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复发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人群中戒毒治疗后复发的一般情况和复发影响因素,为复发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问卷》,在调查人员指导下,对宜昌市220名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进行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集体自行匿名填写完成,由调查员检查验收。结果:本次调查目标人群220例,回收问卷220份,可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217份(98.6%)。217例调查对象的年龄33.3a±s6.0a,既往滥用药物时间8.8a±s3.7a;曾经戒毒的总次数范围2-108次;出戒毒所后最易复发的时间段为"戒毒后的d1-5"(43.4%);调查问卷将复发影响因素设计为"躯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4个因子,因子分分别为185.3、219.0、234.8和242.7;对4个因子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χ2=154.249,P<0.001);4个因子按照因子分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生理因素";保持操守不复发的前3位因素均为"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在戒毒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复发干预的关键时间段是"戒毒(出戒毒所)后的前5d",提示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是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阿片精神依赖和复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片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阿片类物质的正性强化效应或奖赏效应是造成阿片依赖的主要原因。阿片依赖不仅涉及阿片受体作用系统本身,还与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系统的代偿性适应有关,如多巴胺、兴奋性氨基酸、5-羟色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的复发因素及再手术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回顾84例复发性胃癌的手术资料,就复发因素、再手术适应证、再手术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12例,3年以上者16例,2年以上者10例,1年以上者16例,1年以内死亡者22例.首次手术为单纯探查者8例,均在术后2至6个月内死亡.结论 提高胃癌的根治度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凡证实吻合口或残胃复发者,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均应进行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癌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探讨阻断术后复发方法。方法 通过68例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分析肝癌发的相关因素。如果 68例肝癌术后复发时间1 ̄26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半年内复发者40例(58.82%)。引起复发原因,除手术挤压肝组织引起癌细胞游移外,手术创伤激活细胞因子等,促进机体肝组织各种细胞加速分裂、增殖是重要原因。结论 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引起机体的生物学应激反应,可能对降低复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32例肝细胞癌术后患者复发69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AFP水平、肝硬化、肿瘤数目、MVI、肿瘤包膜、肿瘤分化程度、术前焦虑、抑郁状态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FP≥100μg/L、肝硬化、MVI、肿瘤包膜不完整、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AFP水平、肝硬化、MVI、肿瘤包膜不完整、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复发腹膜癌是常见的,且水溶性抗癌药在腹膜内预防性使用的效果常不显著,通常在腹膜下使用水溶性小分子抗癌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快,这样抗癌不能长时间在腹腔维持有效浓度。但是细胞颗粒不能被毛细管吸入,在腹腔维持时间长。作者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使抗癌药丝裂霉素被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阿片类物质依赖人群戒毒治疗后复发的一般情况和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复发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问卷》,在调查人员指导下,对昆明、宜昌、珠海/中山、北京和上海市五地区戒毒机构收治的1085名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集体自行匿名填写完成。结果:回收问卷1085份,可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1065份(占98.2%)。1065例调查对象的年龄35.1a±s7.1 a,滥用药物时间10.9 a±s4.4 a;经历"强制"和"劳教"的戒毒次数为4.4±s2.3次;出戒毒所后最易复发的时间段为"戒毒后的d1-5"(占40.2%);"躯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4个复发影响因子分值分别为720.8,1003.0,1019.5和1059.0;对4个因子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χ=881.8,P<0.001);按照因子分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生理因素"。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戒毒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复发干预的关键时间段是"戒毒(出戒毒所)后的前5 d",提示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是在戒毒治疗后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已上升到第四位.而影响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而局部复发多在术后2年以内.1998年5月至2001年6月收治直肠癌患者中行根治术236例,术后局部复发42例(17.8%),其中35例(83.33%)术后2年以内局部复发.本文将其与无复发194例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在肝癌肝移植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8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符合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且被切除肝脏的癌旁组织无微小血管侵犯(MVI)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中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钙黏蛋白基因,观察其在两组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T-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 纳入的76例患者5年总复发转移率为21.05%,其中无MVI的患者46例(60.52%),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率为17.39%;肝癌组织中细胞膜T-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缺失和异常表达明显升高,占47.83%,而癌旁组织缺失及异常表达较少见,仅占6.5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8,P=0.000);在出现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中癌组织T-钙黏蛋白异常表达(100%)与未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36.84%)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0.565,P=0.001)。结论 T-钙黏蛋白基因在HCC中缺失和异常表达率较高,且与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肝移植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15.
年仅37岁的著名女歌手叶凡前不久因患乳腺癌不幸“红颜早逝”,她的离世让人们感到扼腕、叹息。那么,乳腺癌患者应采取什么样的辅助治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总结复发的酒依赖患者出院前病房内出院相关言行特点。方法:以出院当天立即复饮的男性酒依赖患者19例(复发组)和非出院当天复饮的19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了解两组的入院方式、提出出院的方式和理由以及出院前的言行所指向的对象及言行的性质。结果:复发组提出出院方式,本人直接提出8例、通过其家属提出8例、通过与入院无关的朋友或亲戚提出3例。但在对照组,提出出院方式全部为由家属主动出面提出出院。复发组的出院理由为,“强调并不重要的事由”7例、“无理由”3例、“谎话”9例。在复发组中本人直接提出出院的8例,所指向的出院相关言行的对象为负责医生者5例、科主任者3例,提出出院时的态度有有礼、哀怨、傲慢、横蛮、威胁、敌对等多样。结论:复发的酒依赖患者在病房内的出院相关言行特点,按出现频度可归纳为:“有意识的欺骗”、“合理化”、“攻击行为”、“有意识的反抗”四种。认为,这种特点又是患者缺乏自知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间共行贲门癌手术2 48例 ,予以跟踪复查胃镜 ,发现切端癌复发 2 6例。本文就贲门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复发的原因、特点及预防分析如下 ,以期降低贲门癌切端癌复发 ,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6例中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39~ 6 7岁 ,平均 47 5岁。吻合口处癌复发 2 2例 ,占 84 5 % ;胃切端缝合处癌复发 4例 ,占 15 4%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 10 2例 ,切端癌复发 3例 ,占 2 9% ;经上腹正中切口 146例 ,切端癌复发 2 3例 ,占 15 8%。经 χ2 检验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二、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