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悸,胸闷是很多患者就诊的原因,也是很多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可以是心脏器质性疾病也可是功能性疾病.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对其作出正确判断.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86例主诉心悸,胸闷患者均是2007年1月-2010年12月来院检查患者男27例,女49例年龄17-89岁,平均年龄58岁.症状:反复心悸胸闷1d-2年不等,偶伴失眠,头昏.采用北京美高仪的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h描记,将采集的心电图信号通过计算机测量,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226例心悸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平  韩晓光  张淑英 《广东医学》2002,23(10):1058-1058
目的:将226例心悸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26例患者均做过两次以上心电图,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记录24h心电活动,回放并进行分析、记录。结果:226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98例(占43.4%),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201例(占88.9%)。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者12例(占5.3%),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者37例(占16.4%)。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悸的临床症状,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以获得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3.
金杯 《吉林医学》2013,(30):6324-6324
目的:探讨24 h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及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黑朦、眩晕、晕厥、抽搐等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对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能成功完成心电图检查,无一例中途脱机等无法完成检查病例。24 h动态心动图能检出更多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阳性110例,阳性率为55%,而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174例,阳性率为8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更为敏感,比常规心电图能检出更多的阳性病例,24 h动态心电图对有可疑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吕淑范 《黑龙江医学》2009,33(7):534-535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对有胸闷症状者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系统监测24h后分析心电情况。结果980例中,共发现ST-T改变及心律失常694例,检出率为71%。结论心悸、胸闷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DCG检查分析有助于病因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有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13例患者能较好地反映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有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平静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 13例患者能较好地反映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旱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张淑芹 《包头医学》2012,36(3):163-164
目的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Century3000型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连续记录24h心电图,并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及症状发作时间。结果:360例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占92%,LOWn氏分级Ⅲ-Ⅳ级78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磊磊 《中原医刊》2006,33(21):32-32
目的通过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 I)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检测SM 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行12导全程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SM I发作阵数是症状性心肌缺血的3倍多;SM I发作时其平均心率较症状性心肌缺血为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 I集中发生于6∶00~12∶00之间。结论动态心电图不失为检测SM I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常作为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晕厥病因鉴别、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评价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间歇或者偶然出现,心律失常病人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时,常常并不在正当发作时,因此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对检出偶发或阵发心律失常具有优越性,对于有心悸症状者,对照病人日记中所记录的出现心悸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判断病人的心悸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心律失常所致。而以心悸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较常见。本文对200例常规体表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便明确诊断,协助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体表心电图记录时间较短.很难更多地发现心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所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可较多地发现心悸时心电变化及其规律性,用以提供临床诊断并指导治疗。资料与方法对我单位从1989年1月至1997年12月因反复心修而就诊的126名患者的常现12导联心电图摘记的基础上,再进行24小时DCG检查。其中男19例,女77例.年龄18~72岁(平均43.32岁)。除外麻黄素、阿托品、茶碱类、喘息定等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所有病例采用美国Wismagu型磁带式心电监测系统,CM1、CM5、CM3通道24小时连续记录,病人在监测期内发作心悸并…  相似文献   

11.
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无创伤性的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的检查手段。检查时,主要是通过心电示波器监测该检查过程中Ⅱ导联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在测量诸如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等心电生理指标时,可同时使用心电图机记录体表心电图。由于该检查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不可能在此过程中,不间断地用心电图纸记录体表心电图,即使能,也给结果分析带来极大地困难和不便。为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试用动态心电图仪记录体表心电图。1 资料与方法本组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心悸原因待查1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66例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常规组)与动态心电图组(动态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 h的心电变化,记录仪很轻巧,检查期间由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可长时间作动态连续监测记录,尤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岚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38-939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联合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不明原因的老年晕厥患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24例患者在记录期间出现至少一次的缓慢性或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比例为42.9%,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出现晕厥13例,占23.2%,其中1例患者发生晕厥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在老年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心律失常是老年性晕厥的主要原因,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老年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悸,胸闷常是心脏病疾患的主诉症状,特别是当短阵性,一过性发作更难于与其它系统疾病鉴别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此,我们自2002年到2004年元月对223例心悸、胸闷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其中118例采用KL-Ⅲ型袖诊自控式动态心电图监护仪(KL-Ⅲ组)作24小时监测,另10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常规组)检查,以观察与症状有关的心电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平  王冰 《中国医疗前沿》2013,(22):75-75,64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和分析。方法对5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总结晕厥发作时24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50例患者中,晕厥15例(30.00%),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存5例。结论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及时捕获晕厥发作时心电变化,明确心源性晕厥的病因,更好地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传广 《右江医学》2000,28(4):289-289
我室对 3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自觉有阵发性心悸的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 2 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 ,比较其检出结果 ,旨在说明对心律失常及ST T改变动态心电监测较普通心电图更有临床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  选择临床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诉有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病人共 351例 ,其中男性 147例 ,女性 2 0 6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 6 .8岁。住院病人 342例 ,门诊病人 9例。采用DCG 90 0 0B型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作 2 4小时连续记录。全部病人在作2 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之前均作过普通心电图检查。结  果   1.351例经 2 4小…  相似文献   

17.
24h动态心电图监护系统主要针对一般心电图不易捕捉到的异常心电信号而对患者进行的24h动态监测,它有效的克服了普照通心电图在检查时受环境、药物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准确记录非卧床病人在休息、运动、进餐及情绪变化时的24h心电图。我科自2003年5月份引进动态24h心电监测仪.耐163例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探讨动态心电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笔者收集了100例有心律失常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律失常及ST-T异常变化的检出率,井同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比普通的心电图记录准确,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价值。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由小型记录仪连续24h记录受检查者动态心电图变化,可获得24h的心率、心律不齐、不正常的QRS渡群形态ST段移位等心电图信息。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SMI)因表现隐匿 ,部分病人预后差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 ,进行 2 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 ,以探讨冠心病患者 SMI的特点和发生规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从近年来 ,我院采用 2 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冠心病患者中 ,选择有发作性 ST段缺血压低者 40例。其中男 35例 ,女 5例 ,年龄 43~ 74岁 ,平均 61 .2岁。1 .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 circadian便携式双通道磁带记录仪 ,进行 2 4 h心电图监测记录。在监测记录时由患者详细记录 1 d内的工作、生活、情绪变化及症状。将 2 4 h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心悸病因,了解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其它心脏病变之间的关系,我们对2001年-2003年以来108例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发现心悸与心律失常有着直接关系,心悸患者大多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难以更多地发现与心悸有关的心电图资料,前来就诊的心悸患者大多心电图报告正常。动态心电图经24h监测则大多能准确找出心悸的病因。108例报告分析81%的心悸与心律失常有关,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