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因毒性杂质是受到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重点关注和控制的对象,由于其较一般杂质具有微量水平就存在潜在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风险的特点,需要严格控制其在药物中的含量以保证药物质量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本文从识别警示结构、文献及数据库检索、量化构效关系软件预测、体内外遗传毒性试验、依照法规和指南要求制定合理限度等方面综述了评估杂质基因毒性的研究策略,并总结了目前为了应对其含量低,稳定性较差,结构多样等特点开发的各类前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为基因毒性杂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色谱分析技术是药物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独特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制、生产流通乃至临床使用的各个领域,成为药物研制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针对未来药物色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我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在研究生《药物色谱分析》课程的教学环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和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方式,构建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型高级医药类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述强制降解试验研究现状,汇总各强制降解试验基本条件,为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汇总实际工作和文献中药物降解基本方法,分析药品注册申报各阶段对降解研究的要求。结果 现阶段各国监管机构没有提出统一明确的强制降解试验条件,药物的降解条件与药物分子结构及制剂处方相关。结论 强制降解研究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降解途径并解析降解产物,为药物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提供支持,也为稳定性指示分析方法、药物处方、包装选择和储存条件的开发提供支持。从药物研发早期到后期,强制降解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18-20
目的:探讨药物临床试验培训的方法和模式,提高药物临床试验水平及质量。方法:总结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对药物临床试验培训的要求,以我院为例分析药物临床试验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了药物临床试验相关人员要经过药物临床试验技术与法规的培训,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要建立人员培训制度。针对临床试验相关人员对临床试验的认知水平较低、现有资格认定的培训内容与临床试验工作需求有落差、研究者对临床试验进行过程中的培训不够重视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强管理和监督、结合临床试验需求组织培训、加强监查员管理等措施;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结合药物临床试验工作需求进行培训,以确保药物临床试验培训效果,从而提升临床试验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光分析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发光分析是一种高灵敏的分析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技术。随着药物分析的发展,要求分析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价廉。而发光分析技术恰巧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近几年来药物的发光分析技术发展很快,不同的发光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药物分析的各个方面。厦门大学化学系陈国珍教授和许金钩教授等编写的《荧光分析法》第二版已经出版,书中的第八章专门对药物的荧光分析进行了论述,抗疟药品、抗菌素类、抗结核菌  相似文献   

6.
探针电喷雾电离(prob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PESI)技术是原位电离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但由于其载样稳定性差,该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受到很大制约。作者前期对现有PESI技术的定量分析性能进行改进,开发了新型微探针电喷雾串联质谱(micro-pe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μPen-ESI-MS/MS)。本研究旨在探索其在药物代谢稳定性及CYP450酶活力评价中的应用。建立检测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CYP3A4底物睾酮与CYP2D6底物右美沙芬的μPen-ESI-MS/MS检测方法,并对分析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考察;并应用该分析方法检测睾酮和右美沙芬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稳定性。结果表明,该μPen-ESI-MS/MS方法分析效率高,一个样品的喷雾时长约为0.3 min。在设定的定量范围内,睾酮和右美沙芬分析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 0.99),睾酮的批内和批间准确度为95.9%~109.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为2.4%~13.5%。右美沙芬的批...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审评角度看药品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常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建立相关性模型的目的是通过体外的释放度试验结果来预测药物在人体的吸收情况。近年来,常有申报单位因产地变更或增加规格等而报送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的有关资料以豁免法规要求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本文探讨了对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技术审评的一些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胡诗莉  王琦 《中国药业》2013,22(12):4-6
目的探讨国内进行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2001年至2013年含测定人体苯磺酸氨氯地平浓度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20篇文献(除去相同试验的文献),并与欧盟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国内的试验单位进行生物分析方法验证时在基质效应、稳定性的验证方面需要加强;建议增加残留、稀释完整性、已测样品再分析、系统适用性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生物分析的质量。我国的药品申报者、生物分析研究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关注科学和法规的不断发展,开展系统、合理的方法学验证工作,以保证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美国OTC药物中防晒产品的监管要求、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我国相关产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防晒产品相关法规和OTC专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最新修订情况、关注热点和研究进展等进行追踪。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法规要求和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美国对于防晒产品的管理较为严格,在OTC专论中详细规定了防晒剂使用、标签标识、防晒测试等内容。近年来, 美国积极推进《防晒创新法案》(Sunscreen Innovation Act),并启动OTC专论修订工作,包括防晒剂再评估、标签要求修订、对产品剂型的调研和评估,以及对防晒剂透皮吸收和纳米防晒剂的关注等。结论:美国对于OTC专论的修订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值得关注,建议充分借鉴美国OTC专论等国际法规标准中的技术要求,结合我国监管实际,建立起关于防晒产品的科学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研究中,数据资料的分析和阐明有赖于研究工作中临床实验和分析方法的正确设计和执行。临床实验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临床前资料以确保其安全性。同样,测定体液中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也应精心设计以达到最理想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如果使用的方法不精确,可能给数据的评价和解释带入显著的误差。对进行样品分析以前,应先选择和建立分析方法,以确保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方法的建立包括由每一分析工作者在给定的仪器上测定拟用方法的特性及应用范围。在方法建立过程中,关键是对以下特性作出评价:药物稳定性、灵敏度、选择性、回收率、线性、校正曲线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方法的精  相似文献   

11.
