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6597名18~60岁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取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结果6597名深圳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0.1%(1326/6597),其SCL-90总分及9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的SCL-90总分及9项因子得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得分排在前3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及抑郁;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在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从事行业、生活居住环境及婚姻幸福状况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从事行业、生活居住环境及婚姻幸福状况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华外来务工人员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8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外来务工人员的SCL-90总阳性筛选率为41.25%,男(48.26%)女(37.25%)阳性筛选率经卡方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2=0.927,〉0.05)。②外来务工人员SCL-90的总分(140.99±39.39/129.96±38.76)、躯体化(1.56±0.57/1.37±0.48)、强迫状态(1.75±0.51/1.62±0.58)、敌对(1.68±0.67/1.48±0.56)、恐怖(1.40±0.45/1.23±0.41)、精神病性(1.420±0.46/1.29±0.42)高于常模组(t=2.22-3.01,〈0.01或〈0.05)③外来务工人员GSES与常模(26.36±6.09/28.64±5.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0.01);消极应对与全国常模(28.4±37.73/30.26±8.7)比较差异显著(t=4.51,〈0.001)。④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受教育年限、积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相关不显著(r=-0.110~-0.184,〉0.05);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与SCL-90总分及除偏执外的其它8个因子,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232~-0.456,〈0.01或〈0.05);而他们的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及除强迫外的其它8个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24~0.346,〈0.01或〈0.05)。结论:金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必要的,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并促使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企业外来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企业外来和本地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外来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分[(148.21±40.30)分、(1.56±0.036)分、(1.83±0.53)分、(1.76±0.51)分、(1.67±0.53)分、(1.57±0.46)分、(1.66±0.52)分]均高于本地组(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企业外来管理人员SCL-90因子分中除恐怖因子外均与LES总分、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P<0.01);CQ因子中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与SCL-90因子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企业外来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不同可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外来教师组SCL-90总分[(150.74±44.57)分]、躯体化[(1.69±0.56)分]、强迫症状[(1.84±0.58)分]、抑郁[(1.77±0.60)分]、焦虑[(1.63±0.55)分]、敌对[(1.68±0.61)分]、精神病性因子分[(1.54±0.48)分]均高于本地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外来教师 SCL-90因子分与LE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CL-90因子分与CQ评分中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Q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欠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外来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外来警察(n=136)和本地警察(n=238)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外来警察组SCL-90总分[(159.68±50.46)分]、抑郁[(1.79±0.62)分]、恐怖[(1.54±0.63)分]、附加因子分[(1.82±0.59)分]高于本地警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来警察SCL-90因子分与LE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CL-90因子分与CQ评分中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敌对、恐怖因子与CQ因子中自责无相关性,与CQ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东莞市外来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欠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国近年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为在研究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对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采用SCL-90量表进行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研究的2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分别与1986年、2006年建立的两个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外来务工人员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群,除人际敏感外合并效应加权均数差(WM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合并效应标准化均数差(SMD)0.2。结论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人际敏感、焦虑和恐怖可能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上海市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2月选取上海市1 800名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SCL-90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18-29岁)比较确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比例,并比较不同特征(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成绩情况)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 533份。经与国内常模(18-29岁)比较,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占28.4%。男性、三年级、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较高,而不同专业、家庭所在地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间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上海市高等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性别、年级、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成绩情况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抽取安徽省50所高校92名学报编辑,采用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名高校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为(132.71±25.90)分,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分别为1.47±0.38、1.71±0.48、1.51±0.42、1.50±0.38、1.43±0.36、1.42±0.37、1.22±0.27、1.49±0.39、1.40±0.27分.本次调查中有16人SCL-90总分≥160分,心理健康问题阳性率17.4%.学报编辑存在强迫症状问题的检出率(30.4%)最高.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中躯体化和精神病性评分高于常模(P <0.05和P<0.01),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常模(P<0.01),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常模相似,但在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均高于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上低于常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飞行员504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0.84±0.15)分,(0.61±0.1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0.28±0.22)分,(0.46±0.26)分],而其余4个因子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36.93±8.49)分,(37.96±8.7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41.11±7.74)分];SCL-90总分<160组的飞行员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0.83±0.15)分,(0.62±0.19)分]高于SCL-90总分≥160组[(0.70±0.15)分,(0.57±0.15)分]的飞行员,且解决问题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组(P<0.01);除敌对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而与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从对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小来看,特质焦虑最大,依次为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 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地震重灾区工作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于2009年12月对5.12文川地震重灾县的580名机关工作干部进行问卷调查.SCL-90和SDS分别比较,并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级别的干部进行比较.