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情况.方法 根据北京市西长安街社区居委会人口登记,采用逐户上门登记的方法确认被调查者的资格.对待检者2 833人应用问卷调查法询问被调查者的一般状况和生活习惯.对目标受检者进行裸眼视力、小孔视力、非接触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检眼镜检查、自动验光仪验光等.采用WHO推荐标准对受检人群盲及低视力结果进行评估,对目标受检人群致盲和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登记50岁以上人口数2 833人,实际调查人数为2 410人,受检率为85.07%.该社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的患病率为0.79 %,低视力的患病率为5.64%.导致盲的首要病因是白内障,其次是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导致低视力的首要病因是白内障,其次是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50岁人群防盲及改善低视力工作的重点是白内障、青光眼、DR及屈光不正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昆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和主要原因.方法 2006年4~8月在昆明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50岁及以上2760人,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根据小孔视力和WHO视力损伤标准(标准A)和日常生活视力标准(标准B)计算盲的患病率.结果 2588人接受检查(受检率为93.76%).盲患病率分别为3.17%(标准A)和3.67%(标准B).盲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白内障(63.15%)、角膜病(14.74%)、青光眼(7.37%).结论 昆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患病率相对较高,首位的致盲原因为白内障.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农村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和盲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5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白内障的患病率,并评价由白内障造成视力损伤的情况.方法:2003-07/12,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法在陕西省洋县、靖边县和富平县调查8 500人,其中≥50岁人群2 213人.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及详细的眼科检查.视力检查使用LogMAR视力表分别对每只眼进行测量,晶状体混浊使用国内标准在裂隙灯下进行评价.结果:1 775人接受了检查,应答率为80.2%,50岁以上人群白障患病率为37.2%,男性白内障患病率为28.6%,女性白障患病率为44.3%,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P<0.01),5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17.9%,70岁以上人群则上升到82.4%,白内障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P<0.01).其中皮质性白内障患病率为34.5%,核性白内障为9.2%,后囊下白内障为6.7%.在1 775名受检者中,20人在检查前实施了白内障手术.该人群中双眼盲和双眼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2.1%和3.2%,由白内障造成的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单眼低视力分别占56.8%,68.8%,38.6%,73.8%.结论:调查结果表明白内障在陕西省农村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白内障手术在农村地区实施的情况还很低.白内障是造成视力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焦作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方法 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对焦作地区50岁以上居民14568人,进行视力和眼科检查;明确盲和低视力的患病情况,并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进行视功能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23.45%,居第1位.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上升.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81%,女性为32.2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眼底病在低视力及盲者中居第2位.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平均得分为83.78±20.37.手术后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88.63±17.97,各视力等级组得分情况和视功能结果相似.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在焦作地区仍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以白内障手术为主的防盲工作已初见成效,建议加大对年龄相关性眼病、眼底病及青光眼等致盲和低视力眼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06年河南省居民视力残疾现状以及主要致视力残疾的疾病现状.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方法抽取样本.按照国家分配给河南省的12万人样本量进行抽样.抽取的县市区组织调查队、培训调查人员.于2006年4月1日至5月31日进行现场入户调查,登记相关信息,筛查和确诊各类残疾人员和残疾原因.单纯视力残疾的性别、城乡现患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实际调查36 923户,130 415人.查出视力残疾1973人,总现患率1.51%;其中盲643人(0.49%),低视力1330人(1.02%).视力残疾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年龄组.女性单纯视力残疾的现患率高于男性(女性1.36%,男性0.77%,χ2=105.687,P<0.01),农村现患率高于城市(农村1.15%,城市0.58%,χ2=56.047,P<0.01).致视力残疾眼病构成比的前5位分别是白内障(54.69%)、视网膜脉络膜病变(8.21%)、角膜病(5.83%)、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5.07%)、青光眼(4.56%).结论 政府、卫生部门、防盲治盲机构应更重视居民视力残疾问题,尤其应关注50岁及以上人群,需加强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角膜病、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青光眼等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南岸区部分人群盲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u S  Chen L  Ouyang L  Peng Q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722-725
目的调查重庆市南岸区部分50岁及以上人口低视力与盲患病率及盲原因,探讨防盲治盲工作的成效及盲和视力损伤的变化。方法2005年4至7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南岸区29个基本抽样单位内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受检人数5079人,受检率89.4%。在正式调查前两个检查组均经过一致性重复检验。结果以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为依据,受检人群的盲患病率为1.8%。年龄越大,盲患病率越高,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更明显。白内障盲仍为第1位,但白内障盲患病率由40.0%显著下降为31.6%;眼底病上升为第2位盲原因;以后依次为屈光不正、角膜病、青光眼等。结论重庆市南岸区部分人群盲原因以白内障为首位,眼底病其次。因白内障所致的盲患病率有所下降,以白内障手术为主的防盲工作开展初见成效,建议加大对年龄相关性眼病、眼底病及青光眼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19所正式登记的老年公寓入住5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与低视力构成比及主要致盲原因。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乌鲁木齐市19所老年公寓中50岁及以上符合入选标准的475人。方法对符合此次调查准入标准的475人进行常规日常生活视力、小孔视力的检查。筛选出盲和低视力的患者,对其眼病进行相应辅助检查,分析致盲的主要原因。主要指标盲与低视力构成比。结果被调查的475人中,按照A标准:双眼盲构成比为6.9%,双眼低视力的构成比为8.4%,单眼盲构成比为14.9%,单眼低视力构成比为12.0%。按照B标准:视力损伤构成比为17.1%,单眼盲、轻度盲和重度盲构成比分别为15.4%、2.9%和6.9%。致盲的主要病因依次为白内障(59.87%)、屈光不正(11.84%)、眼底病变(15.13%)、角膜混浊(5.92%)、眼球萎缩或缺如(2.96%)、青光眼(2.63%)、不确定(1.64%)。结论乌鲁木齐市老年公寓50岁及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易患致盲性眼病。白内障为主要致盲原因。  相似文献   

8.
