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蒙启飞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6):714+721-714,721
目的了解平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农村改水工程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平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平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8.09%和14.89%,2年平均合格率为16.49%,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也仅为19.38%,分散式供水没有1份水样合格。不合格指标中,微生物超标率最高,达到83.51%,其中,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茵群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6.59%和73.40%,提示平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极低,水质受到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结论影响平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霸州市2015-2018年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现状和变化趋势,为上级行政部门改善农村饮水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获取枯水期及丰水期各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末梢水等水样常规指标和氨氮指标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1 948份,合格率24.4%。不同年度水质检测结果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0,P0.01),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枯水期与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39.8%和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P0.05)。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单指标合格率较低的依次是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数、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氯化物、游离余氯。结论霸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水质存在微生物污染,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供水消毒处理不到位和不能保证24 h供水。建议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和管网消毒,提高饮用水质量。  相似文献   

3.
韦丽娟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1240-1242
目的进一步了解宜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情况和管理水平。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分别于2011、2012年丰水期(3、4月)和枯水期(7、8月)对宜州市农村水质监测点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1、2012年宜州市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8.10%和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67.39%、25.00%、27.17%,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86.11%、50.94%、63.89%。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低至0.00%,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3.85%,结论宜州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污染状况严重,仍需改进和坚持水质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同市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为指导水质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水源防护、水质消毒等基础信息调查和水质采样检测.结果 城市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状况较好,供水水质合格率为80.66%,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的53.95%.全市集中式供水总合格率较低,为60.72%.结论 全市集中式供水卫生管理状况总体而言城市好于农村,农村集中式供水由于管理薄弱,水源卫生防护设施差,供水设施标准低,水质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应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政府增加财政投入,逐步配套完善各类供水设施,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桂林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丰水期水质卫生及其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桂林市11个县2个城区的农村集中式供水的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对水样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监测,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丰水期共检测集中供水水样527份,出厂水243份,微生物指标合格117份,合格率为48.15%;末梢水284份,微生物指标合格135份,合格率为47.54%。结论桂林市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应加强水源水的卫生防护,进一步完善水净化消毒工艺和设施,大力开展饮水卫生宣教,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徐佳楠 《大家健康》2013,(5):163-164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根据各县区不同的供水方式(集中式、分散式),不同饮用水源,人口所占比例共设置141个监测点,每年的枯水期(3~5月)和丰水期(7~9月)对监测点地下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2.5%,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占30.8%;2009~2011年抽测合格率82.5%。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2.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297/297)。不合格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水平在38.89%~56.67%之间。结论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睢振江  任虹云 《医学动物防制》2010,(12):1141-1141,1143
目的分析2009年滦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查找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滦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农村不同供水类型(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生活饮用水进行检验,并抽取城区集中式供水水样与之对比,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9.26%(64/108),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92.31%(12/13),两者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别,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于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同供水方式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12%和54.76%,两者合格率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检验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占不合格指标的73.33%。结论滦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较差,影响农村水质卫生的主要因素为微生物污染,不同供水方式间水质合格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平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平罗县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 2008-2011年共检测水样318份,总合格率为20.75%;2008-2011年水样合格率分别为18.06%、20.73%、17.07%、2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22.11%和4.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枯水期合格率略高于丰水期合格率,末梢水水质合格率略高于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集中式供水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分散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毒理学指标合格率高于集中式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根据各县区不同的供水方式(集中式、分散式),不同饮用水源,人口所占比例共设置141个监测点,每年的枯水期(3~5月)和丰水期(7~9月)对监测点地下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2.5%,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占308%=2009 ~2011年抽测合格率82.5%.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2.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 (297/297).不合格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水平在38.89% ~56.67%之间.结论 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现状,为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询问与查看水源防护、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和资料的方法,填写调查表,收集同心县疾控中心2009-2011三年供水单位水质监测报告。结果全县4家供水单位水源建设布局合格率25%,制水工艺规范合格率25%,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5.8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3.87%,供管水人员专业培训和健康证取得率33.33%,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索证率为0,卫生许可证办证率25%。