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和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2次/d,14 d后分别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近期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2.
王勇  张玲玲  程冕 《淮海医药》2010,28(5):449-44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30 d。2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2受体阻断剂、ACEI或ARB、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 2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3.3%及71.1%,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8.9%及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后临床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舒血宁注射液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杨素平 《中国药事》2010,24(1):94-9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丹参粉针剂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治疗前后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舒血宁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西药组为72.22%(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0%及55.5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形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4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0.50%四肢皮肤出现皮疹,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联合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χ^2=4.60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2,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保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57-3258
目的:比较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60例和舒血宁注射液组(对照组),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用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用药后的疗效与复发率.结果:在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1年内再入院率,观察组为2.5%与10%,对照组为12.5%与2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绞痛状况,同时可以保证更理想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2.9%;对照组优良率73.8%。两组不稳定心绞痛的住院患者疗效优良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性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回顾总结病历资料的方法,将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口服辛伐他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LDT、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0例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25例、丹参对照组25例,分别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为14日,两组基础治疗口服药物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静滴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成观察组226例与对照组20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扎克雷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对照组的75.5%(P<0.05);血液黏稠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有效降低血黏度,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艳菊 《中国药业》2013,(16):106-10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且加强护理、改进皮下注射方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并采取正确护理措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30d。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调脂、阿司匹林等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0%及82.0%,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1.3%及7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联合舒血宁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滴,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流变学在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