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脱垂痔的效果,对506例重度脱垂痔患者行PPH。结果显示,504例患者一次吻合成功,2例患者吻合毕发现吻合口裂开行手法缝合。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住院时间3~7d,平均4d。术后246例患者庖用镇痛剂,3例患者术后3~7d突发出血(200ml以上)。随访12~36个月,502例患者痔核完全回缩,有效率100%,满意度为96.0%(486/506)。本组病例无肛门狭窄发生。结果表明,PPH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是治疗重度脱垂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PH治疗重度痔术后吻合口出血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已完成的1300多例PPH手术中发生吻合口大出血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救治,无1例发生吻合口感染及瓤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口出血点或血凝块附着处必须跨吻合口“8”字缝扎止血,撕裂的吻合口要间断缝合,对后期继发性吻合口渗血患者,有时压迫止血效果很好;术中操作规范、仔细以及术后适当应用缓泻剂、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吻合口大出血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PPH(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痔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PPH(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45例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均达临床治愈,随访3月无1例吻合口狭窄。结论改良PPH术式可有效预防痔PPH术后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疗效,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应用PPH治疗的86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8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术中吻合口出血11例(12.7%),术后24h内出血3例(3.5%);术后肛门疼痛20例,其中9例疼痛较重,需用药物止痛;术后急便感或肛门部异物感1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残留皮赘10例,需局部修剪。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痔疗效好、疼痛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痔患者分成两组,以EPH为治疗组,PPH为对照组,使用相应术式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EPH)比对照组(PPH)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平均量治疗组比对照组少(P<0.05),EPH无术后大出血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疼痛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EPH手术比PPH手术时间短,发生出血少,无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80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TST组与PPH组各40例,分别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ST组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121狭窄、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TST与PPH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疗效相当,但TST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PP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85例患者的PPH手术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吻合口水肿血肿疼痛18例,吻合口狭窄16例,黏膜下脓肿2例手,大便频繁16例,效果不佳6例。随访1~3年,术后症状改善满意者93.6%。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充分认识PPH疗效影响因素,可进一步提高PPH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55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纯使用PPH或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 5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 ± 10)min,住院时间为(4.2±1.8)d.44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61%(65/445),其中肛门疼痛45例,痔复发12例,出血7例,精细排便功能障碍5例,吻合口狭窄4例,直肠肛周感染2例.12例痔复发患者中,5例经生活指导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7例再次行PPH或痔切除术痊愈;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通过定期扩肛缓解,1例通过行肠镜下球囊扩张术症状缓解,1例因狭窄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术后半年行狭窄环形切开术;2例直肠肛周感染患者中,1例经静脉和局部用药后好转,1例并发单纯低位肛瘘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经对症处理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痊愈.结论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肛门疼痛为主的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能够改善或痊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10年来对560例混合痔患者施行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的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560例患者中,治愈500例(89.3%),显效53例(9.5%),有效7例(1.2%),总有效率i00%。住院时间7~14d,平均(10±1)d。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吻合口出血3例,均经过再次缝扎止血后治愈;吻合口狭窄4例,予以局麻下行电凝切狭窄松解术后治愈。结果表明,PPH加消痔灵注射配合电凝切术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正常,肛门外观平整,近、远期未见复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疗效影响因素,拓宽PPH手术范围。方法对86例患者的PPH手术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2min,平均住院时间2~4d,切除痔上黏膜宽度平均约2.2cm,98.8%术中痔核回缩满意,随访0.5~3年,术后症状改善满意者97.7%,无直肠吻合口狭窄,大便失禁。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充分认识PPH疗效影响因素,可进一步拓宽PPH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手缝固定术(简称双PPH)治疗重度脱垂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国产吻合器行双PPH治疗重度脱垂痔72例。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为15~3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d。