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亚鼎  汪洁  唐星 《安徽医药》2020,24(6):1209-1211
目的探讨头颅低剂量 CT扫描在颅脑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月 72例颅脑术后复查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 24例。采用管电压均为 120 kV,管电流分别为 300 mA、200 mA、160 mA进行扫描,分别记录剂量长度乘积( DLP)、 CT剂量指数( CTDI)并比较三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 CT扫描使图像噪声增加,图像质量下降( P<0.001)。虽然 160 mA扫描条件剂,量最低, CTDI为( 20.80±3.71)mGy,DLP为( 291.26±14.02)mGy·cm,但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影响疾病诊断; 200 mA组与 300 mA组相比图像质量虽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而且其 CTDI和 DLP分别为( 26.01±3.25)mGy和( 364.08±12.76)mGy·cm,明显低于 300 mA的( 38.62±5.64) mGy和( 540.71±21.53)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200 mA头颅低剂量 CT扫描对颅脑术后复查病人是可行的,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8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流为180mAs,低剂量组为60mAs,其余参数为管电压120kV,1.5秒/360度,层厚、层间距7mm,轴位扫描,1X3幅图像。记录各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由3位医师采用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的CTDIw为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低剂量扫描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21.0%,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新生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及低剂量CT在引导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按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的质量差异.结果:CT引导椎间盘穿刺全部成功.当扫描mA值由200减至50时,CTDIw和DLP仅为常规剂量的25%,而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50 mA低剂量CT扫描,不仅可以成功引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能使患者的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2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行低剂量CT扫描。观察2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及图像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DLP于CIDIw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图像分级与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窦炎患儿进行低剂量CT扫描,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能满足其诊断要求,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钟亚鼎  王啸  高照 《安徽医药》2020,41(5):573-575
目的 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临床怀疑呼吸道疾病的0~3岁婴幼儿共计52例,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6例,采集胸部CT平扫图像。A组采用GE 64排螺旋CT,B组采用GE Revoiution 256排螺旋CT,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比较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A组平均CTDI为(2.64±0.00) mGy、DLP为(56.67±5.77) mGy/cm,B组CTDI为(1.01±0.14) mGy、DLP为(16.04±2.22) mGy/cm,B组辐射剂量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图像质量评分多为3分及以上,A组2分4例,1分0例,B组2分1例,1分0例。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64排CT比较,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256排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胸部扫描显著降低患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李殊明  金科  陈桦  李晓明 《中国医药》2011,6(9):1135-1136
目的 探讨儿童鼻腔疾病的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鼻腔疾病而行常规剂量(100mAs)CT检查的36例患儿,再行选定低剂量(50 mAs、30 mAs)对照CT扫描;统计各剂量组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对每幅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定性诊断.结果 30 mAs和50 mAs低剂量组的CTDIw和CTDIvol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00 mAs)组[分别为(3.53±1.43)、(6.34±2.2)mGy比(112.76±1.64)mGy,(4.17±0.81)、(8.51±1.26)mGy比(16.83±2.72)mGy,P<0.05或P<0.01];50 mAs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以良为主(61.11%),且其疾病定性诊断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 mAs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和定性诊断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儿童鼻腔疾病,完全能够代替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且50 mAs低剂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对外伤性肋骨骨折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评价不同剂量CT扫描的影像质量级别,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来评估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的影像质量Ⅰ级为90.2%,Ⅱ级9.8%,低剂量Ⅰ级为85.4%,Ⅱ级为14.6%,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为(9.74±0.81)mGy,DLP为(231.52±19.42)mGy·cm,明显低于常规剂量(13.04±0.74)mGy,(364.84±17.58)mGy·cm(P <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新生儿使用Philips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分别行管电流低剂量50mAs和常规剂量250mAs行全颅脑扫描,用适当窗宽和窗位显示并拍摄,并于左基底节区进行CT值测量,记录感兴趣区(ROI)的CT值,比较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和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时ROI为2.63±0.35高于常规剂量的1.7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辐射剂量、CD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与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比值分别为20.0%和20.1%和20.0%。