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PCI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PCI治疗组,95例),疗程24 h。结果替罗非班组9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均未见大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和6.3%,两组之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CS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98例ACS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抗ACS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疗程为48 h,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在出院后随访6~12 mo。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B组胸痛缓解时间明显快于A组[(41±8.3)min vs(63±11.5)min,P<0.01],7 d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少于A组(6次vs 12次,P<0.05)。B组用药后48 h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低于A组,96 h时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治疗ACS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取得进一步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金川  马根山  冯毅  朱建 《江苏医药》2006,32(6):579-580
目的 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疗程24h。结果 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受试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4h:2.5%与17.5%;30d:5.0%与32.5%,均P〈0.01)。受试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及24h平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出血并发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ACS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疗程均为2~5d。观察2组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心电图改变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5d和30d主要终点事件有明显下降(P〈0.05),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新型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盐酸替罗非斑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本文综述了盐酸替罗非班的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替罗非班对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心肌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科冠心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其中替罗非班组70例,对照组66例,给予冠脉造影、PTCA、置入支架,其中替罗非班组术后给予替罗非班以8ml/h静脉滴注24~36h,并给予阿司匹林、波利维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检测患者术后及术后12h、24h心电图、心肌酶、血小板聚集率检查;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波利维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进行同样检查,并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皮肤、牙龈及内脏出血。结果 两组相比年龄、病变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相似,两组心肌酶、心电图(ECG)ST段最大偏移、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无血小板减少发生。结论 替罗非班对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可降低出血率并降低介入治疗后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 2005年4月至2010年6月,341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征患者中,发生5例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1.47%。5例患者中,4例为男性,年龄45~78岁。1例为女性,年龄为72岁。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 5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2~12 h,血小板最低值在(10~81)×109之间,其中重度1例,极重度1例。停用替罗非班24~144 h后血小板计数值恢复正常。其中3例发生出血并发症;无需要输血小板和输红细胞的病例,未发生再梗死及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进而诱发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最为重要,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ACS治疗的关键是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B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更彻底、更完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是安全有效的,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影响。方法符合STEMI入选取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等治疗,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级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2组术中都常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应用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和SumSTR(Sum ST-segment resolution)方法对心肌组织的灌注进行评价。结果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治疗组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灌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林杨闯  余祖善 《中国药师》2016,(12):2335-2338
摘 要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ACS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按ACS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 ivd,qd,均连用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变化,观察两组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中分别脱落2例和1例,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 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ACS 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佳,能降低心脏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刘嘉 《中国药房》2014,(21):1949-1951
目的:研究依替巴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一氧化氮(NO)、过氧化物及核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替巴肽低、中、高剂量(30、60、90μ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无复流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再灌注前30 min股静脉注射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心肌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依替巴肽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NO、tNOS、iNOS、MPO、MDA水平与NF-κB p6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eNOS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替巴肽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NO、iNOS、MPO、MDA水平与NF-κB p65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依替巴肽中、高剂量组大鼠的tNOS水平明显降低(P<0.05)、e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依替巴肽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氧自由基释放、抑制NF-κB p65激活,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的激活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联合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金标准,但临床发现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本文主要从氯吡格雷的体内药动药效学过程出发分析其产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对目前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制定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分析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80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PTCA组患者采用急诊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后对比研究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两组患者血凝指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以及冠状动脉残余狭窄等方面的情况,发现PTCA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介入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效果明显,值得在急诊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速率比法测定26例不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UAP组)和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的CRP水平并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选择3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CRP的水平和CK,CK-MBLDH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是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那静  梁宇 《中国药师》2017,(3):494-497
摘 要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7~12月诊断为ACS并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病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利用SPSS软件对服药前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16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2%,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30.4%,其中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但无主要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10.6%,严重呼吸困难3例。对122例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进行统计,分别为(54.96±14.654)%和(24.37±13.183)%(P<0.01)。结论:推荐剂量的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可以使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药物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影响,旨在为不同性别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临床上已行PCI治疗的冠状动脉患者482例,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严格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结果造影显示,在罪犯血管上,男性和女性几乎一致,而在病变严重程度上二者更是趋于一致,构成比比较男女无差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发病年龄尽管晚于男性,但在ACS患者中不同性别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应用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氯吡格雷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之外的抗炎症作用。方法分别测定两组(氯吡格雷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及治疗两周后CRP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仅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且具有抗炎症作用,这两种作用均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桥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桥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心肌桥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术后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恢复良好,跟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心肌桥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得发生,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治疗方法多采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