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回顾性地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猝死前心瓣膜损害情况、洋地黄使用情况、心功能情况、心电图表现及猝死时间进行了分析。提示应重视风湿性以及心脏病合并重度心衰、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瓣膜病变为高危者。特别应用重视洋地黄治疗病人的监测并加强7Am-12Am的心电图监护,力争减少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猝死120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临床病理研究证实猝死120例中心原性占61.7%(74/120),其次是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各占11.7%、8.3%、7.5%)等。冠心病猝死占心原性猝死64%(48/74)。猝死于院外者占75%,死于发病后1小时内占89.4%,既往“健康”者50%,一年内心电图正常者占1/3,35岁以下占27%(13/48),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41.6%,冠脉血栓形成和心脏破裂各占14.6%,冠脉Ⅱ-Ⅲ级狭窄72%。提出加强院前防治抢救以降低院前猝死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金玉华 《临床医学》2001,21(11):24-2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猝死在临床上亦随之增多,本文收集了近二年在我院急诊收治的猝死病例,探讨其猝死的病因,以提高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3例均为青壮年男性,年龄为28~43岁。发病时问:18例发生在夜间,且以睡眠时多见;发生在上午者2例,下午3例。 1.2 发病时情况及诱因:突发昏迷15例,头痛4例,尖叫3例。死前有明确病史者、高血压病者2人,心肌炎者1例,自觉胸闷者3例,“上感”者5例。猝死前可查诱因:有饮酒史者1例,情绪激动者2例,疲劳者2例。 1.3 就诊时情况:23例患者送至我院急诊时,均  相似文献   

4.
猝死是指原发先正常人的突发的,非预料性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24小时内死亡为猝死,据文献报告^[1],猝死约占所有非外伤性院前死亡的1/3左右,心源性猝死的定义是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约占猝死的90%,目前更多的心脏病学者主张把时限在6小时内,本文旨在通过对1997-1998年于本民人急诊科诊治的猝死病例的分析,试图了解其高发年龄、危险因素、并发对病的预防,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的降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院前猝死病例的分析,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术(CPR)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提高院前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9年9月诊治的院前猝死2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有效7例,占2.75%,康复出院5例,占1.96%.结论:尽早发现猝死病人和尽快进行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尽快达到现场和有效干预是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普及CPR技术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院内猝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猝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男性多见,无明显职业分布;基础疾病38%为心血管系统,其次为呼吸系统;仅28%有明确诱因,发作以夏冬季常见,24h中以凌晨和夜间多见。全部经心肺复苏,仅1人存活。结论:应针对猝死的特征进行一系列的干预.以积极防治猝死。  相似文献   

7.
猝死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22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病房里的猝死发生率,占内科死亡患者数的21.2%,其中以心性猝死居首位,占猝死患者的86%,而冠心病是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作者根据本文资料特征,提出对猝死病人的防治:1.争取早期发现最可能导致猝死的病人;2.密切观察有心电不稳定证据的患者;3.要重视猝死因的预防;4.对心律失常而药物不能控制者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分析尸解猝死(SD)病例,探讨其不同亚群(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谱等)的流行特征.方法搜索CBM、万方、知网、维普、百度文库等国内的常见数据库,分别检索到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首篇自1964年以来至2018年8月长达约55年期间的相关文献428篇.纳入明确病例为猝死并进行尸体解剖且数据资料较完整的文献231篇.进一步统计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人群分布、疾病特点、发生时间及地点分布等.结果①人群分布: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中,男:女=2.63:1.年龄最小为出生后21 h,最大97岁,平均年龄41.60岁.②发作特点及病谱分布:情绪激动(25.66%)、劳累(24.53%)等.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为:突发(20.10%)、休息睡眠中(16.71%)等.有既往病史者中,最多见高血压(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5516例尸解中,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为3186例,占57.76%(95%CI44.8%~70.8%),这其中又以冠心病猝死占最高55.24%(95%CI53.51%~56.97%);肺源性猝死占猝死总病谱的第二位(21.63%),第三是脑源性猝死(9.21%).不同年龄组总体病谱构成不同,Pearson值为1145.321,P<0.001.其中0~3周岁多见肺源性猝死,3~15周岁多见脑源性猝死,青年人多心源性猝死.31~63周岁为心源性猝死高峰,高于其他年龄段,包括63岁以上.并且,年龄不影响冠心病猝死的发生.③时间分布:极端气温的冬夏季猝死发生率高于平均气温的春秋季(P<0.001).猝死尸解时间中,3天内解剖者94.17%.④空间分布:2447例有地点记录者中院内猝死(62.73%)高于院外(37.27%,P<0.001).结论预防猝死的关键在于识别高密度低风险人群.猝死的预防需避免劳累、情绪激动,要戒烟限酒,注意极端气温,适当运动,控制“三高”及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9.
宿清和 《临床荟萃》1994,9(6):263-264
心性猝死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该病引起国内外医学专家广泛重视。但有关老年人心性猝死的报道不多,对其临床特征研究甚少。本文就1987年6月~1992年11月按WHO标准确诊36例老年心性猝死临床资料加以分析,试图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239例猝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华  马光  张秀芬  王新颖 《临床荟萃》2009,24(11):969-970
猝死是指24小时内由于潜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意外的自然性死亡(非暴力性),可以是潜在的器质性病变发展不可逆转的结果,也可以是功能失调如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属病理性死亡。尽管现在有一些高科技的检查仪器(如超声、CT、MRI等),实验室检查日新月异,但查明猝死病因的主要手段还有赖于尸检。现将我们收集的239例猝死案例的尸检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哮喘猝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云  戴月芬 《急诊医学》1999,8(6):410-41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院前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1月—2010年7月院前猝死32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1例病人中254例有明确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多发,夜间多发。院前急救仅5例复苏成功。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对我们2000年来从不同医疗机构收集的16例猝死并有尸解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27~38岁4例,42-45岁4例,46~50岁4例,52~54岁2例,70~72岁2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27岁。有12例猝死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后的输液过程中,2例发生于争吵后。  相似文献   

15.
对我科1985~2005年间受理死因不明尸体解剖中猝死的7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21例.新生儿1例,婴幼儿4例,15~30岁19例,31~40岁13例,41~50岁10例,51~60岁8例,61~70岁12例,71岁以上4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折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猝死的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猝死的因素有劳累、感染等,院内外均可发生猝死,但以院外为多.结论:控制多种危险因素,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猝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志泉  黄翠瑶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40-1141
猝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非人为的自然死亡。该定义包含了死亡时间与形式是无法预测而又“快速、自然”的概念,在这点上统一了猝死的定义。猝死的时间界定尚无一致意见^[1-3],有定为24h,也有定为6h,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1h,特别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因为超过这一时间,猝死会夹杂不少其它因素,以致影响防治。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人猝死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予聪  金雪光 《新医学》1996,27(5):252-253
精神病人猝死6例分析浙江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吴予聪浙江嘉兴市乌镇康慈医院金雪光,陈宝生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猝死是指自然发病后6小时内出乎意料的死亡[1]。我院于1984年1月至1994年12月间共发生住院病人猝死6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22%。现就猝...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猝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对2000-2011年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38例猝死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折.结果 38例恶性肿瘤患者非心源性猝死24例(63.16%),其中大面积肺动脉栓塞17例(44.74%);心源性猝死14例(36.84%),其中恶性心律失常12例(31.58%).结论 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及恶性心律失常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猝死的常见原因,积极治疗及预防可降低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