尉洋  向云  生侠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806-1808
目的:调查海南省海口市郊≥50岁人群中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海口市郊≥50岁人群,随机抽取30个抽样单位的850例进行调查。对受检人员进行矫正视力、外眼、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检查,调查该人群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并分析主要原因。结果:调查850例中受检人员为786例,受检率为92.47%,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分别为2.67%,0.64%和2.54%。致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眼后节疾病、角膜瘢痕及其他疾病。结论:海口市郊≥50岁人群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首要病因是白内障,眼后节疾病、角膜瘢痕等疾患所致盲也占一定比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屈光矫正前后的视力损伤情况.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2009年11~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目标人群进行盲和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视力及裂隙灯检查、小瞳验光、问卷调查等.视力损伤按照WHO的标准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与可矫正的视力损伤有关的人群特征.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可矫正的视力损伤患病率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各独立变量与可矫正视力损伤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比值比(OR)方法.结果 本调查共纳入5199人,实际受检4545人,受检率为87.42%.日常生活视力中盲与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0.86%和8.82%;屈光矫正后,盲与视力损伤患病率分别为0.66%和3.01%;可矫正视力损伤率为5.81%(264/4545).年龄与性别是可矫正视力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264例可矫正的视力损伤的病因分析,发现单纯屈光不正为114例(43.18%),合并白内障121例(45.83%),合并黄斑变性21例(7.95%),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1.52%),合并青光眼3例(1.14%),合并角膜病1例(0.38%).眼镜覆盖率为44.12%.随着年龄的增大,眼镜覆盖率下降,男性眼镜覆盖率高于女性.结论 屈光不正是老年人视力损伤的重要因素,屈光矫正是诊断盲和视力损伤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萝岗区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州市萝岗区年龄≥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病原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盲与低视力分类标准,对广州市萝岗区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视力检测初筛后对针孔镜下视力低于0.3者,由眼科医师做视功能、眼前后节形态检查及主要致盲原闪诊断.结果 共录入人数4532人,实际受检4126人,受检率91.04%.其中双眼肓患病率为1.91%,单眼盲患病率5.96%,双眼低视力患病率8.41%.随着年龄增加,盲与低视力患病率明显升高.70岁年龄组双眼肓是50岁年龄组的25.5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盲与低视力人群中致病原因的前几位依次是白内障(47.9%),眼底病(20.4%),屈光不正(9.52%),角膜病(7.59%).另外,脑垂体瘤致盲占0.74%.结论 广州市萝岗区≥50岁老年人群盲与低视力的首要原因为白内障,故降低自内障的患病率是该地区防旨治盲的关键,另外眼底病在该地区也是重点防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方建华  吴鸥 《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17-118,120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予以再手术治疗,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复发原因:泪囊未完全切开2例,骨孔过小或位置错误4例,吻合腔或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堵塞5例;10例术后流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0.91%,1例流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畅通,占9.09%。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重建泪道,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眼部外伤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8例病人中,均伴不同程度的眼眶骨折,合并视经管骨折8例,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4例,内壁为蝶窦壁3例,筛窦壁1例,外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1例,通过三维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重建显示准确,多平面重建定位好,3D重建显示骨折直观、立体。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对临床论断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阈值期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评估ROP阈值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对10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达到阈值病变的患儿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经巩膜、视网膜冷凝术。结果筛查108例早产儿,发现ROP23例,发生率为21.3%。在所有ROP患儿中,ROP1期13例,占56.5%;ROP2期3例,占13.0%;ROP3期7例,占30.4%。其中ROP3期患儿均伴有附加病变,达到阈值病变标准。ROP患儿出生体重为(1.43±0.25)kg(t=4.059,P<0.001);孕周为(31.0±2.3)周(t=2.637,P=0.013);吸氧时间为1~49d,平均17d(n=23,Z=-3.630,P<0.001);需要机械辅助呼吸患儿18例(χ2=12.009,P=0.001);上述指标与非ROP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是否多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低(β=-2.542,OR=0.079,P=0.032)和使用机械辅助呼吸(β=1.341,OR=3.823,P=0.025)的患儿是发生ROP的相关高危因素。7例阈值期病变患儿中,6例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手术眼的结构和视功能未见异常。1例阈值期病变患儿未予治疗,于1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较高。对阈值期病变患儿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和大小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本中心1997年7月至2006年11月的眼睑分裂痣病例共30例(30只眼),按不同部位,侵犯范围的大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分裂痣切除后直接缝合3例;分裂痣切除后Ⅰ期行游离皮肤移植术5例;分裂痣切除后皮瓣转移术,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行上睑或下睑手术,3个月后Ⅱ期行另一眼睑手术,共22例,其中对侵及泪小点的分裂痣将色素痣和受侵犯的泪小点一起切除后行泪小管口再造和睑成形术8例.结果 30例患者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时间60个月.有1例术后2年复发,随诊5年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恶变,经再次行Mohs眼睑恶性肿瘤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术后未见复发.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恶变.结论 眼睑分裂痣切除术采用分期手术转移皮瓣法修复眼睑比游离植皮法疗效更满意.对分裂痣切除术后的病例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