卢山  罗长坤 《中国药房》2012,(13):1153-1155
目的:为促进高校原创药物技术转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探讨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原创药物技术特点和研发过程对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促进高校原创药物技术转移的应对策略。结果与结论:高校技术转移受技术、高校、企业、环境等因素影响;原创药物具有创新性强、复杂程度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失败风险大、法规要求严、成功后商业价值大等特点,但对技术转移唯一明显的正面影响因素是"成功后商业价值大",其余特点都构成了负面影响因素。建议高校采取设立严密的药物研发规划和风险控制体系,把好立项论证时的市场需求关、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技术转移、构建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尽量降低企业的风险和资金负担等措施,以推动原创药物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及相互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进展作概述和分析。方法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和展望。结果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药物活性分子的理化性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结论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研究对制剂处方设计、提高制剂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药物与辅料相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方法有热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文中讨论了在确定药物有效期时应考虑的几种因素。建议在某些特殊气候区域进行高温高湿等稳定性试验,增加特定的极端试验考察药物稳定性。更多地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必要时采取缩短有效期的方法充分保证药物质量合格边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4):2261
 创新性药物是以治疗临床疾病、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为导向而研发的新化合物实体或新生物技术药物。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是药物进入首次人体临床试验、临床开发过程中结合临床试验方案控制受试者安全性风险的重要过程。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地位和价值是通过分阶段支持临床试验这一最终目的得以实现。任何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策略(项目和时间安排)、试验设计和结果评价等基本要点都应在把握药物研发一般规律基础上依据适应症性质、临床开发阶段或临床试验方案、药物特点、法规及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等综合考虑,并以支持其临床试验方案合理控制受试者的安全为风险目标。作为技术审评者,应该以保护患者利益、满足患者临床需求的伦理学原则为最高标准,并以科学、法规和技术要求为手段,把握好临床试验受试者和上市后患者用药安全性风险控制的宏观管理策略和非临床安全性审评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5,(5):476-480
目的建立3%必需氨基酸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并进行稳定性的研究。方法采用L-8900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注射液的含量,进行制剂冷冻加热循环试验、制剂加热与光照试验、制剂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稳定性试验符合要求。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氨基酸分析方法简便、准确,所制备的3%必需氨基酸注射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王昕 《天津药学》2004,16(4):45-47
目的:系统考察和评价了褶合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将褶合光谱法应用于药物的定性、定量、杂质的限量检查及药物的稳定性测定等方面,并与常规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与结论;褶合光谱法具有信息量大,信噪比高和分辨率高等优点,对组分已知但存在背景干扰的单组分或多组分可不经分离即能准确定量并与常规分析方法一致,因其操作更为简便,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目前核酸适配体药物的体内研究,综述核酸适配体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42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核酸适配体药物研究概况、分析样品前预处理差异及各方法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结果应用于核酸适配体药物定量的生物分析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方法。结论随着核酸适配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有崭新的核酸适配体药物诞生、完善、进入临床阶段并最终成为上市药物,针对其体内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也将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两种主药与适宜的辅料、采用适宜的工艺制成分散片,以快速释放药物,增加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崩解剂内加和外加相结合的方法制成分散片,并对其热,湿、光等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的主药含量,并建立了体外测定复方雷尼替丁分散片的溶出度的方法。以水为溶出介质,用桨法测定不同批号的复方雷尼替丁分散片体外溶出度。这些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均能够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结果:复方雷尼替丁分散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结论:用优选处方制备的复方雷尼替丁分散片比市售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本品达到分散片的要求,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具有溯源性、具备量值传递功能、高准确度量值的苦杏仁苷高纯度国家级有证标准物质,建立准确定量的定值分析方法。方法根据我国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规范和国家计量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面积归一化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两种不同原理技术的苦杏仁苷纯度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联合定值方法。结果研制的苦杏仁苷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一级有证标准物质技术要求,其标准值及不确定度值为(99.3"0.4)%(k=2,P=0.95)。结论采用不同原理技术方法定值可有效克服一种技术的缺陷影响,保证苦杏仁苷纯度标准物质定值结果准确,该研究研制的国家一级有证标准物质,属国际公认的有证标准物质,它将为我国相关药品走向国际参与竞争市场提供了标准物质、物质标准、标准方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光散射法中湿法测定难溶性药物粒度的方法及要求.方法 HT6K 通过仪器参数设定、样品的制备、分析方法验证确定原料药粒度测定的方法,根据生产工艺、体外溶出及体内吸收制定原料药粒度标准,对利伐沙班原料药进行粒度测定.结果与结论 粒度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湿法测定原料药的粒度方法稳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应对药物粒度的测定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并制定符合要求的粒度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