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般认为转移的肾腺癌有自行退化的现象;当原发的肿瘤出现广泛坏死时,其转移病灶的自行退化更为迅速;50%的肾腺癌病例有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如果原发肿瘤病灶因手术切除或发生广泛坏死后,这种对转移病灶的免疫反应更容易发生。根据上述情况,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设计一种安全、简便的阻断肾血循环的方法,藉以造成广泛的肾组织坏死。由于患肾因血循环被阻断而发生广泛坏死,从而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肿瘤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阻断肾蒂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24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术中均采用大圆针贯穿缝扎肾实质的方法阻断肿瘤部分肾实质的血流,将肿瘤切除后,腹腔镜下缝扎包埋创面,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4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160分钟,平均95分钟。术中出血量20~320 ml,平均115 ml。术后住院时间6~12天,平均7.5天。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42个月,剩余肾脏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采用肾实质贯穿缝合的方法行肾部分切除术,可不需阻断肾蒂,术中出血量少,可避免肾脏热缺血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处理肾创伤时,切开Gerota筋膜前先阻断肾蒂血管已成为降低肾切除率的常规方法。然而,对此法的作用并未作深入地比较观察,故作者回顾了1979年7月至1989年7月间收治的297例肾创伤病人的有关经验,以便明确此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肾下极手术可以有多种方法控制血管。在尿路取石手术,肾切开术或肾下极部分切除术中,阻断肾蒂血管的方法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但强加于健康肾组织不必要的局部缺血,许多外科医师是不情愿的。另一方面,切开肾组织不阻断肾蒂血管,可发生相当量的出血,为了控制出血而直接压迫创面防碍了手术野,同时占用了术者的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低温阻断肾血管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5年1月采用原位低温阻断肾血管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内型肾盂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2例,术中快速静脉滴注肌苷2.0g,静滴20%甘露醇250ml。根据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及术中所见选择肾切口径路:13例充填于各盏的鹿角状结石,行肾背侧Brodt线肾实质肾盏切开取石;5例肾下盏肾盂鹿角状结石,行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4例结石过多者,于肾皮质最薄处另作放射状切口取石。结果肾血管阻断时间平均45(30~60)min;手术时间平均110(90~180)min;平均失血量150(80~400)ml。结石一次取净21例,1例残余结石,术后2个月带双J管行ESWL碎石排出。术后1~2月复查肾功能,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8例,血清Cr平均110.2μmol/L,血清BUN平均8.0mmol/L,均明显改善,其余患者肾功能无损害,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8例随访6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原位低温阻断肾血管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出血少、结石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6.
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静脉滴注肌苷2.0,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十二肋缘下切口,游离肾脏,沿Brodel氏线纵行切开肾实质全层,直视下取石,冲洗。用4-0肠线或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肾盂肾盏粘膜,1-0肠线或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肾实质全层。结果:28例结石一次取净,2例小结石残留,经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1例为肾盂钙化灶。结论:手指间阻断肾血流肾实质切开适合于肾内型肾盂鹿角形(铸形)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传统理念认为肾脏热缺血极限时间小于30min,否则肾功能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然此极限值是在肾动静脉同时阻断下诞生的,近来有学者报道腹腔镜下单纯阻断肾动脉时间超过30min,术后肾功能未发现明显受损。原因是可能肾动静脉同时阻断,与单纯肾动脉阻断,对肾脏热血学损伤的程度不同。可以预期腹腔镜特殊条件下,单纯阻断肾动脉的极限时间可以超过30min,但尚需动物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对29例肾肿瘤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5例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孔法操作,游离出肾动脉,血管束带绕过肾动脉后经套管引出体外,暂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表面及周围的肾脂肪囊,超声刀沿瘤体边缘外0.5 cm处分离,由浅入深,边切割边止血,直到完全切除肿瘤.若切除肿瘤过程中肾脏创面出血过多影响操作,可暂时阻断肾动脉并计时,迅速切除肿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即可开放肾动脉.止血纱布块填压肾脏创面,2-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肾实质创面,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4例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下极找出输尿管,挑起后向肾门处游离,找出肾动脉,余步骤同腹膜外途径. 结果 29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20例未阻断肾动脉,9例阻断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14 min(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165 min(105~240 min),平均出血量90 ml(20~800 ml),2例输血,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7~17 d).18例肾癌平均随访9个月(1~26个月),肿瘤无复发. 结论 不阻断或短时间阻断肾动脉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靠,但应选择未侵及肾脏集尿系统的外周型肿瘤.  相似文献   

