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对54例强迫症患者和43例正常人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男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除男子气-女子气分外,男女强迫症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其它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有无合并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格特征异常可能是强迫症的易感因子,但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性别和合并症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方法:调查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并采用SCID鄄Ⅱ对115例强迫症和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人格障碍的评估。结果:多数强迫症患者于25岁之前发病,男性患者的发病明显早于女性(t=2.35,P=0.02),男性患者的强迫动作分量表评分低于女性(t=2.08,P<0.05);强迫症患者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为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强迫症患者中有8种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强迫型(54.8%)、回避型(32.2%)和偏执型(21.7%);聚类分析显示强迫型人格障碍同强迫症存在密切关系。结论:强迫症多起病于25岁之前,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是一种常见现象,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存在密切关系,今后在强迫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生物学研究中应考虑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强迫症患者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评估强迫症状,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强迫症的强迫思维分和强迫总分与其生活质量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尽职的能力、自我健康意识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强迫症的强迫行为分与其生活质量的身体方面、社会方面、尽职的能力及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心理方面、自我健康意识无明显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均显著性相关,且与强迫思维更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强迫症发病原因不清,治疗方法多样,各有利弊。本文对强迫症的药物和心理疗法进行回顾总结,重点分析其心理治疗的方法学特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期间与强迫症有关的文献,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强迫症,治疗,心理,药物”。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强迫症治疗方法内容相关的文献和研究综述,包括药物、心理、神经外科及其他方面,并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3篇与强迫症治疗方法内容相关的文献和研究综述,排除30篇重复性研究或与本文主题联系不紧密的研究性原著。纳入13篇,其中2篇是关于强迫症的综述性研究文章,11篇是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研究性原著。资料综合:强迫症主要为认知和行为障碍。病程持续时间长。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药物治疗常采用氯丙咪嗪和选择性五羟色胺回收抑制剂-氟西汀、氟伏草胺、帕罗西汀、舍曲林。心理治疗方法较多,有认知行为疗法(思维阻断法、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系统脱敏法)及精神分析疗法和森田疗法。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双侧扣带回切断术、边缘白质切断术、内囊前肢切断术、尾状下束切断术。结论:根据对强迫症病因的认识,依据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式,对强迫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对难治性强迫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强迫症作为可致残的慢性焦虑障碍,单用抗精神病药物难以达到效果,治疗较为复杂。目前被认为治疗强迫症一线药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强迫症患者有效[1]。宋红等[2]报道指出:强迫症患者长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得疗效逐渐降低,约50%的患者对于该类药物反应不佳,而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对于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较为理想。结合我院住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其中的66例,探讨舍曲  相似文献   

6.
背景:单用西酞兰治疗强迫症只对近期的疗效有帮助,森田疗法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强迫症患症状的心理疗法,两结合应和于强迫症的治疗是否比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更能改善远期效果?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森田疗法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探讨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焦虑症和强迫症的发病背景和共病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勇贵  李永宏 《现代康复》2001,5(2):126-127
目的 探讨焦虑症和强迫症发病背景的差异和两的自杀率和共病率。方法 使用自编的调查表对68例焦虑症和62例强迫症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症和强迫症在首发年龄、发病形式、婚姻状况、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差异(P<0.01-0.001);焦虑症的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10.3%和27.9%,强迫症分别为6.5%和29.0%;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抑郁障碍共患率为70.6%和35.5%。结论 焦虑症和强迫症是两种不同疾病,两均有较高的自杀率和共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虑症和强迫症发病背景的差异和两者的自杀率和共病率。方法使用自编的调查表对68例焦虑症和62例强迫症进行调查。结果焦虑症和强迫症在首发年龄、发病形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0.001);焦虑症的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10.3%和27.9%,强迫症分别为6.5%和29.0%;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抑郁障碍共患率分别为70.6%和35.5%。结论焦虑症和强迫症是两种不同疾病,两者均有较高的自杀率和共病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强迫症患者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可能存在的神经通路异常,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强迫症患者的双侧前额叶、海马旁回等部位进行检测,分析这些异常与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强迫症神经环路的异常作一综述,旨在为探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特点。方法:对13例强迫症患者、19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体(SPECT)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强迫症患者左颞枕叶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重度强迫症患者左右两侧尾状核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强迫症患者大脑皮层前额叶、额颞叶、颞前叶、颞枕叶、枕前叶等部位,左侧脑血流灌注低于右侧(P<0.01或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颞叶、尾状核功能障碍,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明显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强迫症得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强迫症得分、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强迫症得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强迫症得分、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改善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和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方法将42例强迫症患者按照临床症状结合强迫量表评分分为不同临床类型,采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不同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等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强迫思维型和强迫行为型(简称单纯型)强迫症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程较短,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高于混合型,而强迫量表评分低于混合型(P〈0.05);混合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强迫思维型和强迫行为型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混合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强迫症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强迫症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Maudsley强迫问卷(MOCI),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和自尊量表(Self-esteem)等评定工具进行评估,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强迫症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主观幸福感4.33±2.31和6.94±1.67,t=-7.141,P=0.000;自尊23.30±5.14和17.31±2.57,t=8.101,P=0.000;强迫症组85%有社会功能缺陷)。②强迫症组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密切相关(r=-0.564,P=0.000)。③Y-BOS分、工作学习现状是影响强迫症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Y-BOS分t=6.602,P=0.000;工作状况t=2.420,P=0.02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较高的自尊水平和症状。  相似文献   

14.
尽管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属于不同的诊断分类,但是两种疾病在临床特征、受损脑区和药物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重叠,虽然强迫症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不大,在强迫症患者中具有分裂样人格障碍是较为一致的看法。相当多的证据也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强迫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强迫症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以及解除、假性利他、隔离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强迫症组男性在防御机制升华、压抑、消耗倾向上的得分高于组内女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男性强迫症患者较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升华、压抑、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竞争意识的增强,各种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显著增加,强迫症在心理门诊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强迫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近几年笔者用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数十例,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症功对强迫症的疗效,并比较神经症功对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疗效的差异。方法将符合CCMD-Ⅲ强迫症诊断标准的30例病人,随机将其中的15例用神经症功做为研究组,另15例用百优解治疗做为对照组,均系统治疗8周,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减分率评定两组治疗强迫症的疗法。结果神经症功疗效与百优解药物治疗均有效,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神经症功尤其是在控制强迫性行为方面突出。结论神经症功适用于以强迫行为为主的强迫症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方法采用气质性格量表对43例强迫症、43例抑郁症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强迫症组及抑郁症组气质性格量表的避害性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导性和团队合作性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求新性维度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求新性低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现代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并作详细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共9次的访谈治疗,患者行为得以调整。结论:应用现代行为治疗强迫症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志军 《新医学》2000,31(1):56-58
1 引言 长期以来,强迫症被当作一种罕见的难治的疾病。而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在普通人群的终身患病率为2%至3%。对强迫症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去一直认为强迫症是一个典型的神经症,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是内心强烈冲突的外在表现。其间虽曾有一些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强迫症可能存在生物学基础,但由于研究技术的局限,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近年来随着治疗的进展、药理学的研究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步揭示了强迫症可能存在着生物学基础,证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