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硬化和肝癌患者HBV的复制状态。方法在1982例肝癌和199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规检测HBV标记物,并在其中12例患者取得肝组织进行HBVcccDNA检测。结果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抗HBe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61.7%和74%(P<0.01);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合并后,血清抗HBe阳性者血清HBVDNA≤103拷贝/毫升者占69.1%,高于HBeAg阳性者的21.6%(P<0.01);抗HBe阳性患者HBV DNA≥107拷贝/毫升者占6.4%,低于HBeAg阳性者的42.0%(P<0.01);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分别为6.1lg拷贝/毫升和3.8lg拷贝/毫升(P<0.01);在送检的12例肝组织,HBV DNA均阳性,HBVcccDNA阳性8例。结论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抗-HBe阳性比例较高,肝组织HBVcccDNA仍可被检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时间分辨免疫荧光(TRFIA)定量测定的HBeAg/HBeAb水平与HBVDNA复制水平的相关性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作为HBV复制下降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同日定量测定血清HBV DNA和HBeAg/HBeAb的802例各种HBeAg/HBeAb类型乙肝病例均比较其DNA阳性率和复制水平,并对DNA阴性和阳性者比较其HBeAg和HbeAb水平,同时进行HBeAg或HBeAb与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HBeAg阳性者DNA阳性率和复制水平高于HBeAg阴性者,HBeAb阴性者DNA阳性率和复制水平高于HBeAb阳性者,HBeAg阳性的患者其HBVDNA阳性率和复制水平均比HBeAb阳性者高;DNA阳性者HBeAg水平高于DNA阴性者,HbeAb水平则低于后者;DNA水平与HBeAg正相关而与HBeAb负相关.结论TRIFA定量测定的血清HBeAg/HBeAb与HBVDNA复制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HBeAg/HBeAb血清转换是HBV复制下降的较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eAg(+)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sAg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定量检测HBeAg(+)55例和HBeAg(-)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的水平。结果 HBeAg(+)患者血清HBV DNA、ALT和AST水平较HBeAg(-)患者高(P〈0.05);HBeAg(+)患者血清HBsAg水平较HBeAg(-)患者低(P〈0.05);高水平血清HbsAg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F=10.096,P〈0.01);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存在负相关(r=-0.796,P〈0.01),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无相关性(r=0.289,P〉0.05)。结论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4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 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9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5%,这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5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1.5%和72.3%;HBsAg和抗-HBc阳性者8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7.5%、75.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9)、80.9%(72/89);两者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0%(42/104)、82.0%(85/104)。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53.397,P<0.001);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E抗原和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分别对151例HBeAg阳性和62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情况,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1)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eAg/抗-HBe的出现情况密切相关,抗-HBe阳性者中肝组织病理为G3~G4、S3~S4者明显多于G1~G2、S1~S2者;而在HBeAg阳性者中则相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83.4%(126/151);而在抗-HBe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29%(18/62).结论 (1)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程度较HBeAg阳性者严重;(2)HBeAg与HBV DNA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在部分抗-HBe阳性的患者中仍可检出HBV DN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HBV复制标志物与肝组织HBsAg和HBcAg抗原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BsAg、HBcAg,与血清HBeAg和/或HBV DNA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组中肝组织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HBeAg阳性者肝组织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血清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中肝组织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清HBV DNA阳性者肝组织HBc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者。结论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阳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371例乙型肝炎患者表现12种阳性模式,除常见模式外,发现3种HBVM特殊模式,即抗-HBe与HBeAg共存,即抗-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模式。含有HBeAg的各种模式病毒含量高,病毒复制活跃,HBV DNA阳性率多数较高。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敏感、特异方法,HBVM各项指标中,抗原意义远大于抗体意义,只要有HBeAg存在的模式,就代表病毒复制活跃及传染性强。抗-HBe与HBeAg共存或抗-HBs与-HBeAg或与HBsAg共存时,抗-HBs不能清除HBV,抗-HBs及抗-HBe也不代表病毒复制减少。