结论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水平较低;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应改革供水单位管理模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供管水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清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徐县2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点及34个学校饮水监测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结果:2012年清徐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大部分化学指标合格率较高,毒理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相对较低。影响清徐县农村水质的主要指标为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结论:清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应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强集中式供水管理,并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监测的长效机制,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和污染特征,为改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月份,对某轨道交通5个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以卫生指标检测为主的卫生质量调查,分析影响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2017年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7.50%(78/8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8.75%(79/80),β-溶血性链球菌未检出;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98.75%(79/8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00%(72/8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0.00%(72/80);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未检出,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在6月和8月各有一个车站检出。结论 该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卫生问题,应加强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更好地掌握柳河县农村水质的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水样的采集、运输、监测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执行。结果:106份水样中存在的问题:锰、硝酸盐、耗氧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合格率分别为:79.2%、74.5%、78.3%、73.5%、74.5%、82.1%。结论:柳河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供水设施、周围环境、净化及消毒设施情况,需要尽快改进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农民及城镇居民喝上国标要求的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现状,分析影响水质微生物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4年对河南省新乡市8个县(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采样,并开展卫生学状况调查(水源类型、水期类型、供水规模、季节、地方病和消毒情况等),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影响因素,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4年分别采水样824、820、526和636份。供水水源以深井水为主(90.0%),未经任何处理的饮用水水样占70.6%。4年水样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6.0%、75.5%、66.5%和72.6%;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依次为97.3%、94.9%、99.6%和94.3%。2011-2014年消毒供水的菌落总数超标率均低于未消毒供水(P<0.05);2012-2014年末梢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出厂水(P<0.05);2013年和2014年中型供水能力(100~1 000t)工程的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低于大型供水能力(≥1 000 t)和小型供水能力(<100 t)的供水工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丰水期的水样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枯水期(χ2=12.31,P<0.001);消毒能够降低菌落总数超标率(χ2=85.32,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供水工程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较低(χ2=34.44,P<0.001;χ2=39.44,P<0.001)。Poisson回归分析,丰水期(χ2=6972.75,P<0.001)、未消毒(χ2=5415.46,P<0.001)、末梢水(χ2=97.64,P<0.001)、运营时间长(χ2=26.57,P<0.001)、供水能力小(χ2=4502.57,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改水工程(χ2=6226.68,P<0.001;χ2=13441.50,P<0.001)的水样中菌落总数较高。而100~1 000t的供水能力工程(χ2=802.18,P<0.001)及以除氟和苦咸水为目的供水工程(χ2=2711.88,P<0.001;χ2=1470.91,P<0.001)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较低,丰水期(χ2=16583.10,P<0.001)、未消毒(χ2=276.34,P<0.001)、末梢水(χ2=1205.26,P<0.001)和运营时间长(χ2=3220.58,P<0.001)的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较高。结论: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消毒比例较低,菌落总数合格率不高,总大肠菌群合格率高。水期类型、是否消毒、水样类型、运行年、供水能力和供水工程目的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勐腊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掌握饮水水质、肠道传染病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制订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按GB/T5750-2006进行抽样检测,按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55.7%、17.7%、18.8%,枯水期低于丰水期(菌落总数χ2=2.65,P>0.05;大肠菌群χ2=9.15,P<0.05;粪大肠菌群χ2=11.08,P<0.05)。结论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存在安全隐患,需严格管理,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吕腾荣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64-1165
目的 了解岑溪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岑溪市263份生活饮用水中的29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的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仅为73.4%,菌落总数合格率为63.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7.7%、耐热大肠菌合格率为74.9%、大肠埃希菌80.2%;感官指标、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较高.结论 农村生活饮用水源污染较严重,需加强乡镇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改进和监督检测工作,同时坚持实施集中式供水,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池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按照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1年共检测水样120份,合格21份,总合格率为17.5%。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地为30.0%、35.0%、41.7%,其余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2%以上。结论河池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特别是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必须加强净化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探讨游泳池卫生管理对策,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方法对游泳池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余氯和浸脚池水余氯进行检测,并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游泳池水394份,浸脚池水182份,合格率分别是细菌总数为91.11%,大肠菌群为95.43%,尿素为87.56%,浑浊度为99.49%,游泳池水余氯为71.07%,浸脚池水余氯为71.43%。结论海南省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余氯和尿素合格率偏低是主要的卫生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池水的消毒工作和尿素含量的监测,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邯郸市复兴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推进饮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集中供水和农户自备井水,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采样监测,按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邯郸市复兴区农村集中供水合格率80.00%,自备井水23.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细菌指标中细菌总数集中供水合格率80.00%,自备井水23.33%;大肠菌群集中供水合格率86.67%,自备井水23.33%。总硬度集中供水合格率80.00%,自备井水26.67%;氯化物集中供水合格率90.00%,自备井水46.67%;pH值集中供水合格率93.33%,自备井水86.67%;氨氮集中供水合格率90.00%,自备井水53.33%。另外,氟化物、硝酸盐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结论通过对邯郸市复兴区农村集中供水和各户自备井水检测结果比较,集中供水比自备井水水质好、合格率高,但集中供水依然存在供水消毒处理不到位现状,加强集中式供水管理、消毒和监督检测才能让农民真正喝上合格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