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垣针法”首见于《针灸聚英》.由明代高武从《脾胃论》中摘录若干有关内容命题而成。《针灸大成·卷九篇》全文予以引用。笔者现将学习“东垣针法”篇的几点体会陈述如下,希同道们指正。1阴阳为纲辩证施术东垣非常重视阴阳,其在辨证施术中以阴阳为纲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针法”。如他在“针法”中指出,治疗疾病要首先审察病机,是属于阴,还是属于阳,是刚还是柔,在血分还是在气分;为刚在气分者属阳.为柔在血分者属阴,再据不同的情况而分别施以不同的治法,对血实者,宜用放血的方法治疗,而对于气虚者,则应当施导引之…  相似文献   

2.
壮医针法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具刺激人体体表的相关穴位,通过调整人体脏腑、骨肉、气血功能,调达人体三道两路,促进人体三气同步,达到人体康复的治疗方法。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自然环境、独特病种、壮族习俗等方面探究壮医针法的起源,得以推论壮医针法源远流长,应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对中医“九针”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导气针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导气法具有取穴少、疗程短、疗效显著的特点。但要成功地做到气至病所却并非易事。作者在2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在深入研究古代医家对导气法论述的基础上,自创搜气手法,并结合多种得气、调气、守气手法,摸索出了一套简便易学、成功率高的“导气针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探讨了“导气针法”产生的源流及作者对导气法操作要领的体会,并详细介绍了作者创新后的“导气针法”的操作。  相似文献   

4.
庄礼兴教授从《内经》、“东垣”针法、靳瑞教授“导气同精”针法的学术理论出发,结合其临床经验,提出导气同精针法为“得气”手法而非补泻手法、导气同精针法可与补泻手法联合运用治疗虚实分明疾病、“徐出徐入”之“徐”作和缓、均匀、针下有力之新解及“定志调神,徐入徐出,以意引气,定针导气”的导气同精新操作,用于治疗气机逆乱、阴阳失和,或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中,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春 《中国针灸》2008,28(4):283-284
从文献与临床应用出发,探讨了平补平泻针法操作技术,指出了该法有单式与复式之分,单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或捻转,而复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捻转结合。同时提出了平补平泻法与导气法、平针法之不同,认为《灵枢经》“导气法”为行气法,《医经小学》“平针法”是进针法与行针法的描述,均无补泻之意。  相似文献   

6.
引气走经针法探析256400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罗平阮建蓉魏会东中国台北杨维杰先生著《针炙经纬》一书,曾论及平补平泻的一种特殊针法:动气针法、倒马针法、牵引针法。“动气针法“为三法之基础,其采用交经巨刺以远道取穴,进针后有得气现象,令病人活动其病位。...  相似文献   

7.
李杲,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创始人。其著作《脾胃论》中记载很多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并被高武整理、总结并命名为《东垣针法》。就《东垣针法》有关学术思想进行汇总与分析,分别从其理论基础、理论渊源和理论特点进行讨论,以期“东垣针法”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服务于针灸从业者。  相似文献   

8.
时间针法与时区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针法”是以时间为主要因素的一种取、配穴方法,它包括以利用“五输穴”的“子午流注针法”和以利用“八脉交会穴”的“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根据目前研究及大量事实证明:从微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塞患者左心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主穴,对脑梗塞患者进行了针刺前后左心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本针法可增强脑梗塞患者的左心功能,其作用优于传统针法。  相似文献   

10.
子午流注针法是针灸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独特针法,以“天人相应”为其理论基础,结合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灌注的原理,配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而形成的,以“时间”为条件的独特针法。子午流注一道,小言之,不过为针灸的一种配穴方法,大言之,则根源于五运六气,概括了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悉秋毫”的一种针法。  相似文献   

11.
运动针法指针刺过程中配合患处运动的疗法,行针过程中,患处的“动”对“神”与“气”起到靶向性引导作用,可引意(神)与气到病所,以达“治神”“引气”“守气”境界,通过激活人体自愈力祛除疾病。“以动引气”既是本针法的重要操作方法,也是核心思想及取效关键。本针法多局部取穴或左右交叉远端健侧取穴针刺,运动方法多以主动或被动运动为...  相似文献   