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原抗体模式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的诊治、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检测HBV DNA和抗原抗体,统计分析不同抗原抗体模式的HBV DNA量. 结果在HBsAg和HBeAg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87.3%,其中>107/ml者占66.7%;在HBsAg阳性,抗-HBe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74.5%,>107/ml者占8.3%;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者占48.0%,>107/ml者占29.1%.HBeAg阳性模式HBV 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P<0.01).抗-HBe阴性模式HBV载量显著高于抗-HBe阳性模式(P<0.01).在HBsAg阴性模式中,HBV DNA拷贝数>103/ml占7.9%,1例拷贝数高达1.59×109/ml. 结论 HBeAg阳性模式HBV 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模式,抗-HBe 阴性模式病毒载量显著高于抗-HBe阳性模式,HBeAg阳性模式中的少数人HBV载量很低,HBeAg阴性模式中少数人HBV载量很高,HBsAg阴性模式中少数人存在病毒复制,因此,对于一具体患者来说,根据抗原抗体模式,难以准确地判断病毒复制程度及其传染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BV DNA、HBsAg、HBeAg、HBeAb、HBcAb及抗-HCV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58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规律。结果两组资料的HBV感染率分别为82.76%和44.83%,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HCV感染及HBV/HCV混合感染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HBV DNA阳性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92%、23.08%(P〈0.05);HBsAg、HBeAb和HBcAb检出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HBeAg阳性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HBV感染的肝癌高发人群中,HBV DNA、HBsAg、HBeAg、HBeAb及HBcAb所反映的HBV感染状态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共同参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水平与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的关系.选择495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和502例HBV DNA高于1×108copy/ml以上的血清标本,分别通过ELISA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检测.三种组合[组合1为HBsAg( )HBeAg( )抗-HBc( ),组合2为HBsAg( )抗-HBe( )抗-HBc( ),组合3为HBsAg( )抗-HBc( )]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5%、18%和53%)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在HBAg阴性模式中的比例与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对于组合3的患者要给予足够重视;女性在高HBV DNA水平而且HBeAg阴性组合中的比例非常小,这也许与女性在肝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HBV血清标志物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同时阴性及单独阳性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或均为阴性以及HBe Ag单独阳性或抗-HBe单独阳性的标本,检测该类标本HBV DNA定量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检测447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所有患者HBs Ag均为阳性。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患者32例,阳性率为7.16%,其中HBV DNA5×102拷贝/ml占84.38%,5×102拷贝/mlHBV DNA1×104拷贝/ml占12.50%,1×104拷贝/mlHBV DNA1×107拷贝/ml占3.13%;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分布低于HBe Ag单独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P0.01);抗-HBe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分布低于抗-HBe阴性组(χ2=74.12,P0.01);HBe Ag阴性的患者218例,HBV DNA1×104拷贝/ml共9例(4.13%)。结论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过去认为是不常见模式,但临床上并不少见,且病毒复制处于较高水平的仍占一定比例;当抗-HBe出现后,病毒复制减弱。血清HBe Ag阴性情况下,部分患者病毒仍存在较高水平复制。因此,HBe Ag存在与否不能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价、传染性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98例肝癌患者和70倒慢性肝病患者 HBV 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情况检查结果表明。①HCC 患者,HBeAg 阳性率为11.2%,慢性肝病组为34.3%(P<0.01);②抗-HBe 阳性率:慢性肝病组为38.5%而中晚期 HCC 为50%,小肝癌为61.1%(P<0.01),揭示肝癌患者 HBeAs 转为抗-HBe 阳性才增加,故慢性肝病患者 HBekAg 转为抗-HBe 阳性之后,必须定期随访,作 AFP 及 B 超监测,警惕 HC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 DNA。HBVM检测用EHSA法,HBV 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 HBeAg 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 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 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转换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采用ELISA方法对HBVM(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酶链反应法进行HBV DNA检测,将HBV DNA检测值进行对数转换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病患者的HBVM共有3种模式:大三阳(L3PP:HB-sAg、HBeAg和HBcAb)、小三阳(S3PP:HBsAg、HBeAb和HBcAb)和小二阳(S2PP:HBsAg和HBcAb)。L3PP HBVDNA水平高于S3PP和S2PP(P〈0.01)。