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依赖的复发及其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复发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人群中戒毒治疗后复发的一般情况和复发影响因素,为复发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问卷》,在调查人员指导下,对宜昌市220名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进行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集体自行匿名填写完成,由调查员检查验收。结果:本次调查目标人群220例,回收问卷220份,可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217份(98.6%)。217例调查对象的年龄33.3a±s6.0a,既往滥用药物时间8.8a±s3.7a;曾经戒毒的总次数范围2-108次;出戒毒所后最易复发的时间段为"戒毒后的d1-5"(43.4%);调查问卷将复发影响因素设计为"躯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4个因子,因子分分别为185.3、219.0、234.8和242.7;对4个因子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χ2=154.249,P<0.001);4个因子按照因子分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生理因素";保持操守不复发的前3位因素均为"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宜昌市阿片类物质依赖者在戒毒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复发干预的关键时间段是"戒毒(出戒毒所)后的前5d",提示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是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阿片精神依赖和复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片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阿片类物质的正性强化效应或奖赏效应是造成阿片依赖的主要原因。阿片依赖不仅涉及阿片受体作用系统本身,还与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系统的代偿性适应有关,如多巴胺、兴奋性氨基酸、5-羟色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的复发因素及再手术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回顾84例复发性胃癌的手术资料,就复发因素、再手术适应证、再手术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12例,3年以上者16例,2年以上者10例,1年以上者16例,1年以内死亡者22例.首次手术为单纯探查者8例,均在术后2至6个月内死亡.结论 提高胃癌的根治度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凡证实吻合口或残胃复发者,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均应进行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癌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探讨阻断术后复发方法。方法 通过68例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分析肝癌发的相关因素。如果 68例肝癌术后复发时间1 ̄26个月,平均4.8个月,其中半年内复发者40例(58.82%)。引起复发原因,除手术挤压肝组织引起癌细胞游移外,手术创伤激活细胞因子等,促进机体肝组织各种细胞加速分裂、增殖是重要原因。结论 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引起机体的生物学应激反应,可能对降低复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切除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1985年6月至1994年4月共切除原发性肝癌93例,术后1、3、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4.7%、44.1%和51.6%,其中,3年内复发人数占总复发人数的85.4%,为肝癌复发的高危期。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能降低术后近期复发率。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次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途径,其中复发癌灶的再次切除是首选的再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者,反复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和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也能明显延长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癌(BCC)复发风险的水平和特点.方法 选取6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底细胞癌部位/大小、病理亚型等资料.结果 6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6:1;发病平均年龄为(68.6±11.36)岁;入选患者均为原发单发病例.发病部位:头颈部56例,躯干四肢...  相似文献   

9.
张建平  汪志伟 《江西医药》2023,(12):1406-14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32例肝细胞癌术后患者复发69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AFP水平、肝硬化、肿瘤数目、MVI、肿瘤包膜、肿瘤分化程度、术前焦虑、抑郁状态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FP≥100μg/L、肝硬化、MVI、肿瘤包膜不完整、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AFP水平、肝硬化、MVI、肿瘤包膜不完整、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傅绍兴 《河北医药》1993,15(6):386-386
胃癌术后复发腹膜癌是常见的,且水溶性抗癌药在腹膜内预防性使用的效果常不显著,通常在腹膜下使用水溶性小分子抗癌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快,这样抗癌不能长时间在腹腔维持有效浓度。但是细胞颗粒不能被毛细管吸入,在腹腔维持时间长。作者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使抗癌药丝裂霉素被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阿片类物质依赖人群戒毒治疗后复发的一般情况和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复发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阿片类物质依赖复发情况问卷》,在调查人员指导下,对昆明、宜昌、珠海/中山、北京和上海市五地区戒毒机构收治的1085名阿片类物质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集体自行匿名填写完成。结果:回收问卷1085份,可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1065份(占98.2%)。