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胰岛素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烧伤的特征是代谢紊乱,包括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消耗,高糖血症及氧耗增加,这种分解状态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阻碍伤口愈合,延长恢复期。应用激素(如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胰岛素)可促进合成代谢,因为这些激素是内源性产生的物质,调节正常的机体代谢。引起人们兴趣的是胰岛素可调节与烧伤有关的分解代谢,因为胰岛素是调节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摄入后的合成代谢反应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肠道粘膜细胞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增强的全静脉营养治疗处于分解代谢状态的某些疾病,可通过其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的促合成代谢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代谢的影响。 方法 烧伤患者2 4例 ,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例。分别于伤后第 3~ 17天皮下注射rhGH(9U/d)和等量等渗盐水。于伤后第 3、10、17天抽血检测血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血清蛋白、血浆胰岛素、血浆胰高血糖素及血糖值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伤后第 10、17天 ,rhGH治疗组血清GH、IGF 1、IGFBP 3、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两组各时相点血清白蛋白、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严重烧伤后应用小剂量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 ,对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激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周胰岛素抵抗是引起应激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受体,受体后,体仙激素环境及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等几个方面对胰岛素抵抗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烧伤早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Hao D  Guo Z  Chai J  He L  Sheng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1):689-691
目的 观察小型猪切部前后应激时血浆激素的变化及烧伤休克斯切痂植皮手术对早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16只小型猪35%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伤后24小时切痂组(S组)和96小时切痂组(N组),分别于伤前、伤后24、48、96小时及7天采血,检测胰岛素、胰岛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结果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于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伤后7天时,S  相似文献   

6.
应激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胰岛素抵抗是引起应激机体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受体、受体后、体内激素环境及细胞因子、胰岛 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等几个方面对胰岛素抵抗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神经再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轴突生长及突触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二甲双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观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过程中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变化及月经恢复、排卵和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9.
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疗效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剂减轻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168例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转移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危重度烧伤伴严重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及血糖的影响 ,寻找最佳用药时机。 方法  4 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伤后第 7~ 9天开始治疗组 (治疗组 1)和伤后第 10~ 14天开始治疗组 (治疗组2 )。观察伤后第 1、3、5、7、10、14、2 1天IGF Ⅰ、IGFBP 3、血糖动态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 1和治疗组 2应用rhGH后 ,上述 3项指标均有升高 ,其中IGFBP 3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与治疗组 2比较 ,用药后各时相点的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伤后第 7~ 9天是严重烧伤患者应用rhGH的较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小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深度烧伤后形成小面积难愈性残余创面168处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在早期少量多次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贝复剂湿敷后给予湿性敷料包扎(改进法,100处),与仅外喷生长因子后给予碘伏敷料湿敷包扎的常规法(68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法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联合生长因子及湿性敷料处理难愈性小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能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31例人体股动脉粥样斑块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股动脉动脉粥样斑块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呈强阳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平滑肌细胞密集的部位。而正常人动脉壁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仅在中膜有微量表达。结论: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增高与AS及ASO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尽管在非常合适的氮和热量供应条件下,烧伤仍然会产生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烧伤应激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有关。烧伤病人的生长激素(GH)分泌增多。但有报道则提出GH的血清浓度低下。这些通常所测得的是单个值,并不能反映总GH分泌,因为GH分泌呈波动形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是总GH分泌的指示剂,在这些烧伤病人中并  相似文献   

14.
题录     
1.营养的途径和类型影响IgA介导的肠细胞因子Angele MK. Ann Surg, 1999; 229(5):662~6682.严重烧伤后肌肉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蛋白结合物的治疗效果Hemton DN. Ann Surg, 1999; 229(5):713~722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和损伤状态下,外源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营养支持下可互补或单独起作用,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加快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择 1998~ 2 0 0 2年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面积为 5 0 %~ 90 %TBSA的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16例 )和对照组 (B组 ,16例 ) ,治疗组伤后 7d开始皮下注射rhGH,用量 0 .2 5U·kg-1·d-1;对照组于相同时相点注射等量等渗盐水。观察注射后两组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 (REE)、非蛋白呼吸商(NPRQ)、糖代谢、氮平衡、内分泌激素及炎症介质水平变化。  结果 A组NPRQ于伤后 7d开始增高 ,到 2 1d为 0 .80± 0 .0 9;血浆前列腺素E2 、血栓素B2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6显著降低 ;胰岛素、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显著升高 ,伤后累积氮丢失明显低于B组。A组肾上腺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B组 (P <0.0 5 )。  结论 伤后适时应用rhGH可调节严重烧伤患者的高代谢反应 ;通过增加机体GH、IGF Ⅰ及胰岛素 ,可促进蛋白质合成 ,改善营养状况 ,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成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个由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由3个二硫键相连,分子量为760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介素C是同一部分,受垂体生长激素的控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各种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原,包括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对成骨细胞有中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调节了动物细胞周期G1期的活动,并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骨骼细胞分泌的重要生长因子,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以下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构成、骨骼分布特点及其对成骨细胞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生长因子—1与成骨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是一个由 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由 3个二硫键相连 ,分子量为 760 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和生长介素C是同一部分 ,受垂体生长激素的控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是各种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原 ,包括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对成骨细胞有中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调节了动物细胞周期G1期的活动 ,并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是骨骼细胞分泌的重要生长因子 ,以自分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成骨细胞的功能。以下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基因构成、骨骼分布特点及其对成骨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收集国外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国内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及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发生机理研究,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复杂且密切的联系。结论胰岛素抵抗及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但仍需在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简要论述了在梗阻性黄疸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0的变化,以及其在梗阻性黄疸时与肝脏功能,内毒素血症和免疫功能的关系。并对IGF-1在临床上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