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Sp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取6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p1mRNA表达情况。按ΔΔCT法对目的基因进行相对定量。比较Sp1mRNA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资料、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p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中Sp1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Sp1在大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提示Sp1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常规石蜡包埋的65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瘦素表达情况,初步了解瘦素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65例常规石蜡包埋的组织系来源于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结肠癌切除术,且经病理学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应用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稀释浓度为1:50,以已知阳性肝癌作为阳性对照,以PBS代替-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判定标准采用双盲法阅片。细胞质着染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每切片于高倍镜下取4个不同视野观察,计算阳性表达细胞占全部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取其平均值为阳性表达率。按以下方法行半定量分类:〈5%的细胞着染为阴性;≥5%的细胞着染为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瘦素阳性表达率为87.69%(57/65),癌旁组织中则仅为24.62(16/6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瘦素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Dukes分期以A+B期和C+D期分为2组,结肠癌组织中瘦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6%(22/29)、97.22%(35/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结肠癌组织中瘦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23/30)、97.14%(34/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在结肠癌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增加,且阳性表达率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研究细胞核因子(NF)-κBp5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扩散中的作用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52例乳腺组织标本(包括乳腺癌、乳腺增生、癌旁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乳腺癌92例(乳腺癌组)、乳腺增生组织30例(乳腺增生组)、癌旁乳腺组织30例(癌旁组)中NF-κBp50及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p50、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和乳腺增生组,其上调程度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及瘤块增大而逐渐增高.低分化组表达较高、中分化组显著升高.二者的表达随肿瘤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在直径≤2 cm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直径>2 cm乳腺癌中的表达.结论 NF-κB、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二者相关性好,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及瘤块的大小有关.NF-κB、MMP-9可能通过相互调控参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6份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组)及19份慢性宫颈炎组织(对照组)中细胞核因子的表达情况,2组标本术前均用PCR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率(96.15%)高于对照组(10.52%)(P〈0.05);细胞核因子在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组的表达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细胞核因子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发病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0例大肠癌标本组织及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STAT3蛋白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和33.3%,STAT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低分化组和高TNM分期组VEGF吸光度均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和浸及浆膜层组VEGF吸光度均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结论 STAT3蛋白与大肠癌有关,其高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STAT3和VEGF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膜转铁蛋白(FPN)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手术切除的62例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另选择15例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肠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贫血的关系。结果 (1)铁调素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0.0%,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N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7%,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铁调素的表达与肿瘤T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FPN的表达与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而与年龄、性别、远处转移均无关(P均>0.05)。(3)贫血与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无相关性(r=0.08,-0.04;P均>0.05);铁调素与FPN表达呈负相关(r=-0.39,P<0.01)。结论肠癌组织中铁调素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有关,并与FPN表达呈负相关,FPN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铁调素及FPN可作为反映肠道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铁调素及FPN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50例大肠癌标本组织及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STAT3蛋白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和33.3%,STAT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低分化组和高TNM分期组VEGF吸光度均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TNM分期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和浸及浆膜层组VEGF吸光度均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结论 STAT3蛋白与大肠癌有关,其高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STAT3和VEGF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转录因子叉盒蛋白C1(FOXC1)表达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并对FOXC1与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醛脱氢酶1(ALDH1)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C1、CD44、ALDH1在胃癌及癌旁中的表达,整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FOXC1、CD44及ALDH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FOXC1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FOXC1阳性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为7.69%,明显低于FOXC1阴性表达患者(56.2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FOXC1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OXC1与CD44呈正相关(P0.05)。结论 FOXC1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FOXC1阳性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13.
大肠癌的发生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是由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拟从分子水平对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53、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三个指标在大肠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阐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为PTEN、P53、PCNA有可能作为临床上判断大肠癌转移、预后的有效指标及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VEGFR-3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来自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2006年1~6月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56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同时期同科室手术切除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VEGFR-3蛋白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中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nm23—H1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在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抗nm23-H1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121例大肠癌组织进行标记分析。结果:nm23-H1蛋白在大肠癌低分化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而临床Dukes分期中A期组阳性率分别显高于C期组及D期组(P<0.05)。结论:nm23-H1表达缺失的大肠癌具有更强的浸润及淋巴强转移能力,nm23-H1基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血管计数(MVC)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43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对微血管进行计数,并分析其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及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MVC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Dukes分期(AB期和CD期)密切相关(P〈0.01或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MVC≥169.2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MVC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B-cel-specific moloney murine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在调节人端粒反转录酶的转录状态和活性情况,对细胞的衰老、癌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mi-1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SP法测定患者肿瘤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对肿瘤组织中大肠癌干细胞Bmi-1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Duke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大肠癌干细胞Bmi-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超过浆膜层的大肠癌患者Bm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和浸润深度较低的患者(P<0.05)。大肠癌Duke分期较高的患者体内大肠癌干细胞Bmi-1 mRNA的表达也较高(P<0.05)。结果证实,大肠癌干细胞基因Bmi-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浸润及Duke分期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宫颈癌组织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3,SRSF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1例宫颈癌...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组织P53蛋白与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 3蛋白及PCNA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结直肠手术切除标本 2 15例 ,全部作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使用P5 3与PCNA单抗即溶型试剂用S P法作酶标染色。结果 在高、中、低分化腺癌及DukesA、B、C分期中P5 3阳性率分别为 5 5 8%、70 6 %、95 5 % (P <0 0 0 1)及 6 6 7%、76 5 %、82 9% (P <0 0 5 )。PCNA强阳性率分别为 4 6 5 %、6 0 0 %、77 4 % (P <0 0 5 )及 4 1 7%、6 1 2 %、6 4 3% (P <0 0 1)。结论 P5 3及PCNA表达对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显示病程进展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地 :探讨p53、nm2 3/NDPK蛋白与大肠癌病理改变之间以及这二种蛋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84例大肠癌P53、nm2 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结果 :P53、nm2 3/NDPK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53 6%和 70 2 %。肿瘤分化程度越差 ,恶性程度越高 ,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 ,而nm2 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反而越低。未分化癌与高分化腺癌之间二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有转移组nm2 3/NDPK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P <0 0 5)。二种蛋白的表达均与癌块大小无关。结论 :P53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 ;nm2 3/NDPK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呈负相关 ,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有关 ;P53蛋白与nm2 3/NDPK蛋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