既能保持在孩子面前的端庄形象,又能与丈夫适时地交流爱意?   陈女士: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有了小孩后夫妻间的感情交流不如从前频繁和自然了.特别是孩子渐渐懂事后,夫妻俩更像是在婚姻的屋顶下生活的一对同事和朋友.偶尔想亲昵一下,考虑到为人父母,也只好作罢.   ……  相似文献   

16.
付勇刚 《健康世界》2014,(10):52-54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倾听很重要,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发表见解,有时候甚至会曲解对方的话语。不能耐心倾听,其背后有很多心理原因。新学期刚开学,刘女士正在上初三的儿子放学回来对妈妈说:“新调来的数学老师真讨厌,上课总是发脾气……”刘女士刚听一半,就着急起来。她怕儿子过分留恋之前的数学老师,而排斥新来的老师,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于是她赶快说:“老师掌握的知识是很宝贵的,所以无论老师性格如何,你都要尊重他。”  相似文献   

17.
Q我是个中学生,有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不大愿意与父母说,而愿意跟朋友们谈,可父母对此很不满意。其实,我不想跟他们说,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学说我坏话,我知道了觉得很委屈,回到家闷闷不乐,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把原因告诉了她,她却说,这么小的事没关系,说完就管自己做事去了。听了她无关痛痒的话,看着她无所谓的样子,我反而更难受,她为什么就不能站在我的角度安慰我几句呢?从此以后我  相似文献   

18.
阅仁 《家庭育儿》2007,(7):12-12
有的孩子身体很健康,其他方面发育都很正常,大人说的话他也听得懂,就是两岁多了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是怎么回事?孩子说话晚很多时候要怪家长一是父母本身就不太喜欢讲话,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父母常常以听话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却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话是否应该听。父母身边的乖乖儿,固然带起来比较轻松,但长期如此,就会丧失个性,失去创造力。特别是个性随顺的孩子,一味地要求他听话,更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与畏首畏尾的孩子相比,有点野性的孩子比较自信,比较能够自我表达,比较不怕别人说闲话。他们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不会被大人牵着鼻子走。因而,相比于那些循规蹈矩的孩子,他们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趣味。当然,他们也常常使父母、老师感到头疼,觉得他们不听话,难以掌握。然而,只要这种野性…  相似文献   

20.
有些孩子看上去乖巧、伶俐,可就是不愿意说话,这可能与孩子学说话时,大人的做法不当有关。常见以下几种情况:一、当孩子发出某种声音时,大人不仔细倾听,领会意思,而是一味地抱怨孩子说不清楚,导致孩子不愿再说话了。二、需要孩子自己说的话,大人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锻炼说话的良好机会。三、孩子处于闭塞的环境中,没有小朋友玩,无法进行语言的交流。四、孩子还不懂得回答与呼应。在听大人讲话时,他不知他也应讲出自己的想法,而家长也没有适当引导和鼓励。五、孩子喜欢用手比划表达意思,家长若迁就这种习惯,孩子开口说话就会相对较晚。 试试如下做法:一、多与孩子玩一些需要语言表达的游戏,进行语言沟通。二、培养孩子主动适应新事物,主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自干力所能及的事,独立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意。四、创造优美的语言环境,能对孩子的身心产生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