结论在保证CT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扫描剂量是早产儿放射防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腹部CT检查中应用角度剂量调节技术降低CT扫描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扫描参数相同,研究组使用D-DOM,对照组不使用D-DOM,记录每次CT扫描的剂量指数(CTDL),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按优、良、差3级双盲法评价,并测量图像噪声。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判结果,经x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对照组略低于研究组,经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剂量指数(CTDL)比对照组平均降低3.3mGy(23.7%),剂量长度乘积(DLP)研究组比对照组平均降低118.4mGy·cm(24.3%),两组剂量指数(CTD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统计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4、4.764,P0.05)。结论角度剂量调节技术在腹部扫描时能够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上获得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检查中的应用及防护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力军  樊明成  郭景涛  宋国勇 《河北医药》2011,33(21):3241-3242
目的探讨低剂量单排螺旋CT对儿童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儿童副鼻窦疾病患者行常规剂量扫描,然后选择鼻道窦口复合体区两个典型层面行低剂量扫描,对两种剂量CT图像进行评分,并记录两种剂量图像发现病变数。记录并分析单次cT扫描的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单排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两种扫描方法显示图像质量及病变发现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单次辐射剂量加权指数为32.1mGy,低剂量为6.4mGy,仅为常规剂量的20%。结论单排螺旋CT低剂量儿童鼻窦检查,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有效地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4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常规组)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低剂量组),两组CT扫描图像均由两名主治以上级别医师进行审阅分析,比较两组体检者的肺结节检出率、CT扫描肺结节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检出69例108个肺结节,病理活检肺腺癌7例;低剂量组检出61例95个肺结节,病理活检肺腺癌7例;两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常规组辐射剂量的长度乘积、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及放射容积剂量指数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两组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肺结节筛查及诊断需要,低剂量辐射更小,检出率与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更适合用于肺结节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算法(ASIR)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降低泌尿系CT扫描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例拟行泌尿系CT平扫患者,设定管电压120 kV,使用自动毫安调制技术,管电流范围10~400 mA,螺距1.375∶1,球管转速0.5 r/s,先后行常规组及低剂量组扫描,预设常规组噪声指数(NI)为13,低剂量组NI为25。常规组及低剂量组同时使用1.25 mm层厚重建(定义常规组1.25 mm层厚为A组,低剂量组1.25 mm层厚为B组)并分别应用5种不同权重ASIR水平(0、20%、40%、60%、80%)进行图像重建,获得A1~A5、B1~B5共计10组图像,分别测量10个组图像在肝右叶、L1椎弓根水平腹主动脉噪声值及同层面肾门区肾实质CT值(HU),并计算信噪比(SNR)。记录两组扫描患者接受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由2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5分制),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组CTDIvol为(8.44±1.97)mGy,ED为(6.13±1.55)mSv;低剂量组CTDIvol为(2.46±0.70)mGy,ED为(1.79±0.54)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平均辐射剂量降低约70%。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随着ASIR权重系数的增加,图像噪声值逐渐下降,SNR逐渐提高。结论 使用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泌尿系低剂量CT扫描,可以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同时,大幅度降低患者受检的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人体仿真体模来测量选择不同曝光剂量在胸-腹部联合扫描中实质器官的吸收剂量及辐射剂量评估。方法对京都科学生产的X线/CT全身可动体模PH2B进行低剂量胸-腹部联合扫描,以管电压120kV,固定管电流400mA组为对照组,相同管电压条件下,低剂量组为实验组,管电流分别为240、200、160、120、80、60、40mA,记录每组扫描方案CT扫描自动生成体模X线剂量参数,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值(SD)、对比噪声比(CNR);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以常规剂量与七组低剂量CT扫描的图片质量、辐射剂量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主观评分资料为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多组间主观评分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人体仿真体模胸腹部主要脏器与正常人体CT图像相似。肝脏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心脏、脊柱及肾脏平均CT值与人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分别较对照组毫安量降低40%、50%、60%、70%、80%、85%、90%,均属于低剂量扫描;随着mA值逐渐降低,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均随之下降。图像噪声(SD)随着mA值减小而增大,肺、心、肝、骨的图像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噪声比(CNR)随着mA值减小而降低,肺、心、肝、骨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三名医师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肺、心脏、肝脏、骨骼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腹部联合"一站式"低剂量扫描技术可确保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管电压为120kV时,降低管电流为240、200mA,显示胸腹部脏器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钱林清  周建良  李义昌  陈星  陈永明  王平 《河北医药》2012,34(19):2930-293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肺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受检者在知情情况下行常规剂量肺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分析2组图像对正常结构及病变的显示能力;记录2组扫描的CTDIvol及DLP,并计算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ED);常规剂量管电流为150mA,低剂量为40mA。