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急性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所以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临床表现以自发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为特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型。急性多发于儿童,慢性多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院共收治该病患者23例,男性患者6例,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ffi,ITP)是一种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外周血的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使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液中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等特点.依其表现可分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成人,以女性常见.  相似文献   

3.
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本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型,多发病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出血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同时伴有缺铁性贫血。一、急性型ITP 急性ITP可发病于各种年龄,但临床上以儿童为多见,特别是2~5岁的儿童,男女发病率相近。约有80%的病例在发病前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  相似文献   

4.
王妍  张玥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0):797-79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分为急性型(≤6个月)和慢性型(>6个月)两型,小儿时期多见于急性型.春季高发,大部分患儿发病前3周有病毒感染史和疫苗接种史[1].我科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文就我院39例IT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giopaic thyombocytopeniapurpuya,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性紫癜。临床特征为广泛的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为急性型和慢性行。1临床资料伍某某,男,40岁,2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指因免疫异常所致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 ,约有 1/3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 ,10 %~ 30 %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十分棘手。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们采用干扰素与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均符合 1986年 12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 3例 ,女 2 1例 ;年…  相似文献   

8.
<正>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 IT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出血性疾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临床上以慢性型多见。发病机理是在血循环中存在一种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出血。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几年来中医对 ITP 的治疗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将中医的辨证分型与西医的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以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可并发颅内出血并危及生命,而慢性型并发颅内出血少见,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继发脑梗塞国内报道更少,笔者遇到典型1例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55岁,因四肢多处瘀斑、牙龈出血五天,前额部剧痛一天于95年6  相似文献   

10.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无明显外部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诱因和病程,ITP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两种。慢性型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持续数天至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这种方法对部分患者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停药后复发,需大剂量激素(泼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ITP现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在于针对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肝脏)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临床分急、慢性两型,病程≤6月为急性,病程>6月为慢性[1].现将我科自2004年5月~2005年11月用激素4d疗法治疗急性ITP 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TP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CPS)结合后,使得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RES)被大量破坏,而形成出血症状。急性ITP有80%以上的患者能够自行恢复。对于成人慢性ITP,糖皮质激素、静注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是目前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与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因果关系及治疗方法。方法 31例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TP的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随访2年。结果 24例慢性扁桃体炎及ITP症状消失,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内未见ITP复发。7例患者扁桃体炎症状消失,但皮肤、粘膜出血未见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扁桃体炎是引起ITP的重要原因之一,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ITP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俐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5):277-27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65岁以上老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老年人。2005—2010年我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其发病机理与免疫机能紊乱有关,故也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mmune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目前临床上把病程不超过6个月者称为急性型,超过6个月者则称之为慢性型。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rdcpurpura,IT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急性最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急性ITP好发于儿童,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慢性型好发于成年女性,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抗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最常见的儿童出血性疾病。 ITP最初命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2009年国际工作组( 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 IWG)为强调抗体产生、免疫参与在ITP发生过程中的重要性建议改名为ITP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1年美国血液病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将其正式更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同时采用IWG的分型标准,新的分型如下:(1)新诊断ITP:即诊断之日起病程在3个月之内;(2)持续性ITP:病程持续3~12个月;(3)慢性ITP(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病程持续超过12个月。同时指出,此分型方法只适用于原发性ITP,并不适用于继发性ITP。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ITP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常规治疗方法,但也有少数患者对这些治疗方法无效。过低的血小板往往引起各脏器出血(内脏、颅内及皮肤黏膜出血),也是引起ITP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这类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3例,女9例,中位年龄31岁(5~48)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84月,中位患病时间32个月。其中5例为急性ITP,7例为慢性ITP。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呈良性经过,但在急性期,由于血小板计数低,容易发生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并发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并发症的关键。我科从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取单用激素、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两种方案对72例急性ITP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徐薇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35-103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儿科以急性多见。一般认为部分急性ITP的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儿童急性ITP多与前驱性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