9.
该文作者为探讨肾下主动脉阻断时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机制,在24例择期行肾下主动脉再建术病人中比较了转换酶抑制药enalapril和钙通道阻滞药尼卡地平在肾下主动脉阻断时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病人随机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4种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探讨各术式的优劣。方法:494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按肾血流阻断方式分为4组。开放手术无创钳集束阻断肾蒂组(A组)129例;腹腔镜束扎带阻断肾动脉主干组(B组)203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组(C组)94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分支组(D组)68例。分别统计4组病例,达到"肿瘤切缘阴性、无肾功能降低和无泌尿外科并发症"三个技术指标的占比,对比各组差异。肾功能降低的标准,是术后实测的eGFR,小于用残肾体积估算的eGFR。结果:4组病例,肿瘤RENAL评分分别为9.3、9.2、9.1和9.5(P=0.07);肿瘤切缘阳性率均低于1%。保留残肾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8%、89%、90%和87%(P=0.1),术后实测eGFR比估算eGFR降低,分别为9.5%、11%、4.2%和6.9%(P0.001)。泌尿外科并发症,分别6%、10%、5%和13%(P=0.01)。同时达到三个技术指标,分别为45%、44%、69%和62%(P=0.002)。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血流阻断,单独阻断肾动脉优于集束阻断肾蒂,阻断肾动脉主干优于阻断分支,阻断肾动脉血管夹优于束扎带。  相似文献   

11.
肾实质切开取石时阻断肾血液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采用原位切口低温灌注,静脉滴注肌苷及手指间断阻断等3种方法在肾蒂阻断肾血液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实质厚度〉1cm的复杂性肾结石共127例,结果肾血流阻断时间无〈77min,对患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其中以静脉滴注肌苷阻断肾血流的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肾肿瘤患者11例,术前行CTA检查了解肾动脉情况。术中游离肾动脉主干、二级甚至三级肾动脉,选择性阻断肿瘤所在部位分级肾动脉,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9例(81.8%)一次成功,2例转肾动脉主干阻断,手术时间70-20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20-400ml,平均50ml。术后肾功能正常,本组无并发症。术后随访4-18个月,所有患者情况良好,复查CT等相关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临床分期T1a及T1b期、单发的肾肿瘤采用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能有效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温下阻断肾蒂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铸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复杂性铸型肾结石患者均采取常温下阻断肾蒂肾实质或+肾盂切开取石术.手术前、后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CT、B超、尿素氮、肌酐等项目并术后随访.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石,一次性取净结石17例,结石残余残留率为15%.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低温阻断肾动脉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 ,以期减少术中出血 ,保护肾功能 ,降低肾切除率。方法 :本组30例 35个肾脏均采用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肾实切开取石 ,同时静脉注射肌苷 2 .0 g。 结果 :肾动脉阻断时间 15~ 4 6min ,>30min 5例 ;出血量 80~ 30 0ml;肾实质切口 3~ 5cm ,其中 10例切口 3~ 5处 ;最多取石 170余枚 ,最大结石 6 .0cm× 4 .5cm× 3.5cm。手术时间 90~ 12 0min。 2 8例获得 6个月~ 5年随访 ,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经B超、KUB检查结石复发 5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愈。结论 :原位低温肾动脉阻断加静脉注射肌苷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并能较好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空间,如经后腹腔或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经腹腔肾实质切开取石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用后腹腔镜下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脏鹿角形结石少有文献报道。我院在开展肾蒂阻断肾部分切除的基础上,2007年10月~2009年1月有选择地实施了8例后腹腔镜下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方法:对不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其开放性手术的46例肾结石患,采用低温阻断肾蒂肾部分切除取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46例患术中出血量少,疗效较好。随访4月-8a,肾功能改善。结论:本术式具有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温阻断肾动静脉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我院 1 993年 1 0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原位低温阻断肾动、静脉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70例共 79个肾脏 ,均保留肾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70例均为复杂性肾内型肾盂结石患者 ,其中男 43例 ,女 2 7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42 .2岁。病程 2~ 6年 ,平均 3.5年。左肾结石 35例 ,右肾结石 2 6例 ,双肾结石 9例。 70例共完成 79个肾脏79次手术 ,其中 1 5例为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而改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8例肌酐 >1 33μmol/L。术前经 B超、KUB、IVU及 CT等影像学…  相似文献   

18.
对比肾动脉单纯阻断,肾动静脉同时阻断,肾动静脉同时阻断加游离肾周组织对肾功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滤过钠排泄分数)和形态学(光镜和电镜)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静脉同时阻断比肾动脉单纯阻断的肾损害明显;(2)游离肾周组织可以显著的加剧肾脏的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治疗T1a期肾透明细胞癌(4c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55例T1a期肾透明细胞癌(4cm)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组27例和肾动脉全阻断组患者28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术后24小时肌酐)、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生存随访情况等,研究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术后24小时肌酐)、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随访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动脉高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较肾动脉全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具有肾动脉阻断时限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肾功能影响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后腹腔镜肾动脉高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阻断与不阻断肾血管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12月关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阻断与不阻断肾血管肾部分切除术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临床对照研究,包含2159例患者,其中阻断肾血管组1423例,不阻断肾血管组7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阻断肾血管组与不阻断肾血管组在R.E.N.A.L.评分(P=0.000 2)、肿瘤大小(P=0.01)、术中出血量(P=0.000 1)、严重并发症发生率(P=0.006)、术后12个月肾功能(P=0.000 6)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肾血管组在肿瘤大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上高于不阻断肾血管组,术中失血量较不阻断肾血管组少;两组在手术时间(P=0.07)、输血率(P=0.69)、总并发症发生率(P=0.16)、术后3个月肾功能(P=0.51)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阻断肾血管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与阻断肾血管肾部分切除术相当的安全性,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低,在保护远期肾功能上具有一定优势,该结论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