结果 40例中阴性12例,阳性28例,2组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2组扫描的CTDIvol为8.15、2.17mGy,低剂量组的剂量仅为常规组的26.7%,DLP和E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受检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的情况下,40mA低剂量扫描完全能在肺普查及复查中取代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胸部扫描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胸部扫描。比较两种剂量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剂量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55/60),与低剂量CT扫描的90.00%(5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1, P>0.05)。低剂量CT扫描的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0.6±4.1)mGy、(36.7±5.2)mGy·cm,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的(42.1±5.7)mGy、(122.6±22.9)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的结节、空洞、实变、钙化、胸膜粘连征象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6、0.3229、0.0234、0.0013、0.1885, P>0.05);低剂量CT扫描的毛刺、磨玻璃影显示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9、3.9813, 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均能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相比而言低剂量扫描在控制辐射剂量方面效果更为确切,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腿骨关节的离体标本不同放射剂量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低剂量扫描提供可参考的CT参数。方法对15例小腿骨关节离体标本在不同的管电压、管电流和螺距的联合参数设置下行螺旋CT扫描,评价不同扫描方案的图像质量,并对其图像噪声和放射剂量进行测量。结果参数设置为螺距0.9,管电压100 kV,管电流70 mAs时,剂量长度乘积(DLP)为63 mGy-cm,辐射剂量降低了55%,图像质量评分优良的比例占95%。仅改变管电压一项参数时,辐射剂量降低36%,图像质量无影响。螺距增加到1.5,管电流降至40 mAs时,图像质量损失最明显。结论当螺距为0.9,管电压为100 kV,管电流为70 mAs时,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同时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石家庄市成年受检者常见检查部位的扫描条件和辐射剂量参数,初步了解石家庄市CT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石家庄市22家医院的1 642例典型成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并对收集到的扫描条件以及剂量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成年受检者常见检查项目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值的第75百分位数(P75)分别为:头颅44.35 mGy、630.56 mGy·cm,鼻窦/眼眶33.43 mGy、401.20 mGy·cm,颈部21.51 mGy、475.65 mGy·cm,颈椎18.37 mGy、475.52 mGy·cm,胸部平扫13.73 mGy、492.89 mGy·cm,胸部增强37.60 mGy、1317.36 mGy·cm,腹部平扫22.89 mGy、634.17mGy·cm,腹部增强43.74 mGy、1829.28 mGy·cm,盆腔11.52 mGy、427.21 mGy·cm,腰椎螺旋19.58 mGy、540.68 mGy·cm;三级医院受检者头颅、胸部、腹部DLP的P75低于其他2个级别的医院,且头颅、胸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副鼻窦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付鼻窦CT检查患者,其中用固定管电流(FM)技术和ATCM技术各30例。FM组管电流为200mA,ATCM组设定噪声指数(NI)值为4,管电流范围10-250mA,其余参数相同。对2种毫安技术的mA值、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CM组的剂量长度值(DLP)平均为(340.7±43.4)mGy·cm,较FM组的平均DLP(447.1±0.0)mGy·cm下降23.8%,两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评价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副鼻窦CT扫描应用ATCM技术,在获得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约23.8%,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MS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获得可供诊断的肝脏CT扫描图像,同时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00例需接受64排MSCT肝脏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应用自动管调节技术,通过模体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统计分析后的参数用于试验组.对照组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三期参数一致;试验组动脉期、延时期扫描时,管电压120 kV,管电流预设范围为250 mA,门脉期管电压120 kV,管电流预设为300 mA,其余扫描参数相同.结果 对照组扫描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为1152.63 mGy,试验组为831.81 mGy,2组辐射剂量相差27%以上.噪声随着BMI指数的提高,图像噪声增加,但是通过调节毫安秒数值可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使采集的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采用对照组扫描参数进行肝脏三期增强检查,不仅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RIS迭代重建技术与CARE dose 4D自动毫安控制相结合在肝脏平扫中对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1)尸体标本研究:采用130 kV,mAs为250~30(每次递减20)的扫描参数对尸体标本上腹部进行扫描,对扫描后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IRIS与FBP重建,经测量分析后选择低剂量扫描IRIS重建后图像的噪声与常规剂量扫描FBP重建噪声相等的扫描条件进行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120例进行肝脏CT平扫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60例。 A组采用130 kV、图像质量控制参考毫安秒150 mAs自动毫安控制进行扫描,分别进行IRIS与FBP重建;B组采用130 kV、250 mAs进行扫描,分别进行IRIS与FBP重建。记录2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由3名医师采用盲法对4组图像进行噪声测量、对比噪声计算等客观评价及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尸体标本研究得到规律:低剂量扫描IRIS重建后图像的噪声与常规剂量扫描FBP重建噪声相等时mAs可降低至150 mAs。将其应用到临床,临床研究扫描剂量为:A 组CTDIvol 为2?.35~16.3 mGy;DLP为63.4~287.5 mGycm。 B组CTDIvol为25.7 mGy;DLP为523.8~586.6 mGycm。 A组较B组降低了50%~70%。 A1、B1、B23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B1图像质量高于B2图像质量,A1图像质量与B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2图像质量最差,不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迭代技术与自动毫安控制相结合相同剂量条件下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在保证图像质量条件下可以降低肝脏平扫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