1065例调查对象的年龄35.1a±s7.1 a,滥用药物时间10.9 a±s4.4 a;经历"强制"和"劳教"的戒毒次数为4.4±s2.3次;出戒毒所后最易复发的时间段为"戒毒后的d1-5"(占40.2%);"躯体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4个复发影响因子分值分别为720.8,1003.0,1019.5和1059.0;对4个因子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χ=881.8,P<0.001);按照因子分排序为"社会环境因素"、"药物成瘾性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生理因素"。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戒毒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复发干预的关键时间段是"戒毒(出戒毒所)后的前5 d",提示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是在戒毒治疗后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已上升到第四位.而影响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而局部复发多在术后2年以内.1998年5月至2001年6月收治直肠癌患者中行根治术236例,术后局部复发42例(17.8%),其中35例(83.33%)术后2年以内局部复发.本文将其与无复发194例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在肝癌肝移植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8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符合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且被切除肝脏的癌旁组织无微小血管侵犯(MVI)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中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钙黏蛋白基因,观察其在两组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T-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 纳入的76例患者5年总复发转移率为21.05%,其中无MVI的患者46例(60.52%),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率为17.39%;肝癌组织中细胞膜T-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缺失和异常表达明显升高,占47.83%,而癌旁组织缺失及异常表达较少见,仅占6.5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8,P=0.000);在出现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中癌组织T-钙黏蛋白异常表达(100%)与未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36.84%)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0.565,P=0.001)。结论 T-钙黏蛋白基因在HCC中缺失和异常表达率较高,且与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肝移植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腹腔原发癌术后的复发,常因切除困难或已有癌灶转移而被放弃治疗,使这类患者失去了再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年仅37岁的著名女歌手叶凡前不久因患乳腺癌不幸“红颜早逝”,她的离世让人们感到扼腕、叹息。那么,乳腺癌患者应采取什么样的辅助治疗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总结复发的酒依赖患者出院前病房内出院相关言行特点。方法:以出院当天立即复饮的男性酒依赖患者19例(复发组)和非出院当天复饮的19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了解两组的入院方式、提出出院的方式和理由以及出院前的言行所指向的对象及言行的性质。结果:复发组提出出院方式,本人直接提出8例、通过其家属提出8例、通过与入院无关的朋友或亲戚提出3例。但在对照组,提出出院方式全部为由家属主动出面提出出院。复发组的出院理由为,“强调并不重要的事由”7例、“无理由”3例、“谎话”9例。在复发组中本人直接提出出院的8例,所指向的出院相关言行的对象为负责医生者5例、科主任者3例,提出出院时的态度有有礼、哀怨、傲慢、横蛮、威胁、敌对等多样。结论:复发的酒依赖患者在病房内的出院相关言行特点,按出现频度可归纳为:“有意识的欺骗”、“合理化”、“攻击行为”、“有意识的反抗”四种。认为,这种特点又是患者缺乏自知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全喉切除术53例,术后发生造瘘口复发癌7例,发病率为13.2%。其病灶扩散或转移快,预后极差。采用CT或MRI扫描、胸片、食道钡餐、B型超声及纤维镜检查对确定复发癌的部位、范围及毗邻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Ⅰ、Ⅱ型行扩大手术切除是必要的,对Ⅲ、Ⅳ型的手术是十分困难的,综合治疗可望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命。强调在第一次手术时,采取多方位的手段,使手术彻底根治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蒋琰华 《江苏医药》2002,28(7):545-545
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间共行贲门癌手术2 48例 ,予以跟踪复查胃镜 ,发现切端癌复发 2 6例。本文就贲门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复发的原因、特点及预防分析如下 ,以期降低贲门癌切端癌复发 ,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6例中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39~ 6 7岁 ,平均 47 5岁。吻合口处癌复发 2 2例 ,占 84 5 % ;胃切端缝合处癌复发 4例 ,占 15 4%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 10 2例 ,切端癌复发 3例 ,占 2 9% ;经上腹正中切口 146例 ,切端癌复发 2 3例 ,占 15 8%。经 χ2 检验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二、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超华  朱梅  邱明才  卢飚 《天津医药》2011,39(5):478-479
患者 女,78岁。主因甲状旁腺癌术后15年,口干、乏力伴腰骶部疼痛1年余于2010年3月入院。患者1995年因发现颈部肿物行肿物及左甲状腺切除术,肿瘤大小约6cm×6cm,病理报告为左甲状旁腺癌。术后恢复良好。此后后患者血钙,血PTH间断升高,考虑为甲状旁腺癌复发,找到明确的影像学证据后,又先后四次行手术治疗,手术间期患者遵从医嘱,规律复诊,坚持应用二磷酸盐类药物及降钙素治疗,血钙比较平稳,一般情况可,目前已带癌生存15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后造瘘口复发癌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喉全切除术后造瘘口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组62例患者接受我院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治愈4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喉全切除术后造瘘口复发癌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