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绵阳市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的双阴分布现况,为制定育龄期妇女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绵阳市62 551名15~49 岁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HBsAg和HBsAb进行检测,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判定为易感。结果 共62 035名育龄期妇女纳入分析,检测出HBV易感者共28 460名,双阴率为45.88%;15~20岁组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汉族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高于其他民族;农村人口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高于城市人口;丧偶/离异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高,已婚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农民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高,医务人员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有乙肝家族史育龄期妇女易感性低于无乙肝家族史者;有乙肝接种史者易感性低于无乙肝接种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 绵阳市育龄期妇女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较高,应加强对其HBV 易感性的监测和接种乙肝疫苗,以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张碧姣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6):493-494
为了解平乐县1~5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观察乙肝疫苗防治效果,制定防止HBV感染对策,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平乐县1~5岁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9月,采用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1~6岁儿童乙肝免疫状况调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乙肝免疫状况及效果。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两对半)并对被调查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抗-HBs阳转率74.56%,抗-HBs阴转率24.97%,HBsAg阳性率0.25%。(2)男女儿童抗-HBs阳转率无差异。结论:全程接种率、免疫效果随年龄小而效果较好。幼儿园儿童中HBsAg阳性率低(0.25%)。74.56%儿童对乙肝病毒的感染有免疫力。尚有24.92%儿童对乙肝病毒的感染无免疫力。可督促这些儿童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有73.12%家长知道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绵阳市农村居民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双阴分布的现况,为制定农村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3 797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取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分离出的血清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分析其表达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调查对象HBsAg总阳性率为6.57%〔95%可信区间(CI):6.45%~6.69%〕,双阴率为40.32%(95%CI:40.36%~40.84%)。男性HBsAg阳性率(7.74%)高于女性(5.73%),双阴率(39.93%)低于女性(40.61%);56~65岁人群HBsAg阳性率(7.36%)最高,86~96岁人群双阴率(47.61%)最高;已婚人群HBsAg阳性率(6.63%)高于未婚人群(5.54%)和离异/丧偶人群(6.11%),离异/丧偶人群的双阴率(43.04%)最高;涪城区HBsAg阳性率(9.23%)高于江油市(5.38%)和安县(5.77%),安县双阴率(55.24%)最高;有乙肝家族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21.01%)高于无乙肝家族史人群(6.41%),双阴率(30.10%)低于后者(40.6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3.78%)和双阴率(37.91%)均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分别为7.30%和40.9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绵阳市农村居民HBsAg阳性率和双阴率均较高,高龄、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象山县1~6岁儿童乙肝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运用ANYTEST2000仪器对门诊和幼儿园检查的872名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逐渐降低;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越小,免疫效果越好;抗体水平在0~50mlU/ml之间有必要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区儿童乙肝的免疫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被调查儿童的静脉血2~3ml,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HBsAg和抗HBs标志物.结果339例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中,抗-HBs阳性例数为268例,阳性率为79.06%.不同年龄组之间抗-HBs阳性率有差异,以4~5岁组最高,9~10岁组最低,并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9名儿童中,捡出4例HBsAg,阳性率为1.18%.结论 339名儿童的HBsAg阳性率较低,但仍有20.94%的对乙肝易感,需采取补种或强化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象山县1~6岁儿童乙肝免疫状况.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运用ANYTEST2000仪器对门诊和幼儿园检查的872名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 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逐渐降低;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年龄越小,免疫效果越好;抗体水平在0~50mlU/ml之间有必要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象山县1~6岁儿童乙肝免疫状况.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运用ANYTEST2000仪器对门诊和幼儿园检查的872名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 抗-HBs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逐渐降低;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年龄越小,免疫效果越好;抗体水平在0~50mlU/ml之间有必要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岁~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状况,为预防乙肝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对350例儿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岁~6岁儿童350例,表面抗体检测阳性227例,阳性率64.86%。其中,1岁~3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115例,表面抗体检测阳性90例,阳性率78.26%;4岁~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235例,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阳性137例,阳性率58.3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岁~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下降,对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双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方法 以2014—2020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36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以同期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40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血清HBsAb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年龄、性别构成、ALT及AST水平、HBV DNA载量>103copies/mL患者比例、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HBV E抗体(HBeAb)阳性率、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71.83±1.50)%vs(72.75±1.47)%;t=0...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收集山西医学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等室外地面标本140份,检测HBsAg污染情况,表明医院及医学院地面HBsAg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3.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效果考核及丙型肝炎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核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自1992 年新生儿普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的乙型肝炎(乙肝)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同时调查该地区丙型肝炎(丙肝)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 法对985 例标本的乙型肝炎指标(抗-HBs、HBs-Ag)和丙型肝炎指标(抗-HCV)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免疫前相比,免疫后0~7 岁社区儿童HBs-Ag 阳性率降至0.89% ,疫苗保护率为91.38% 。免疫后0~7岁各年龄组儿童抗-HBs 阳性率在52% 与100% 之间,随年龄增加,抗-HBs 阳性率下降,但各年龄组HBs-Ag 阳性率并未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说明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控制乙肝效果好。乙肝血源疫苗在患病儿童中效果较差,尚需进一步研究。丙肝抗体阳性率在社区儿童中为1.18% ,患病儿童中为3.17% ,表明成都是一丙肝流行区,可能存在母婴传播及幼龄儿童间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滨海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塘沽中心血站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无偿献血者捐献的53034例血液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HBsAg及抗-HCV阳性率逐年降低,男性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抗-HCV阳性率略低于女性。18岁~28岁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最高,29岁~38岁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最高,且ALT水平与抗-HCV的关联程度大于HBsAg。结论:通过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大血液筛检力度并确定合理的正常标准值,可以确保血液质量、减少献血后浪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滨海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塘沽中心血站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无偿献血者捐献的53034例血液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HBsAg及抗-HCV阳性率逐年降低,男性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抗-HCV阳性率略低于女性。18岁~28岁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最高,29岁~38岁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最高,且ALT水平与抗-HCV的关联程度大于HBsAg。结论:通过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大血液筛检力度并确定合理的正常标准值,可以确保血液质量、减少献血后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发病率等进行研究。结果1998~2009年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3.83%,调查接种率为93.67%,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37%;HBsAb阳性率为86.98%,其中6岁以下为89.95%;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8.0%;接种副反应率为3.14/10万;发病率下降98.80%;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与1998年乙肝疫苗接种前比较下降88.48%,2000年后10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为0~3/10万。结论兴山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已实现或基本实现《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肝炎可能是肝脏细胞免疫防御反应病毒入侵的结果。B1细胞是新近认识的一种B细胞亚群,CD5分子是其特征性分子标志。CD5+B1细胞是机体防御肝炎病毒入侵的重要天然免疫细胞。CD5+B1细胞与机体内HBV感染的慢性化密切相关。CD81与CD5间通过分子串话机制直接参与HCV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我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检出率。 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库,搜索所有有关我国大学生HBsAg阳性检出率的文献,利用Stata 9.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2007—2014年我国大学生HBsAg阳性检出率。 结果 共入选文献55篇,总样本量为778 983例,HBsAg阳性人数为57 269例。男大学生样本量为319 572例,HBsAg阳性人数是26 678例;女大学生样本量为261 398例,HBsAg阳性人数是15 571例。2007—2014年我国大学生的HBsAg检出率是7%(6.1%~7.9%);男大学生的HBsAg检出率是7.9%(6.8%~8.9%);女大学生的HBsAg检出率是5.3%(4.4%~6.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