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MRI表现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搜集首次放疗前行MR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104例,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分析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MRI表现与p53的关系。结果影像学表现:104例中,经MRI分析T1、T2期各32例,T3、T4期各2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49例,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34例。鼻咽癌中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2.7%(86/104)。T3+T4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2.5%(37/40),T1+T2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6%(49/64),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P=0.037)。T1、T2、T3、T4期高表达率分别为81.3%(26/32)、59.4%(19/32)、95.0%(19/20)、85.0%(17/20),p53蛋白表达强度随着MRI的T分期升高而有增加趋势(x^2=10.57,P=0.014)。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38/49)、76.5%(26/34),淋巴结的转移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无关联(x^2值分别为0.591、0.795,P值均〉0.05);颈部淋巴结直径≥4cm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1.8%(9/11),〈4cm组阳性表达率76.3%(29/38),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944)。结论鼻咽癌中有较高的p53表达,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MRIT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淋巴结的肿大与否及大小与p53蛋白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水平与HCC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40.5%、65.4%及80.0%,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19.0%、11.5%、0.0%、6.3%,P<0.005)。相关分析显示,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核分级呈正相关(P=0.041),p21WAF1及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32、P=0.031)和血管浸润(P=0.036、P=0.011)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核分级(P=0.045)和血管浸润(P=0.001)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D1及Ki-67高表达者预后较差。Ki-67阳性表达与p53(P=0.000)及p21WAF1(P=0.047)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其他各蛋白之间表达无明显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42)、肿瘤数目(P=0.004)及血管浸润(P=0.000)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可能参与了HCC的生物学进程;cyclin D1及Ki-67阳性表达对HCC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TF)和p5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结直肠癌标本中TF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19例(44.2%)TF表达阳性,21例(48.8%)p53蛋白表达阳性;TF表达阳性者中78.9%(15/19)淋巴结转移阳性,p53蛋白表达阳性者中85.7%(18/21)淋巴结转移阳性,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0.414和0.588,P〈O.01);p53蛋白阳性表达组TF阳性率为66.7%(14/21),而p53蛋白阴性表达组TF阳性率为22.7%(5/22),二者呈正相关(r=0.442,P=0.003)。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TF和p53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TF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Her-2和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燕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87-789
目的探讨Her-2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蛋白和Ki-6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结肠癌Her-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3%和74.8%。Her-2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肠癌中Her-2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Her-2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肠癌中Ki-67表达的上调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临床治疗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62例食管癌标本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62例食管癌中,p53,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为71.0%(44/62),p16缺失率48.4%(30/62)。p16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56.5%(35/62),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p16缺失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胃癌中MTS1/p16和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核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表明,50例胃镜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和60%。p16蛋白表达:高分化胃癌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PI分组I级明显高于III、IV级 (P<0.01),存活期<3年者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I分级I级明显低于III、IV级(P>0.05),存活期<3年患者明显高于>3年患者(P<0.05)。p16低表达与p53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果提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胃癌细胞分化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学形态以及Ki-67、p53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54例浅表性膀胱癌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复习肿瘤组织学形态并根据1998年WHO/ISUP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p53的表达并比较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差异。结果在平均32个月的随访中,28例复发,占52%,其中5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14例为低级别乳头状瘤,9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而26例无复发肿瘤中4例为乳头状瘤,12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8例为低别乳头状瘤,2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复发率为29.4%(5/17),低级别和高级别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3.6%(14/22)和81.8%(9/11),而乳头状瘤无一例复发。Ki-67和p53阳性率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复发组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在乳头状瘤病例中,Ki-67和p53联合表达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高于无联合表达者(P〈0.01)。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组织学有关,Ki-67、p53阳性表达尤其是联合阳性表达对判断膀胱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53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8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p53、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有关(P〈0.05),与病变部位、性别、年龄无关(P〉0.05),p53和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53、nm2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53、nm23有助于评价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胃癌旁正常黏膜七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5.0%,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asp21及Cmyc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黏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p53及C-myc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结论p53、rasp21及C-my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及Gmyc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21WAF1、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WAF1、P53及PCNA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与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63.33%与70.00%。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肿瘤组织分级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p21WAF1、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i-67和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6例肾癌组织进行Ki-67和p53蛋白检测。结果在肾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1%和39.4%。Ki-67表达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相关(P<0.05),与肾癌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p53表达与肾癌的病理类型、分级、分期无关(P>0.05)。结论 Ki-67表达水平随着肾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而p53表达在肾癌生物学行为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16、Ki-67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非特异炎症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导流杂交法检测HPV感染状况。结果p16、Ki-67蛋白表达在非特异炎症、CINI中阳性率分别为15%、20%,62.5%、75%,在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均为100%,不同CIN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并与CIN分级呈正相关(P〈0.01),同时二者阳性表达存在分层现象。HPV检测在非特异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7%、92%、87.5%、100%、100%,宫颈病变中HPV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炎症。结论p16、Ki-67蛋白的高表达与CIN病变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16、Ki-67、HPV不仅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还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 16INK4A及Ki-67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1例宫颈腺癌(官颈腺癌组)及34例正常官颈组织(对照组)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P16INK4A及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61例浸润性宫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正常宫颈腺上皮P16INK4A及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53%、20.59%,而宫颈腺癌组分别为80.33%、8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型、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子宫颈腺癌组织中P16INK4A与Ki-67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P16INK4A及Ki-67蛋白表达可作为宫颈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53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抗人肝癌的肿瘤主动性免疫研究,初步探讨人肝细胞肝癌(HCC)中p53蛋白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并分析其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结果:p53蛋白及HSP70均定位于细胞核或/和细胞质中。HCC中p53蛋白及HSP70阳性率分别为56.60%及49.06%;p53阳性者中88.68%伴有HSP70阳性,而HSP70阳性者中96.23%同时有p53阳性。结论:HCC中p53蛋白及HSP70表达增高,两者表达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1WAF1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50例宫颈鳞癌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42.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33%(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7%(P〈0.05)。p21WAF1与p53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 p21WAF1蛋白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