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Zhe丸对特发性肾炎(MGN)肾病综合征(NS)Ⅷ因子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的作用。方法:选择MGN-NS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T-200自动凝血机检测Ⅷ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Zhe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Zhe虫丸对MGN-NS患者血ⅧR:Ag、Fbg的影响,结果:实验组Ⅷ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ⅧR:Ag、Fbg与BUN呈显著正相关(P<0.001),Fbg与白蛋白(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经用大黄Zhe虫丸治疗手,MGN-NS患者血ⅧR:Ag、Fb、显著降低(P<0.01,P<0.05),明显优于潘生丁(P<0.05)。结论:大黄Zhe虫丸能显著降低MGN-NS患者ⅧR: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特发性膜性肾炎(MGN)肾病综合征(NS)Ⅷ因子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的作用.方法:选择MGN-NS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T-200自动凝血机检测Ⅷ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MGN-NS患者血ⅧR:Ag、Fbg的影响.结果:实验组Ⅷ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ⅧR:Ag、Fbg与BUN呈显著正相关(P<0.001),Fbg与白蛋白(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经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MGN-NS患者血ⅧR:Ag、Fbg显著降低(P<0.01,P<0.05),明显优于潘生丁(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MGN-NS患者ⅧR: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黄虫丸是传统的攻邪逐瘀、软坚散结配方。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较顽固的慢性疾病 ,以上腹痛、腹泻或厌食 ,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表现。 1 993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使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胰腺炎 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3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来我院就诊 ,被确诊为慢性胰腺炎病人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2 7~ 45岁 ,平均 37.6岁。慢性胰腺炎诊断均符合文献 [1 ]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给予大黄虫丸 (湖南回堂春生产 )口服 ,每次 1丸 (3g) ,每日 2次 ,连续服用 6周。观…  相似文献   

4.
大黄虫丸在临床上引伸应用甚广。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6月采用大黄虫丸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165例,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住院部患者。临床诊断及分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112)中有关标准。分设大黄虫丸组(治疗组)及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治疗组165例中,男97例,女68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37.45±8.65)岁,病程1~12年,平均为(7.74±3.59)年;对照组151例,男85例,女66例,年龄17~59岁,平均(40.23±7.56)岁,病程8个月~11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B)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并筛选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大黄虫丸治疗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软件对肝功能疗效、肝纤维化疗效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RCT。大黄虫丸独立应用0篇,联合应用21篇,合计1731例,其中实验组875例,对照组856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黄虫丸联合应用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CHB,联合大黄虫丸组优于未联合大黄虫丸组。但受研究文献的质量影响,此结论还需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加减合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大黄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12.5~25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按常规西医疗法,口服螺内酯20mg,每日3次,逐渐加量到60mg,每日3次,同时联合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24,P<0.01)。[结论]大黄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判断纤维蛋白原 ( Fbg)、P-选择素在急性心肌梗塞 ( AM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 UA)中的意义。方法 :用 Beckman全自动生化仪测 Fbg、流式细胞术测定 P-选择素 ,共检测 AMI 2 3例 ,UA 2 1例 ,健康人 (对照组 ) 2 8例。结果 :AMI组的 Fbg、P-选择素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0 .0 1 ) ;UA组的 Fbg、P-选择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UA组的 Fbg与 AMI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UA组的 P-选择素显著低于 AMI组 ( P<0 .0 5 )。结论 :Fbg、P-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探讨治疗VBI的新方法和有效药物.方法:随机将VBI 66例分为治疗组(大黄(庶虫)虫丸组)和对照组(西比灵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并通过经颅多普勒仪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左椎动脉(VA左)血流速度治疗前36.02±7.53cm/s,治疗后45.62±7.82cm/s;右椎动脉(VA右)血流速度治疗前37.36±10.07cm/s,治疗后47.81±7.32cm/s;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前39.65±7.77cm/s,治疗后53.24±8.51cm/s.对照组分别为35.98±7.01cm/s,37.28±6.55cm/s;36.88±9.25cm/s,42.38±6.45cm/s;39.01±7.23cm/s,47.57±7.40cm/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血栓前体蛋白与D-二聚体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后测定血中血栓前体蛋白(TPP)与D-二聚体(D-Dimer)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NS病随机分治疗组12例,予低分子肝素钙、潘生丁、速尿抗凝利尿治疗.