随着慢性肝病病情发展,L3PP阳性率呈下降趋势,S3PP和S2PP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均〈0.01);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3种HBVM模式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L3PP慢性肝病患者HBV DNA复制水平高于S3PP或S2PP模式。随着慢性肝病病情的进展,HBVM的模式可发生转换,HBeAg阴转,L2PP转为S3PP或S2P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2260例,其中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3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188例,分为HBeAg阳性组(n=101)和HBeAg阴性组(n=87)。同时选取200例HBsAg阳性、抗-HBs阴性者作为对照,其中HBeAg阳性组80例,HBeAg阴性组120例。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病毒载量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血清学标志物在HBsAg与抗-HBs双阳性情况下共有5种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及抗-HBc阳性,且抗-HBe阴性多见,占47.9%(90/188),肝功能指标总异常率为69.1%(130/188),HBV DNA总阳性率为56.9%(107/188)。HBeAg阳性的2组HBV DNA均存在高水平复制,其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5);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定量1×105IU/ml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0,P0.05)。对HBV S区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测序的8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HBV S区发生变异,突变率33.7%,且S区变异位点主要有P29L、S61L、P62L、I126T/S、Q129N、M133K、F134L、G145R/K、L175S和L186H等。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一定比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病毒株变异所致。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疾病好转,且抗-HBs出现并不一定能完全有效清除HBsAg,病毒DNA往往存在持续复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1月至1989年12月,我们对HBV感染的肝硬化(LC)失代偿患者38例和硬化型肝细胞癌(HCC)患者28例,进行了HBV复制标记和HDV-M同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凡 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ELISA)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谓HBV感染,具有HBV感染的LC与HCC患者列为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HBV cccDNA)与血清HBV复制指标的关系,以探索判定抗HBV的疗程终结点的观察方法。方法:既往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各13例,将血清HBV DNA、HBV-M及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肝癌及CHB患者抗-HBe阳性分别为12例和9例,血HBV DNA阳性分别为6例和8例,肝细胞HBV cccDNA均阳性;既往HBV感染13例中,HBsAg阴性,抗-HBs和/或抗HBc阳性各7和6例,有3例肝细胞中HBV cccDNA阳性。抗-HBs阳性的7例肝细胞HBV cccDNA阴性,抗-HBe阳性及抗HBs合并抗-HBe阳性者,肝细胞HBV cccDNA分别为105拷贝/ml和103拷贝/ml,与抗-HBs阳性组对照,t=4.5、4.0(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HB患者核苷类治疗后全应答,肝组织HBV cccDNA仍均为阳性。结论:抗-HBs阳性HBV感染后恢复期血清,肝组织HBV cccDNA阳性比率明显低于CHB抗HBe阳性HBV DNA阴性病例。抗病毒治疗CHB的终点,应是血清抗-HBs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1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清,检测其HBV DNA、HBeAg和前-S1,分析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HBV DNA、前-S1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达98.5%、97.0%,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中为63.0%、62.4%,HBsAg、HBcAb阳性组中为49.1%、45.4%。HBV DNA≥103拷贝/ml的399例中HBeAg和前-S1的阳性率分别为34.1%、95.7%;HBV DNA<103拷贝/ml的252例中HBeAg和前-S1的阳性率分别为0.9%、2.4%。HBV DNA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与前-S1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S1抗原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肝内HBV载量的变化与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经血清学及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HB 46例,经血清学及影像学确诊、手术获得的肝硬化标本17例。采用实时荧光载量系统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载量,并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1)肝硬化组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CHB组(P〈0.01)、高于HBeAg阴性CHB组(P〈0.001);肝硬化组肝组织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CHB组(P〈0.001、P〈0.01);HBeAg阳性及阴性CHB组的肝组织HBV DNA载量均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P〈0.05、P〈0.01),肝硬化组肝组织HBV DNA载量低于血清(P〈0.001)。(2)CHB、肝硬化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肝组织HBV DNA载量则与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较血清HBV DNA载量更能准确反映肝内HBV复制水平、肝组织损伤程度以及CHB、CHB肝硬化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率达97.4%(147/151),HBV DNA阳性率为74.8%(113/151),平均水平为5.6±1.1 lgcopies/ml;HBsAg(+)、HBeAb(+)、HBcAb(+)90例(59.6%),其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6.7%,平均水平为5.1±0.9lgcopies/ml;HBsAg(+)、HBeAg(+)、HBcAb(+)38例(25.2%),血清HBVDNA检出率100.0%,平均水平为6.4±0.9 lgcopies/ml。结论 PHC患者HBV感染率高,HBV与PHC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血清HBeAg自发性发生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