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西泮静脉推注缩短产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符号入选标准的孕产妇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6],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在应用过程中严格进行护理观察,避免发生呼吸抑制、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妮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56-2057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用于无痛分娩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与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第三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妇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法。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较传统护理法更能提高分娩质量,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运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的32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60名患者,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统计两组各自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第1、2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确切,对产程时间的缩短、围产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降低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观察2组各产程、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及产妇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产妇分娩助产过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选择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260例孕妇作为陪伴组;选择传统分娩的2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产妇的总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妇满意率。结果陪伴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陪伴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陪伴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陪伴组产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实现了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产程时间,降低了产后出血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和认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1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自然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效果好、活跃期时间短、剖宫产率低(P〈0.01或P〈0.05),产后2h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能够缩短活跃期,减少剖宫产率,对母婴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钟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60-661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子痫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2h出血量情况。结果对照组顺产率24.0%,剖宫产率58.7%,而观察组顺产率高达60.3%,剖宫产率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痫发生率达8.3%,宫缩乏力达33.1%,胎儿窘迫19.0%,新生儿窒息9.9%;观察组子痫3.3%,宫缩乏力10.7%,胎儿窘迫6.6%,新生儿窒息3.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不仅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而且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医院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196-197
目的观察对分娩时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初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后予以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注意、心理护理及产时服务;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及时对产妇分娩前后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心理反应为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担心和恐惧的心理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观察组产妇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在产时对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娩活跃期中,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1~12月进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90例为观察组,计算机随机抽取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结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的活跃期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产妇镇痛满意度提高。结论 PCEA分娩镇痛能缩短活跃期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无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但尿潴留率增加。PCEA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阴道分娩,对母亲及胎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陪伴分娩及胎心监护,分别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下降(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谌雯丽  秦丰江 《安徽医药》2018,39(11):1331-1334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800例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产程标准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执行新产程标准的产妇400例,对照组选取执行旧产程标准的产妇列4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妇并发症情况(产后出血、切口感染、会阴裂伤、产褥病率),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时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率、会阴裂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旧产程标准相比,新产程标准可放宽产程时限,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且不会增加产妇和新生儿的患病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阴道试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及观察组100例,两组均无高危因素。观察组100例孕妇采取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组100例采取传统分娩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和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等方面比较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I级的比例76%明显高于对照组6%,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无法忍受的疼痛Ⅲ级观察组3%明显低于对照组23%,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2.3±1.2)h,对照组为(3.0±1.8)h,经比较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t=2.365);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法分娩镇痛效果显着,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较理想的心理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PECA泵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CA泵用于持续硬膜外腔给药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莉 《医药世界》2010,(5):414-415
目的:通过全程陪产模式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护理。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在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分娩模式和全程陪产模式。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产程延长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陪产模式减轻心理反应、降低产后出血、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一对一陪伴分娩对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240例一对一陪伴分娩(实验组)和1120例传统式分娩(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产程较对照组短(P<0.01),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1),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0.05),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 一对一陪伴分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了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更多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导乐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对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在阳信县流坡坞卫生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提供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90例常规处理产程,将两组产妇产时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第一、第二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降低了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46例。其中观察组73例接受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照组73例不接受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剖宫产例数、疼痛程度、胎儿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无痛、轻度疼痛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可缩短第一产程,缓解产妇的疼痛感觉,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的临床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11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58例实行活跃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对照组58例实行自然分娩,不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窦保凤 《首都医药》2013,(10):32-3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及麻醉科禁忌症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同期同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5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镇痛有效率100%,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阴道分娩数明显增高、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二、三产程、阴道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可满足产程中的镇痛需要,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