对照组12例用潘生丁、速尿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后分别检测血浆中TPP与D-Dimer的水平变化及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中TPP与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治疗组抗凝利尿治疗4周后二项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蛋白轻度增加,血脂稍有减低.两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浆中TPP与D-D水平能较好的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后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金匮要略>之"血痹虚劳篇",用于治疗妇女干血内结所致虚实夹杂证.本方具有补益气血、化瘀生新之功用.近年临床应用表明,大黄(庶虫)虫丸的治疗作用远非仅限于妇科杂症,对于其他一些慢性疾患同样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黄虫胶囊在慢性肝炎治疗中护肝、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虫胶囊 ,每次 4粒 ,2次 /d口服 ,观察病人肝功、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转氨酶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FN)前Ⅲ型胶原 (PCⅢ )变化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虫胶囊在慢性肝炎治疗中有明显护肝、抑制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腺E1(Lipo PGE1)与潘生丁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6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腺素E1)和治疗组(前列腺素E1 潘生丁).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后两组Cr、BUN、FPG和β2-M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ipo-PGE1和潘生丁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探讨治疗VBI的新方法和有效药物。方法:随机将VBI66例分为治疗组(大黄虫丸组)和对照组(西比灵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并通过经颅多普勒仪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左椎动脉(VA左)血流速度治疗前36.02±7.53cm/s,治疗后45.62±7.82cm/s;右椎动脉(VA右)血流速度治疗前37.36±10.07cm/s,治疗后47.81±7.32cm/s;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前39.65±7.77cm/s,治疗后53.24±8.51cm/s。对照组分别为35.98±7.01cm/s,37.28±6.55cm/s;36.88±9.25cm/s,42.38±6.45cm/s;39.01±7.23cm/s,47.57±7.40cm/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5月~ 1998年 4月 ,我们选用大黄虫丸治疗慢乙肝 46例 ,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 40例慢乙肝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住院患者 ,临床诊断按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标准 [1 ] 。依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6例中男34例 ,女 12例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34岁。病程 1~ 15年 ,平均 5 .2年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2 8例 ,HBs Ag、HBe Ab、HBc Ab阳性 18例。其中乏力 42例 ,肝区不适 39例 ,腹胀30例 ,黄疸 4例 ,恶心 45例 ,呕吐 1例 ,厌食 12例。对照组 40例 ,男 30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 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钙剂、维生素C、扑尔敏、止血敏等 )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潘生丁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 ,对照组有效率为 77%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χ2 =4.2 ,P <0 .0 5 )。结论 :应用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 ,可以控制病情 ,降低复发率 ,防止肾损害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黄(庶)虫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和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庶)虫丸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24周后的血清HA、LN、PⅢP、Ⅳ-C水平、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GGT)及HBeAg、HBV-D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与大黄蛰虫丸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AFP、HBV-DNA变化情况、血小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AST、ALT、AFP、HBV-DNA、MPV、PDW显著低于对照组,PLT、P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联疗法治疗58例老年皮肤瘙痒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妍  刘力 《广西医学》2006,28(8):1212-1213
目的 探讨用西替利嗪、多虑平和潘生丁三联疗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8例用西替利嗪、多虑平和潘生丁治疗:对照组52例用西替利嗪、多虑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与对照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60.3%)高于对照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潘生丁可提高西替利嗪、多虑平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虫丸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加味大黄蛰虫丸与羟基脲,对照组只口服羟基脲,比较两组客观疗效、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客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大黄虫丸与羟基脲合用可明显降低羟基脲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IGF-Ⅱ、IGFBP-3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1次3g,每天2次,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AST、TBiL及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P<0.05),IGF-Ⅰ、IGF-Ⅱ、IGFBP-3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大黄■虫丸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同时改善IGF-Ⅰ、IGF-Ⅱ、IGFBP-3水平。IGF-Ⅰ、IGF-Ⅱ、IGFBP-3是有价值的肝功能测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