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傅嬿 《中国药业》2013,22(1):89-9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对照组予硝酸盐、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8~10 mg/d,每日睡前1次,疗程8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和广泛的非调脂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可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可抑制斑块中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斑块,其显著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新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77-207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晚间顿服,1次/d,连服1月。观察两组的疗效、TC、TG、LDL.C的含量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1.2%,有效率90.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5%和77.6%。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TC、TG以及LDL—C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 9) ;阿托伐他汀组 (n =3 1)。定期测定血糖 (FBG)、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记录 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数值和 (∑ST)、一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日心绞痛持续时间 ,作为心肌缺血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 ,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 .0 1) ,TC、∑ST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对比 ,TC、LDL、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ST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降脂治疗能明显改善UAP病人的临床预后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疗效确切而安全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疗效,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降血脂作用,临床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安全、有效、相互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以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心绞痛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42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可舒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1.90%、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阿托代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mg/d)和B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mg/d),疗程6周,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同时评价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88.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7.9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6.79%,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CHO、LDL-C血脂水平、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和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总后勤部广州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250 mg/d,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内皮功能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高于治疗前,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血栓素B2(TXB2)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O高于对照组,ET-1、VEC、TXB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晚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冠心舒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2.7%、96.2%,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6.9%、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耗量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联素(APN)显著升高、正五聚体蛋白-3(PTX-3)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PN显著高于对照组,PTX-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胶囊通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91.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4%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压低数和心电图T波总倒置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9.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脑心片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首次负荷剂量180 mg,之后剂量改为9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脑心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两组PRI、MAADP、CRP、MCP-1、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脑心片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改善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剂量300 mg,1次/d,症状减轻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心脑宁胶囊,2~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耗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日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使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降低,同时可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