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医药》2014,(9):3-3
如何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8月8日发表题为《埃博拉病毒:了解有关这种致命疾病的9件事》一文,文章称:1.为什么埃博拉会令人如此恐惧?无国界医生组织将埃博拉描述为“世界上致命性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组织称:“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死亡率可高达90%。”  相似文献   

2.
与具有高传染性的埃博拉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仍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目前全球已有450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44人死亡。在这场可能发生的"埃博拉战争"面前,我国医务人员该如何做好预控工作,保护好自身和广大就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医药》2014,(22):83-84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现将埃博拉出血热的诊疗方案(2014年第1版)要点介绍如下: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可分为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莱斯顿型、苏丹型和塔伊森林型。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相似文献   

4.
能保护人类防御高致死性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尚未问世,但它们的载体疫苗已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取得成功.载体疫苗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及先存的抗载体免疫力问题是其获批的关键障碍.尽管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疫苗防御作用的免疫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显示,防御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是可能的,疫苗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准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3):180-180
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小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小组成功地通过基因无毒化操作,使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只在特殊的实验用人工细胞中繁殖。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死亡率高达50%~90%,目前尚无预防疫苗与治疗药物。研究小组从埃博拉病毒拥有的8个基因中只去除了病毒繁殖必需的“VP30”基因,从而制成了无毒病毒。该无毒病毒仅在注人了“VP30”基因的猴子细胞中进行繁殖,在普通细胞中既不繁殖也不发挥毒性。除此之外,该病毒的外观及性质与原来的埃博拉病毒并无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6.
医学前沿     
正我国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原理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宣布,该所高福院士团队率先在世界上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这将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埃博拉病毒指明药物研发方向。作为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突破,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7.
对抗埃博拉病毒新药的近期研究成果以及业界提出或可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已上市药物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及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具有高传染性,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出现严重出血热等症状,病死率高达90%。Niemann-Pick C1(NPC1)蛋白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过程中表达于宿主细胞内体膜上的一个重要受体,其与埃博拉病毒被组织蛋白酶裂解的糖蛋白(GP)的相互作用是病毒感染宿主的关键环节,介导病毒囊膜与内体膜的融合,进而将病毒基因组释放到宿主细胞。近年来,将NPC1蛋白作为广谱抗丝状病毒药物靶点研发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治疗药物均有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了NPC1的结构及其在埃博拉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并对靶向NPC1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埃博拉病毒诊疗检测产品的近期研究成果及相关专利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及治疗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的生物防御疫苗研究集中于DNA疫苗.DNA疫苗对人以及环境相对安全、经济,并且多价联合DNA疫苗还可以提供多重保护,因此有良好的研发前景和潜在的实用价值,但也存在免疫原性不强和接种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此文就炭疽杆菌、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猴痘病毒、天花病毒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几种被美国NIH和CDC列为重要生物...  相似文献   

11.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引起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严重出血热的最危险病原体之一,1976年首次得到报道.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暴发的EBOV病的病死率高达90%.研究表明EBOV灭活疫苗无效,但多个新型EBOV候选疫苗已在临床前试验中显示有效,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这些新型疫苗包括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和核酸疫苗.此文对EBOV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称找到此次埃博拉病毒大爆发的源头:一名2岁男孩被感染该病毒的果蝠叮咬。17名来自欧洲和非洲的热带疾病研究员、生态学家、人类学家花费3周时间调查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科特迪瓦以及尼日利亚爆发源头。研究人员在几内亚东部偏远山村Meliandoua附近捕捉蝙蝠和其他生物进行化验,那里是2013年12月份疫情首先爆发地。研究人员认为,一名2岁小男孩被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随后他又将病毒传给母亲,  相似文献   

13.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全国潜在传染病实验室”专家托马斯·盖斯伯特领导一个团队,选取2组恒河猕猴应用这种试验性药物。美国研究者利用微粒状基因物质干扰埃博拉病毒繁殖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验室研究表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恒河猕猴接受一种试验性药物治疗后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中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MBS77E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定量测定法,并进行食蟹猴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建立优化一种定量检测食蟹猴血清中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MBS77E浓度的间接ELISA法,并进行全面验证.4只食蟹猴分为2组,每组2只,分别静脉推注不同剂量的MBS77E(5和100 m...  相似文献   

15.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由某一种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引起,其对赤道非洲地区的公共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对埃博拉病毒的分类、传播方式、致病机制、风险因子、流行病学、诊断、预防、治疗、新药研发管线及治疗靶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数国,甚至使远离非洲大陆的美欧亚各国也深感危机。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埃博拉"就已经存在,但直至1976年才真正发现埃博拉具有强致病性,虽然此前也曾几度流行,但疫情尚不严重。此次埃博拉疫情规模及严重程度为历史罕见。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应对疫情,但西医的治疗手段及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就在众人对埃博拉几乎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数国,甚至使远离非洲大陆的美欧亚各国也深感危机。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埃博拉”就已经存在,但直至1976年才真正发现埃博拉具有强致病性,虽然此前也曾几度流行,但疫情尚不严重。此次埃博拉疫情规模及严重程度为历史罕见。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应对疫情,但西医的治疗手段及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就在众人对埃博拉几乎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提出,也许中医将会为对抗埃博拉带来新的希望。而中医对埃博拉会有何看法?他们能否拿出治疗良方?本刊采访国内部分名医大家和首批赴几内亚埃博拉疫区的支援专家,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探索最终的治疗埃博拉有效方案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29—30日,WHO召开专家咨询会议,评价当前工作状况以检验并最终批准2个候选埃博拉病毒疫苗。相关专家就创新性前沿试验设计分享了他们的最新工作进展。总体目标是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快速评估埃博拉病毒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缪晓辉 《家庭用药》2014,(10):42-43
埃博拉病毒病(过去称“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这次爆发迄今已有5500余人受感染,超过2500人死亡。也就是说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不能被救活。据此,民众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发生埃博拉病毒病大流行的国家主要是西非四国,即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到目前为止,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输入病例均到流行区旅行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抗病毒药物市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病毒是最小的生物病原体,许多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 一种病症也可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可随感染机体条件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疾病,如麻疹病毒在一般情况下引起麻疹,在免疫受损者身上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在神经系统持续感染后可引起亚急性硬化全脑炎.另如流感病毒在一般人身上会引起感冒,而在免疫受损者身上同时会引起心肌炎而威胁生命,现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埃博拉病毒已成为全人类药物工作者重点攻关的目标,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开发已成为药物研究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对各种不同抗病毒药物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下面就各大类抗病毒药物的现状及市场前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