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钟谷平  熊朝亮  范慧珍  李川 《江西医药》2011,46(10):924-92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多隐性起病,糖尿病的"三多"症状因受肝病的影响常不典型,70例通过饮食控及治疗肝病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降至6.0mmol/L以下(78.6%);19例饮食控制无好转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控制(21.3%)。结论肝源性性糖尿病首先以控制饮食和治疗肝病为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50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5~2009年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入院前发现糖尿病13例,入院后发现糖尿病37例,均以肝炎症状为主,仅6例有客观多饮、多尿现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 19.0~248 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786 U/L,空腹血糖7.8~13.4mmol/L,餐后2h血糖11.6~16.2 mmol/L;病原学检查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4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2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病原未定1例;44例慢性轻、中、重度肝炎引起的糖 尿病患者采取以治疗肝病为主的治疗后,33例治愈,11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糖尿病得以控制;而6例重型肝炎、肝硬化引起的糖尿病,由于肝脏病理变化的严重性,病死率很高,其中死亡3例,占同组病例的50%.结论肝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障碍的共同结果.其治疗以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为主,以降血糖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3例患者死于肝病并发症外,其余患者空腹血糖均控制在(6.8±1.0)mmol/L,餐后2h血糖均控制在(8.2±1.1)mmol/L,睡前血糖均控制在(7.3±1.8)mmol/L。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4.
张伟  李晋平  杜滨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85-158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0例,发生率23.5%,各型肝硬化均可发生;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10例人院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均≥11.1mmol/L;总胆红素水平高,血清白蛋白、胆碱脂酶、总胆固醇低。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短效胰岛素治疗;26例血糖正常,8例好转(血糖6.1~11.1mmol/L);6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有其临床特点,治疗要兼顾肝损害和糖尿病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保肝、降糖等综合治疗后,35例血糖〈6.9mmol/L,7~10mmol/L患者共15例,血糖〉10mmol/L10例;32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采用保肝、抗病毒与胰岛素降血糖等综合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肝源性糖尿病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而发生的糖尿病,治疗是在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的基础上,辅以胰岛素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45例患者中,除2例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外,其余患者以肝硬化症状为主。既往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炎。空腹血糖升高以中、低度为主。经保肝、降糖等治疗,21(46.7%)例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值降至正常,24(53.3%)例患者需长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和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过基础胰岛素治疗、晚餐后2h血糖<7.8mmol/L但凌晨7时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2~4u,剂量根据血糖调整;B组34例,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25~0.75g,剂量根据血糖调整。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晨间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夜间或凌晨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且降低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血糖的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四清 《中国医药》2011,6(8):933-934
目的 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比较其与原发性糖尿病的差异.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4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50例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糖、肝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31例(63.3%)为丙型肝炎,18例(36.7%)为乙型肝炎;30例(61.2%)为肝硬化;3例(6.1%)伴程度不同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2例(4.1%)伴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21例(42.9%)患者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多饮、多尿、多食症状者42例(84.0%),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者28例(56.0%).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7.9±2.4)mmol/L,餐后2 h血糖为(13.9±3.6)mmol/L;对照组分别为(8.9±4.4)、(10.3±4.1)mmol/L.对照组餐后2 h血糖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可伴发糖尿病,而肝源性糖尿病常缺乏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可正常,糖尿病症状常被肝病症状所掩盖.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 4 0例患者均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 1月来我院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 2 8例、女 1 2例 ,年龄 5 2~73岁。平均 6 5岁 ;均符合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磺脲类药物治疗失败而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注射胰岛素。按美国糖尿病学会 1 994年新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 ,所有患者为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即空腹血糖 >7.0 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 0 .0 mmol/L。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近期糖尿病并发症及慢性胃肠道并发症。1 .2 方法 所有病例维持原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变 ,进入研究时加…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22.8%,各型肝硬化都可能并发糖尿病;但以丙肝肝硬化发生率最高达63.1%;典型的"三多"症状多不明显;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上升,其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及小剂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治疗、短效胰岛素治疗,32例中23例血糖正常,5例好转(血糖6.1~11.1mmol/L),4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采取饮食控制、护肝、休息等综合治疗,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及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难控脆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32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应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16例(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水平。结果对照组早餐前(16.87±1.4)mmol/L、早餐后(20.09±3.52)mmol/L。午餐前(15.6±1.2)mmol/L、午餐后(18.44±4.21)mmol/L、晚餐前(16.0±1.5)mmol/L、晚餐后(19.67±3.46)mmol/L、睡前(15.8±3.1)mmol/L;观察组早餐前(6.8±2.1)mmol/L、早餐后(9.26±1.32)mmol/L、午餐前(6.6±1.8)mmol/L、午餐后(9.34±1.37)mmol/L、晚餐前(7.0±0.6)mmol/L、晚餐后(9.65±1.79)mmol/L、睡前(6.8±2.1)mmol/L,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难以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可以有效治疗预混胰岛素难控脆性糖尿病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肝源性糖尿病诊断及治疗的探讨——-附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诊断明确病人给予原发病治疗,部分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结果95%(57/60)病人经原发病及胰岛素治疗,血糖均得到满意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硬化表现为主,糖尿病的症状比较轻,慢性并发症少见,有别于2型糖尿病。应积极给予原发病治疗,宜早期使用胰岛素。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慢性肝脏病变导致的肝脏微循环障碍、肝脏实质性损害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为提高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水平,本文收集了2000年6月一2006年6月入院的肝硬化病例193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就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诊断和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本院41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占肝硬化的比例为25.79%。其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随肝功能好转,血糖水平有下降趋势。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保肝和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不足所引起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并伴有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就可诊断为糖尿病。我科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外科大手术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控制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普外科大手术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42例经输入胰岛素16U,血糖降到4·1~6·7mmol/L;25例增加胰岛素输入量及浓度后,血糖降到4·1~6·7mmol/L。结论普外科大手术并存糖尿病术后可应用大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将血糖控制在4·1~6·7mmol/L范围内,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周成梅 《天津医药》2011,39(3):264-265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口服药物与胰岛素治疗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空腹血糖均≥11.1mmol/ L,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试验组)、口服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血糖达标为在5~14天内末梢空腹血糖≤6.0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治疗2~6个月后,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C肽及其对应的血糖,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在2~6月后60例均停药,对照组仅4例出现停药情况。且试验组检查胰岛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 早期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高糖毒性,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且越快控制好血糖越容易出现停药。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54-7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与诺和灵30R降低血糖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周期3个月。选择病程3个月以上,单纯口服两种药物以上效果不佳者,空腹血糖(FBG)>8.0 mmol/L,餐后2 h血糖>12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江苏扬子江药业生产),睡前22:00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长秀霖);对照组用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在早餐和晚餐前皮下注射两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血糖<2.8 mmol/L为低血糖标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基本达标,未见低血糖昏迷。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较诺和灵30R组明显,且前者低血糖发生率较后者低。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那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为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肝炎27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肝硬化30例,肝癌2例。所有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共70例,占97.22%。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其症状多较轻微。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例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三多"症状,且症状不典型,其余均以肝硬化的症状及体征为主:纳差、乏力、腹胀、腹水、肝掌、蜘蛛痣、脾肿大、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为主,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硬化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病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避免漏诊。空腹血糖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通过控制饮食,改善肝功能,胰岛素应用等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