12.
“金钩钓鱼”针法是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的特色手法,是“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的父亲郑毓琳老先生借鉴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所创立的郑氏家传经验手法之一,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止痛、散结消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一切气滞血瘀型病症。“金钩钓鱼”针法相较于普通针刺具有取穴少、疗效好、气感强、更易气至病所等优势。文章从针法操作和临床应用两个大的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金钩钓鱼”针法的操作要点与临床应用规律和特点,着重突出了“金钩钓鱼”针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发现本针刺手法治疗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病种多样,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面瘫、耳鸣耳聋、中风后瘫痪等疾病为本针法的优势病种。文章将治疗的主要疾病进行系统分类,发现主要集中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四个大的方面。同时也指出“金钩钓鱼”针法的优势及目前使用本针法存在的问题,如部分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设计不合理、观察指标少、缺乏关于“金钩钓鱼”针法的动物实验研究报道,今后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进行大样本、设计合理、观察指标客观的临床对照研究,开展关于“金钩钓鱼”针法机理研究的动物实验,为进一步推广该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郑氏传统针法的代表——“温通针法”为切入点,通过阐述其理论基础、具体操作方法及临床典型案例的报道,希望大家对传统针法引起重视,并对其更为深入进行研究,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4.
"烧山火"针法探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节  蔡雪梅  奎瑜 《四川中医》2005,23(2):29-30
一种针法的发展,在于继承和创新。作者在近20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在原《金针赋》“烧山火”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补泻及得气、守气手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烧山火”手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探讨了“烧山火”手法产生的源流及作者对其针法精髓的理解,并详细介绍了作者创新后的“烧山火”手法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董琦 《河南中医》2013,33(4):590-591
目的:分析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相关文献,了解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查阅PubMed(-~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8 ~20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和万方数据库(WF,-~2012),检索截止至2012年4月,检索限制在中英文文献.用microsoft access 2007对纳入以“烧山火”针法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通过现有研究成果,对“烧山火”针法目前研究状况作出归纳,并提出日后的研究方向.结果:共纳入145个研究,包括“烧山火”针法机制研究19篇,临床应用研究101篇,手法研究25篇,通过资料分析目前“烧山火”针法的主流机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提出新的机制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结论:“烧山火”针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刺疗法,应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简化、规范其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益气开四关针法临床之应用710054西安铁路分局中心医院针灸科阎路益气开四关针法,为父辈传教给我的针灸大法。十余年临床应用,屡屡验效,为病友解除了疾苦,对一些病症为必配之良方,现介绍于后。此种针法主穴取气海、合谷、太冲。气海,属任脉。“气”,指元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针法(关元+足三里+内关)抗心肌缺血损伤作用及其酶机制,比较“双固一通”针法与常规取穴针法的效应差异,为针灸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磷法测定心肌组织提取液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状态下,心肌组织的Mg^2-+ATase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常规取穴针法和“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Mg^2+-ATPase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双固一通”针法优势明显。结论针灸“双固一通”法可明显提高大鼠抗心肌缺血损伤能力,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法。说明固护正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双固一通”针法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五虎拔羊”针法及其临床应用河北中医学院针灸系91级董云强,马玉平“五虎拔羊”针法乃家伯父所传授,临床用之,每每获验。具体针法是在病变四周各刺一针,中央刺入一针,上方一针为黑虎,下方一针为赤虎,左为白虎针,右为青虎针,中为虎中之虎——黄虎针。操作时,...  相似文献   

19.
朝医学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理论体系日渐完善,但对针灸学论述甚少。后人根据李济马先生的体质论.以“四象医学”为基础,依据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穴位,创立了“太极针法”,但知之者不多。故笔者将这一疗法及临床体会介绍于下,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20.
缓慢捻进针法是著名针灸学家朱琏针法的核心.该法经过5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实践.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扬。朱氏众弟子研究认为,重视“治神”是缓慢捻进针法的手法操作、得气治疗的基础,并总结出诸如进针时注意“直、虚、留、捻”,间歇、小幅,分层取气,以及结合通关过节等心得体会,将缓慢捻进针法推陈出新,成为“广西针灸流派”的手法特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