结果 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性外总分和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3.291,p<0.001);SDS总均分为 65.47±8.2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11.32,p<0.001).不同情况的干部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正科级法人干部的SCL -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干部(t>3.291,p<0.001);正科级干部SDS的总分极显著高于其他干部(t=2.68,p<0.01);省外援建干部的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和敌对因子分,及SDS的躯体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干部(t>2.58,p<0.01);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对地震重灾区工作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灾后一年半汉源县工作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长期较大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8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上述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入组人员SCL-90总均分为(1.46±0.2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焦虑[(1.75±0.49)分]及抑郁得分[(1.85±0.58)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抑郁[(1.3±0.43)分]及焦虑得分[(1.50±0.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硕士及以上人员的SAS、SDS评分、SCL-90中抑郁与焦虑因子以及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明显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人员,三者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开始受到整体医疗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全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沿海武警边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武警部队的选拔、训练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7年4月18-22日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东沿海的1160名武警边防男性官兵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广东省沿海武警边防官兵躯体化因子分(1.43±0.43)低于武警军人常模(1.52±0.51)(P〈0.01),总均分等其他因子分均高于武警军人常模(P〈0.01);军官群体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士兵群体(P〈0.05);非婚状态官兵的总均分和躯体化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在婚状态的官兵(P〈0.01)。结论:广东省沿海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武警军人常模,应重视广东省沿海武警边防官兵的心理健康,针对部队中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银川市城市不同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银川市不同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教师、体力劳动者5类职业人群随机抽取若干单位,对18-60岁5类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245份。调查对象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为69.33±11.96,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分别为73.74±12.75、63.65±15.72和69.82±14.66;男、女之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评定量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年龄组量表总分较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H=11.92,P〈0.05);5类职业中,管理人员量表总分最高(72.70±12.32分),体力劳动者最低(63.12±11.22分),5类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0.36,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城市不同人群中,体力劳动者的自测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4.
夜晓亮  张步振 《海南医学》2011,22(24):18-20
目的了解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WHOQOL-BREF和SCL-90量表,对驻昆明某部280名抗震救灾官兵和330名非抗震救灾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各领域百分制得分分别为(58.65+15.02)分、(56.88±14.66)分、(63.01±17.92)分、(50.73±15.16)分。除社会领域外,其余三个领域与非抗震救灾官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在SCL-90评分中,除躯体化因子分外,抗震救灾官兵在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非抗震救灾官兵,且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总均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民族、籍贯、学历、职别、婚姻状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SCL-90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抗震救灾官兵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比非抗震救灾官兵差,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民族、籍贯、学历、职别、婚姻状况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7-10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上海市7个区5856名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 FTND)评价尼古丁依赖程度,尼古丁依赖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外来务工者的吸烟率23.7%(1274/5380),吸烟者的平均FTND评分3.38±2.49,其中尼古丁高度依赖者和低度依赖者分别占21.7%(277/1274)和78.3%(997/1274),FTND评分分别为7.00±1.07和2.37±1.7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外来务工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吸烟年限和外出务工时间。受教育程度低的吸烟者更容易出现尼古丁高度依赖,且随着教育程度的降低,尼古丁高度依赖的风险逐渐增加(以高中及以上者为对照,初中文化者OR=1.742,小学及以下者OR=1.994);吸烟年限越长越容易出现尼古丁高度依赖(以吸烟年限5年及以下者为对照,吸烟年限6~10年者OR=3.007,11~15年者OR=4.076,16~20年者OR=5.451,20年及以上者OR=5.726);外出务工时间3年以上者成为尼古丁高度依赖者的风险低(以外出时间1年以下者为对照,3~5年者OR=0.602,5年以上者OR=0.407)。结论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吸烟者中尼古丁高度依赖的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吸烟年限、外出务工时间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尼古丁依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8名安徽省春节返乡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达到39.8%,其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15.5%,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P<0.01)。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在不同性别(主要表现在SCL-90总分及敌对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婚姻状况(主要表现在SCL-90总分、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不同文化程度(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年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不同月收入(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因子及抑郁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月收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食管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为提高食管癌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调查120例食管癌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4周后,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豫北地区食管癌患者及其配偶的SCL-90评分均高于常模,其中食管癌患者的总分(154.97±22.53)、躯体化(1.89±0.32)、焦虑(1.85±0.37)、抑郁(1.75±0.44)等多个因子得分及其配偶的总分(149.16±20.25)、焦虑(1.96±0.46)、抑郁(1.89±0.43)因子得分显著增高(P<0.01)。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上有显著差异,男性、5059岁、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及女性、文化程度低的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亚群(P<0.01);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豫北地区食管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更全面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对我国近10年农民工心理健康调查加以整合分析。方法收集筛选出近10年关于我国农民工SCL-90研究成果21项,将其九个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合并检验、综合评估效应值、齐性检验、敏感性分析等统计处理,并对其中6项有关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进行效应值分析。结果 (1)9个因子的合并检验P值均〈0.01;(2)9个因子中,4个因子的效应值d在中效应的范围内,5个因子在大效应范围内;(3)地域、样本量、出版年代与SCL-90中9个因子呈低相关;(4)女性农民工在6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农民工。结论我国农民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女性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性农民工,在"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