72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出血1例,肛门疼痛及坠胀23例,尿潴留20例,下腹不适6例。随访4~36个月,无复发,无残留皮赘、吻合口撕裂、再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果表明,双PPH治疗重度脱垂痔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PPH术治疗重度痔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痔核大小、痔核性质、合并症、齿状线状况等具体情况采用PPH个体化治疗重度痔患者139例,分析其手术操作技巧与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切除组织宽度为2.1~4.6cm,平均3.5cm。脱出痔组织立即全部回缩。吻合口渗血52例,搏动性出血12例,均在直视下缝合止血。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腹胀不适、疼痛、肛内坠胀便意感和灼热感是患者手术当天的主要症状,随访0.5~36个月无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及明显脱出。对效果感到非常满意者78例,满意者56例,基本满意者5例。结论 PPH处理重度痔宜个体化,术中注意操作技巧,方可取得回缩好、避免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PPH治疗重度痔病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疗效。方法用PPH治疗重度痔病患者20例。结果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8min,退出吻合器时吻合口有出血需用缝线结扎止血者4例,占20.0%。术后感觉疼痛者6例,占30.0%。术后2d病人均能下床活动,观察1~4d出院。术中吻合器退出后,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粘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内,2~14d痔块基本完全萎缩。全组病人无1例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感染或肛周脓肿形成。随访无复发。结论PPH治疗重度痔病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治环状混合痔PPH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对520例行PPH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本组5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0±5.8)min,住院时间(4.5±2.5)d,创口愈合时间(15.2±5.8)d。术中出血130例(25.0%),出血处予“8”字缝合止血。术后出血102例(19.6%),其中90例发生于术后第1~3天,予对症处理治愈;12例发生于术后第7~10天,表现为吻合钉脱落时吻合口有血肿、裂伤,其中2例吻合VI裂伤给予缝合止血,10例经静脉滴注止血药、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保守治疗7~10d治愈。术后痔核回缩不全90例(17.3%),用手术刀行倒“V”形切口切开皮肤,再用3-0可吸收线结扎或用电凝钳电凝治愈。术后尿潴留140例(26.9%),给予导尿处理。术后肛门疼痛、水肿125例(24.0%),给予坐浴,外涂软膏处理。术后排便习惯改变28例(5.4%),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VI服、化痔栓外用7~10d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无一例发生直肠阴道瘘、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结果表明,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操作者PPH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吻合器械的改进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将576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8例。观察组采用TSI、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剧烈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术后剧烈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和PPH治疗重度内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TST明显优于PP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280例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资料。结果术中吻合口出血135例(48.2%),术后急性出血1例(0.36%),术后亚急性出血5例(1.79%),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肛门疼痛难忍6例(2.14%),术后肛门坠胀感256例(91.4%),术后切口水肿19例(6.79%),术后腹痛26例(9.29%),术后吻合口感染21例(7.5%),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1.07%),吻合口溃疡16例(5.71%),肛乳头肥大9例(3.21%),术后肛周赘皮外痔残留11例(3.92%),术后半年大便频数(每日解大便3次以上)15例(5.36%),复发3例(1.07%),无直肠阴道瘘、结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熟练掌握PPH术及外痔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后直肠狭窄的处理.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5月共1071例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共随访894例患者,随访3月~2年.3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直肠狭窄,均给予手指扩肛或切开狭窄环而治愈.PPH术后直肠狭窄多发生在术后3周~2个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环状混合痔患者136例,随机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6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术后疼痛方面优于TST组,TST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优于PPH(P0.05)。结论 TST治疗环状混合痔无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但手术时间比PPH长,术后疼痛比PPH明显,因而不具有优势。PPH有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与TST比较,更适合于环状混合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Ⅱ~Ⅳ度痔患者采用改良PPH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d,术后吻合口出血需缝合止血6例,术后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随访1个月至5年,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改良PPH术安全有效,手术时间较传统PPH术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安全性及疗效,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PPH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治愈11例,好转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1例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出血,经缝扎止血。术后随访0.5~3年,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