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酵素菌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2株乳杆菌 (Lacot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细胞的形态大小 ,染色特征。葡萄糖氧化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生长因子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葡萄糖产气试验。阿拉伯糖、葡萄糖、纤维二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松三糖、密二糖、棉子糖、核糖、木糖、鼠李糖、甘油等糖醇类发酵产酸试验。厌氧生长试验。菌株的 15℃生长试验、4 5℃生长试验。乳酸产气试验。营养要求、底物利用、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检测等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分析。结果  2株乳酸菌 (Lacotbacillus)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结论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2.
酵素菌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1株酵母菌 (Yeast)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株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 ,繁殖方式 :单极芽殖、二极芽殖、多边芽殖或裂殖。能否形成非结合子囊、结合子囊和子囊孢子。菌落类型 :光滑型、粗糙型或粘液型。菌落的大小形态、质地、颜色、透明度、气味。假菌丝生长试验 ,掷孢子试验。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试验 ,碳源、氮源的同化试验。无维生素培养基生长试验 ,放线菌酮抗性试验 ,尿酶、卵磷、土温分解试验。重氮基蓝B试验 ,类淀粉化合物形成试验 ,5 0 %葡萄糖生长试验 ,10 %NaCl生长试验 ,37℃、40℃生长试验等项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 ,对酵母菌的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  5株酵母菌鉴定为粉状毕赤酵母 ;6株酵母菌鉴定为酿酒酵母。结论 粉状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是构成酵素菌菌种的主要活性菌种。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1株酵母菌 (Yeast)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3.
雷蕾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1):1865-1867
目的:探究对慢性腹泻患者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诊治的慢性腹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前者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后者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检测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更高,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水平更低;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IgA、IgG)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0%VS 5.0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腹泻患者治疗中,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李勇  李仁波 《当代医学》2008,14(23):177-17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5%).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 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菁  宋纪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92-1492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本地发生的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承德市餐饮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食源性致病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0年在街头摊点、小吃店、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采集的熟制米面制品、寿司、饮料、甜品4类183份餐饮食品,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第一法平板计数法进行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并采用PCR法对分离鉴定的19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餐饮食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10.4%,寿司和熟制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0%和18.0%。不同流通环节中街头摊点和小吃店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2%和28.2%,超市、饮品店、饭店、快餐店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19株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携带毒力基因菌株14株,其中6株携带呕吐型肠毒素cer和ces检出率分别为21.1%和15.8%。8株携带腹泻型肠毒素HblA、nheA、nheC检出率分别为10.5%、26.3%、31.6%。结论 承德市餐饮食品存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眼内炎对视功能的影响非常严重,枯草芽孢杆菌性眼内炎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一种,因其毒力较强,可在12~24h内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清一起家庭式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家庭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其规律,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方法,同时采集相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该家庭7口人,进食隔夜米粉5人均发生食物中毒,其余2人不食不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为进食物,排水样便、无浓球及血便,伴有头晕与乏力。所有患者在当天早餐均进食置冰箱保存的隔夜米粉,样品剩余隔夜米粉与5份患者呕吐物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呈阳性,5份患者血清凝集抗体滴度增长大于8倍。结论此次事件是进食了未经彻底加热的隔夜米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应加强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卫生防范意识,隔夜食物进食前必须彻底加热是预防该类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 从1998年以来,我室对78份角膜炎、结膜炎患者标本进行了病原性分析,分离菌株共计78株,其中得到蜡样芽孢杆菌6株,占总数的7.7%。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均系本院眼科患者,经过初步治疗,且疗效不显著的角膜炎、结膜炎患者。我们使用无菌棉拭子涂擦下穹窿结膜面,并立即将标本接种于巧克力琼脂、羊血琼脂、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和SS琼脂培养基中。放置35℃恒温孵育箱内培养18—24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恩施产半夏植株体内分离培养有益的内生细菌,为制备半夏益生菌提供菌株。方法取半夏植株样品经前处理后,接种至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培养48 h后选择目的菌落,经纯化培养后,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并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结果三类标本的培养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灰白色,直径3~4 mm,边缘整合,中央凹陷,呈肚脐状;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呈沉淀生长,上液澄清,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直杆状,成链状排列,菌体长5~10μm,宽1~2μm,培养48 h后可见芽胞形成,位于菌体中央,呈柱状,结合生化反应结果,所分离的半夏内生菌菌株符合地衣芽胞杆菌特征。结论半夏内存在多种内生菌,从半夏植株内能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对研究制备半夏益生菌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益阳市某餐饮店出现一起全家5口人食用凉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方法采用对样品菌数测定、培养分离及生化分型等实验方法。结果确认此次中毒事件由蜡样芽孢杆菌1型污染食物引起。结论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物较为多见,大多以流行病学调查为主,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尤其是生化分型实验却鲜有报告,本组则重点报告实验室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本院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的108株非发酵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60.2%(65/108),不动杆菌占21.3%(23/108),麦芽窄食单胞菌占8.3%(9/108),其它非发酵菌占10.2%(11/108);非发酵菌分布部位以呼吸道分离率最高(95.3%),其次是创面分泌物3株(2.8%)和泌尿道2株(1.9%);三种主要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较敏感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定期监测非发酵菌感染种类、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微生物学兴趣小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微生物学检验综合素质,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宋勇  于金艳 《中外医疗》2016,(21):26-28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群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比两组患儿的阳性检测结果和不同年龄患儿的血清学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测率为87.3%,对照组患儿的阳性检测率为61.9%,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7岁患儿的血清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的敏感性高,阳性率高,可作为支原体感染检验的首选方法,可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临床。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芳香族氨基酸和维生素对转酮醇酶缺失的枯草芽孢杆菌生长以及D-核糖生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酪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生物素、烟酸、吡哆醛的添加能改善菌体生长,提高D-核糖产量,特别是烟酸作用尤其明显。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培养基中的维生素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优化培养基中D-核糖质量浓度达到 (23.4±0.39) g/L,与预测结果一致,是不添加维生素时核糖产量的2.31倍,D-核糖对葡萄糖的得率达到0.353 mol/mo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昆明市市售五类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抗药性进行了调查。五类食品中蜡菌的总检出率为19.20%;其中以奶制品的检出率最高,为41.20%;每克食物含菌量多在10~2~10~4之间,污染程度虽不太高,但却较广泛存在。生物学分型以2,8,及10型为主,可分型率为97.65%;血清学分型可分型率为92.98%,以3型最多,1型次之。奶制品中生物2、8型占54.55%,血清1型占36.36%,值得关注。分离菌株对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并表达该基因。方法:根据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获得该基因并与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与表达载体pET22b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DE3)进行表达.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速率法测定其活性。结果:克隆到的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源基因的同源性为99%,克隆到的GD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167位左右存在突变:EVI(GAAGTGATT)→AF(GCGTTT).利用酶的初提液测定的葡萄糖脱氢酶活力为75U/L,比活性为10U/mg。结论:运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后的重组体经大肠杆菌初步表达有活力,经诱导有望获得高产量的葡萄糖脱氢酶,从而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